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考志愿决策模型研究

2018-09-05韦屏山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4期

韦屏山

[摘 要]研究近几年广西区内高校高考录取的均分线差趋势问题,提出合理梯度分值,建立基于均分线差法的志愿决策模型,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建议。对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进行更科学的分析研究,建立考生个性需求分析模型,并且为高中学校如何在新考改下适应志愿填报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考志愿;选择志愿;决策模型;需求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2-0048-03

广西高考志愿填报自2009年以来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此模式实施多年来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考生、家长总是倾向于使考分优势“利益最大化”,即便有对高校和专业明显倾向的考生及家长能够轻松圈定范围,但对照自己的高考成绩后,“选择困难症”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填报志愿的困难使各种填报志愿网站、App或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去迎合市场的需求,这也反证了一点: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不足、公益性高招辅导或咨询不足。然而,每个省份的招生情况是不一样,志愿填报的博弈只在本省内,所谓的专业机构面向全国服务,不可能完全了解各省的志愿填报情况。本文尝试以广西的样本数据分析为例,设计符合广西的志愿填报模型,并进行考生志愿填报影响因素分析。

一、 基于均分线差法的志愿决策模型

作者对新浪网高考栏目——高考志愿通·免费院校库(http://kaoshi.edu.sina.com.cn/college)可查询数据进行了分析,选择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院校在内的十二所區内院校作为样本,下载2008年-2017年10年的高考录取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相对有规律。由于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偶然性较大,本研究均采用均分线差法(均分线差=录取分数均分减一本线分数)进行分析。所研究的7所区内高校,按照均分线差均值波动情况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上升型、下降型、平稳型、波动型。线差均值趋势上升的,可以定义为上升型院校,相反为下降型院校;均分线差均值波动较小的,可以定义为平稳型院校,相反为波动型院校。不同类型院校的志愿填报策略应该有差异。下面本文对广西大学从2008年-2017年的录取分数情况进行分析,说明线差均值波动法判断院校及专业波动的情况,并尝试建立不同类型院校的“冲、稳、保、垫”志愿填报模型。

1.线差均值波动法判断院校及专业波动情况

院校波动情况选取广西大学理工类2010年至2016年共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点是录取线差,录取线差等于当年专业录取均分减去当年一本分数线。

从表1和图1可看出,广西大学(理工类)录取趋势(均分线差)明显呈现上升趋势,广西大学属于“上升型院校”。像广西大学这类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优秀生源越来越集中将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广西大学理工类专业均分线差发展趋势明显,6年中录取线差每年平均升高3.7分。在高考平行志愿填报中,毫无疑问要考虑发展趋势,安全填报要增加计算余量r 分值3.7分。而对于那些综合实力较弱或者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的院校来说,优秀考生数量会减少,分段的优质生源会下降,这样的院校属于“下降型院校”,此类院校的填报则不必考虑安全余量。

专业波动情况以2008年-2017年广西大学17个专业录取线差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舍去数据不齐的专业。

通过分析和比较10年间广西大学各专业招生录取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2009年广西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模式后,广西大学各专业的录取线差都有大幅提升,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从统计结果看,2008年各专业的平均录取线差为12.6分,而实行平行志愿模式之后,2009年平均录取线差为13.6分,录取线差逐年提高,特别是2017年比2008年高出32.8分。实行平行志愿模式后,有博士学位授权、国家级质量工程平台的专业生源质量明显较好,学科影响力度和优秀生录取情况的吻合度很高。志愿填报关注该院校不同专业发展趋势、设置填报分数的安全余量值尤其重要。需要注意到,2015年广西新课程改革下的首次高考显著拉开了录取差距,但是近两年(2016年、2017年)趋于平稳,录取线差2017年仅比2016年高1.6分,是否稳定还有待观察。

2. “冲、稳、保、垫”志愿决策模型

志愿决策最重要的模型是“冲、稳、保、垫”模型,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分别对应的是风险型、稳定型、确保型、垫底型院校。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咨询会上,专家给出的建议往往笼统而不清晰:“拉开梯度、冲稳保垫”,拉开分数差填报志愿,但是到底拉开多少分数才合理,却无法根据不同发展类型的院校给出有指导价值的具体模型。在研究广西区内12所高校近10年的录取均分线差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不同类型院校录取线差波动情况中的“冲、稳、保、垫”志愿决策模型。

以上数据是广西区内考生填报广西区内院校的情况。在计算各院校的均分线差年均增长后,得出如下结论:在招生计划数量逐年增多的背景下,过去7年的数据统计表明,没有下降型院校。上升型院校有两所(平均上升4.2分):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波动型院校有两所(波动幅度5分):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平稳型院校有两所(平均1.5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结合不同类型院校录取均分线差变化情况以及高考考生个人分数是整数的特点,本研究做了如下填报志愿分数安全余量设定。

在此基础上,得出“冲、稳、保、垫”志愿决策模型如下:

T为考生高考总分和一本线的差。以“冲”为例:填报上升型目标院校的差值=T+10+5,10分的设定是拉开“冲”和“稳”的级差,5分是安全余量。如考生甲当年分数为500分,一本线为480分,则考生甲的T为20分,若考生甲想“冲”某上升型院校,那么某目标院校上一年的均分录取差值应为20+10+5分(35分)。梯度情况是:冲和稳的梯度是10分,稳和保的梯度是7分,保和垫的梯度是13分,冲和垫的梯度保持30分差距。志愿填报的“底线意识”尤为重要,“垫”的底线是一道“防洪堤”,面对录取的未知风险,冲和垫的梯度保持30分差距足以提升志愿的“抗洪能力”;从提升志愿性价比的角度而言,底线又是一次对院校及专业的巧妙取舍,并非越低越好,本研究设定“保”的均分差值和“垫”的梯度为13分,目的是充分利用好手中的分数,寻求与之匹配的院校及专业的最佳组合。

二、考生个性需求模型

在传统平行志愿模式下,如何在选择高校和选择专业间达到一个平衡,对于大部分考生、家长确实有难度。面对几百所高校,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兼并重组的过程各异,加上琳琅满目的专业设置,让考生更加不知所措。不少学者研究了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主要因素及其递阶层次结构,得出纷繁复杂的一些结论。本研究用调查法和头脑风暴法得出如下影响志愿选择的因素排序,并尝试聚类得出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力图还给考生清晰的分析思路。

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四层次因素。第1层次:高考成绩无疑最重要;第2层次:兴趣和大学排名,包括兴趣倾向和能力倾向、大学声誉排名、专业的内涵、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第3层次:城市经济文化情况,包括当地经济繁荣情况、城市文化底蕴;第4层次:考生个人情况和招生政策。

到底是遵从兴趣,还是选地域、选城市、选大学、选专业?在高考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对于这些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根据上文中的分析结果,再次对考生志愿选择提出以下两点建议。首先,在选择专业时,可以参考国家教育部的专业排名,或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目前教育部所给出的排名是可信度最高的参考信息。其次,各院校录取均分差值的计算要自己通过可靠的平台获取,如省级招生考试院。

三、结语

本文尝试在志愿填报梯度和填报个性需求上提供一个清晰正确的模型,确定各级梯度分值,梳理填报的影响因素层次,致力于让高考志愿填报有可参照的操作模型。广西2019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新的高考制度,新高考下丰富的课程选择性为素养培育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新高考志愿的填报取决于生涯规划素养的培养,因为素养决定选择。如何引导高中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区管理、公共决策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心诉求,不断认识了解自己的潜质、兴趣和特长,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学会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将成为普高生涯规划素养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点,要求高中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有新的作为。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