APP下载

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推动

2018-09-05储霞王洁

党政干部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

储霞 王洁

[摘  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对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实现、对党的建设的自我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就要牢牢抓住党的建设核心,把握党的建设主线,完善党的建设布局,遵循党的建设目标,落实好各项具体任务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纵深推动

[中图分类号]D22;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2-0004-04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党建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党乃至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主题鲜明强烈,承诺掷地有声,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和不可动摇的坚定决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一、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先治党的战略举措,其富有力量的整治和卓有成效的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然而,成就的获得仅仅意味着全面从严治党有了良好的开端。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全面从严治党仍需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向基层延伸、向各领域扩展,以解决更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使党更加团结有力,为新时代一系列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强劲引擎。

(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决定性力量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党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世代盼望的伟大梦想,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然而,在实现梦想的新征程上,党还面对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国际社会各种矛盾风险和博弈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国内改革的攻坚、矛盾的复杂、思想的纷乱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风险,党内不良的政治生态及腐败现象给党的领导带来的潜在危机,无不增加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艰巨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当下中国的一切问题关键在党。党要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坚定果敢,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这种斗争不是革命战争年代那种疾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那种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是通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统一思想和解放思想的有机结合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一系列的伟大创新创造,从而突破遏制,回应挑战,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显然,在推动实现党在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征程中,党的建设地位更重要,作用更凸显,是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决定性的因素,全面从严治党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二)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解决党内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从严治党方针上升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强作风之骨,亮反腐之劍,清组织之弊,树纪律之威,补精神之钙,铭初心之志,抓制度之实,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经历了革命性的自我锻造而更加坚强。然而,成就的取得并不意味着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就此完结。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党面临的“四大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始终存在,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有的甚至出现反弹。这使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非常紧迫,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不能有丝毫的削减。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向自身存在的沉疴顽疾开刀,非短时间内能够完全解决,需要在理论上作出更深的探索研究,在实践上作出更全面的系统建设。否则,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很容易导致问题反复发生,成为顽疾,不但增加了党的建设的难度和成本,也容易丧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只能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在持续上下功夫,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管党治党贯穿到党执政的全过程。

(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探索人类崭新文明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对这一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崭新政治文明的成功探索,中国共产党充满了自豪和自信,必将继续沿着这一成功的实践轨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坚定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个制度框架内,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长期执政可以使党充分施展政治抱负,确定目标后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以贯之地追求和实现;但也容易使党因少有外在压力而难有自我前进发展的动力,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晰、解决不及时,造成问题的积累发酵,产生潜在的政治危机。如何自加压力并激发长期执政的政党发展活力,是中国共产党以强党引领强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而对这一课题的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其他民主党派参政的政治制度下,只能依赖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强有力锻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党对自身地位和作用的清醒认知和自觉把握,是保证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得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必由之路。

二、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体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的高度统一,为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抓住党的建设的核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建设从来都是同党的领导紧密联系的。政党是带有历史使命而来的,党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最终完成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开宗明义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它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核心与目的,突出党的领导的全面性,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基本思想,表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就是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首要。在这里,“全面领导”与“领导一切”,都格外强烈地表明党的领导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1]党的领导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领域、哪个环节缺失、弱化,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人民事业。当然,“全面领导”与“领导一切”,绝不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包办代替一切,而是秉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按照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式,实施党在各个领域中的领导,总揽不包揽,协调不取代,通过科学的有质量的党的建设确保党对一切领导的正确实现。

(二)把握党的建设的主线,凸显政党执政的长期属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三大建设集于一身,反映了党的建设在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特别是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的艰巨与繁重。在三大建设中,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生存之本。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的立足之要。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则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支柱性建设,是党的发展之基。与以往不同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执政能力建设前增加了“长期”二字,不仅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时间的长度,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赋予党长期执政的制度必然。“长期执政”不仅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重托、完成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由此带来的重大考验的清醒认知,更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历史使命长期性、艰巨性的深远考量。“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意在以能力提升为本位,通过理念、方式、体制、机制的科学建立与完善,使党不断超越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从而保证党能够长期执政且执政成效卓著。这就决定和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聚焦到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上,贯穿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所开展的一切活动既要基于当下眼前需要,更要着眼未来长远发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把党的领导能力有效转化为长期执政的能力,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完善党的建设的布局,回归政党建设的功能本来

