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块儿与风箱

2018-09-05毕明

北广人物 2018年30期
关键词:煤堆煤块风箱

毕明

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既欣慰又伤感。就拿柴米油盐这居家过日子的生活必需品来说吧,单单就这么一个“柴”字就已经天翻地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如今,每当拧开燃气灶开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点火做饭时,我依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父母过去用“煤块儿”烧火做饭的艰辛岁月。

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这些从东北搬迁到陕西南部的工厂职工一直沿袭着东北人的生活习惯,那时家里做饭是烧煤块,拉风箱。哈哈,风箱!估计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真见过这种老古董般的炊事工具了。

煤块一般一次少了买半吨,如果家里有地儿存放,最多也就是一次买一吨。个头和形状都大大小小不一的煤块和着煤面子被小翻斗车一股脑儿地倾卸在院门口,转瞬送煤的司机驾着小翻斗一溜煙地跑了,那叫管送不管搬,于是院门口就留下了这看上去好大的一堆煤。马上全家老少桶装盆端地忙碌起来,一定要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煤堆平移到院中的煤棚子中,那里有用红砖堆砌的煤池子。之所以要用最短的时间是因为担心煤堆占路,影响左邻右舍的正常进出,毕竟邻居都是一起搬迁过来的东北老乡,很多在东北就是一个单位的同事,这点儿互行方便的礼数大家都懂,摊上买煤人家中缺少劳动力,邻居搭把手的事儿也是司空见惯。

大煤块是要用锤子砸成小煤块后才能放进炉灶里烧的。炉灶是老爸用砖砌的那种灶台,灶台旁边就放着一个小煤盆,里面装着砸好的煤块儿。至于那些多多少少的煤面子早就和着黄泥做成煤球了。

引火一般是先点燃旧报纸,再把秚子(就是劈柴,东北人都这么叫)引燃,之后再添上煤块儿,这炒菜做饭的火源就算成了。这时就要让前面提到的“风箱”粉墨登场了,一个人坐在灶台旁边将风箱手柄前后推进拉出,这种人力风也就被送进了炉膛,煤块燃起的火苗便欢快地在膛内跳起舞来,也许跳的是东北大秧歌吧!

不妨介绍一下风箱,老爸会木匠手艺,家里的风箱便是老爸亲手打造的。几乎与灶台一样深度的长方形木箱子,前端是由两根支撑棍连接的手柄,箱子里的超大木活塞与箱壁之间靠一圈软鸡毛封闭,来保证箱内的空气保持密闭,原理应该与自行车打气筒子一样。箱体后端有进气活门,侧面有与炉膛相连的出气活门与送风管道,这样就在一推一拉的往复运动中将空气挤入炉膛之内助燃。我记得小时候拉风箱时经常耐不住无聊,拉两下就跑去干别的事情,没少被姥姥和妈妈唠叨,最后索性她们根本不用我了,一人也能一边做饭一边时不时地拉动几下风箱。

在风箱有节奏的呱嗒呱嗒声之后,一顿带着节奏步点儿与柴煤烟火味儿的美味佳肴很快就上桌了,直至全家人露出的张张笑脸以及一桌子的盆干碗净,那段艰辛的岁月,就这样日复一日静静地流淌了很多年。

后来,风箱换成了电动鼓风机,一拉开关绳,鼓风机就没有韵律地不停地转动着。的确,生活虽然仍在继续,但还是感觉少了点儿啥。

如今的厨房里几乎都电器化自动化了,有点儿油烟味都被强力抽油烟机瞬间抽跑了,至于那有韵律的烟火气更是杳无踪迹了,这当然是生活的进步,可是我总觉得跟丢了什么想不起来的东西似的,索性厨房也不怎么起火了,谁还不会用手机点个外卖啊……

猜你喜欢

煤堆煤块风箱
大型煤堆自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两种不同形状煤堆自燃升温特征的数值模拟
孩子成绩差,圣诞礼物送煤块
煤堆上的一朵小花
露天煤堆群自燃特性的数值模拟
越南最大煤块
最大煤块(大家拍世界)
低铁比条件下低硅、低温铁水加煤块冶炼生产实践
我家的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