不同时期,党的建设依据党的任务和时代特点,在布局设定上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结构。党的十九大以民主革命时期开创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基准,以改革开放时期注入的制度建设为贯穿,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为依托,不断充实和调整内容结构,确立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政治、思想、組织、作风、纪律、制度于一身的党的建设新布局。其中,把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置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是第一次,不仅使党的建设结构更加丰富完整,而且促进了党的建设功能的本来回归。政治是党的根本属性,政治建设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根本性问题。政治不能立足,党的一切不复存在,党的建设将变得毫无意义。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内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保证党的各项工作、活动正常规范地运转和开展。纪律建设的规则之体、固本之策、惩戒之力使其“建设”的功能更强,治本的作用更大,更有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超前性和预防性。对于党的建设而言,能够预防问题发生是更高境界,而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问题扩大蔓延,则是基本功能。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的置入,无疑弥补了以往党的建设的不足,使党的建设功能更加全面,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四)遵循党的建设的目标,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的一个全新概括。在总目标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目标的主体形象塑造,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是目标的一脉历史贯穿,政治品格、价值取向、精神风貌、使命担当是目标的内容要素。在一系列的内容要素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反映了党的先进本性,彰显了党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先进品格;“人民衷心拥护”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党不忘未来,开创未来的胸襟气度;“勇于自我革命”反映了党立党为公、勇于担当的政治品质,彰显了党无私无畏的境界、永续发展的生机;“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反映了党在历史的锤炼中日益成熟、睿智、从容,彰显了党面对现实与未来的各种艰险无所畏惧、勇于胜利的磅礴力量;“朝气蓬勃”反映了党的无限发展活力,彰显了党为实现使命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风貌。党在新时代的建设目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原则,体现了新时代新使命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顽强奋斗在党的建设上的重要遵循。

三、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坚决落实八个方面重要任务,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的具体任务要求,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部署。

(一)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统领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包含诸多建设的系统工程。在系列建设工程中,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在党的建设中居于首位,发挥统领作用。党的十九大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鲜明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和首要,就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在党的纪律体系中把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放在第一位,在“四个意识”中把强化政治意识放在第一位,在发展党员、选用干部中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在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中把政治功能发挥放在第一位,在党的领导中把政治领导放在至高地位。同时,在政治建设领域,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服从中央;要严格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党内先进政治文化,消除不良政治文化现象,保持积极、良好的政治风尚;要注重提高政治修养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

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在于不留死角,但并非没有重点。以点代面,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可以为解决其他问题提供前提和保证。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二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深刻理解把握这一新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三是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专业能力与执政本领的强调,意味着党进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就必须要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执政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否则,无以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四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力包含着组织的领导力、覆盖力、凝聚力、号召力、推动力。提升组织力,就是努力将基层党组织的资源、优势与活力转化为发展的资源、优势与活力,使基层组织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三)提高全面从嚴治党的质量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有恒心和韧劲,也需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为此,一要着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坚持管党治党与治国理政紧密结合,以党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同向发力;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紧密结合,形成更加严密的监督体系;坚持从严执纪与组织激励紧密结合,在保持制度威力的同时,增强制度动力。二要着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创造性。在总结经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立足新的实际,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三要着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性。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不断摸索、学习和研究,以科学的态度、高超的智慧和更强的能力真抓严管,追求实效,使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带来党的建设水平的实际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桓: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N].人民日报,2018-01-03.

责任编辑  宫秀芬

猜你喜欢

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
白求恩矿资本市场日:K+S集团稳步实施“塑造2030”战略部署
基于节能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几点思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几点思考
怎样清除政治生态中的“雾霾”
如何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电信企业内部审计模型优化探讨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基于生态经济的城市体育市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