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法并用让学生爱上阅读

2018-09-05王玉

读天下 2018年12期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他的忠告,提醒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要重视阅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造书香世界;搭建展示平台;“读”以致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读,困在书本里读。这种“鸟笼式”的阅读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且捆绑了学生的思想,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把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评价挤进课堂内外,放入学生的内心。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小学生的阅读,并借助阅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呢?我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给出以下尝试。

一、 营造书香世界,感悟阅读情怀

(一) 以身示范,做好点灯人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当中,如果想让班级里的学生爱上阅读的话,自己应该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当学生们看到老师手里捧着书的时候,就会很新奇地凑过来看一看老师在看什么,如果看到自己的老师经常会在课间,在休息的时候,或者坐在办公室里,总是静静地捧着一本书,那么他也会非常向往成为这样的人。老师自己的一种热情,自己的一种对阅读的热爱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老师必须做好点灯人。

(二) 环境熏染,品味书香

读书要有氛围,班级里应当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班级成为一个读书世界的熏陶场和磁性场。

我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以古典文化为主题,运用古诗经典来打造具有书香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班级个性。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我将环境布置为“摘星台”“品诗亭”“兰亭苑”“翰林阁”四大板块。号召学生博览群书,温故知新。我还以中国的“梅兰竹菊”分别对这四大板块进行装扮点缀,使教室里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我们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我们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人爱不释手,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书香班级”首先就要有一批好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利用教室一角开辟“班级图书角”,取名“翰林阁”。选出图书管理员,规范图书管理制度,并定期更新图书。图书的来源包括学校为班级购买的图书和学生捐献的图书。

(三) 诵读经典,培养人格

古诗永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所反映出来的是作者的眼睛和心灵,给后人以美的熏陶和启迪。所以我们班从一年级就开始日有所诵。我在教室前面最醒目的地方开辟了“每周一诗”园地,每周一亲自将本周要背的古诗张贴上去,然后借助每天晨诵20分钟的时间带领孩子们一些诵读。每节语文课前,班里的“诵读小老师”都会带领大家进行背诵。

春天,我们在杏雨柳风中欣赏梅花的高洁、桃花和杏花的娇艳,从一朵朵、一树树的花中领略古诗的美妙;夏天,我们和荷花一起开放一起枯萎,我们的诗词也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从“接天莲叶无穷碧”到“留得残荷听雨声”,感受一个生命的轮回;秋天是最富有诗意的季节,我们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领悟诗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冬天,我们走进雪的世界,品“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思念和质朴,感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恬静和温暖,体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和豪迈。同时,我们走进李白,感受他的浪漫主义风格;我们跟着苏轼——这位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成就的伟人,我们在吟诵他的一首首诗歌中,触摸这一伟大诗人的伟大灵魂。

三年下来,孩子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他们在背诵的过程中也尝到了许多乐趣。既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诗性,又培养了浩然正气,培植了深固的善根。这不正是我们老师教书育人的使命吗?

二、 搭建展示平台,“读”以致用

为了让学生“读”以致用,我采用多种方法,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分享阅读收获,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 “课前三分钟演讲”

每天的语文课铃声一响,班上便有一位同学在欢快的掌声和期待的目光中走上讲台,随着一声亲切的问候“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题目是……”所有的心都走进了浩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灵魂,讲到高潮处,班上静悄悄的,同学们的感情燃烧起来,思想飞翔起来,心灵活跃起来。在又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演讲者回到座位,老师、同学开始讲评……这就是我班的“课前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以鼓励全班同学“人人参加、人人进步”为宗旨,在每节语文课前,按顺序请一名同学上台演讲。要求演讲时间不超过3分钟,必须使用普通话,动作、表情自然大方。演讲结束后,由师生集体进行评价,以利于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有效地激励了学生以书为友,进行课外阅读。长期坚持,使孩子们循序渐进取得进步,不知不觉受益良多: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想演讲好,学生就要精心准备演讲材料。这就让学生必须有选择的阅读,通过理解、记忆,才能最终口头表达出来。他们从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中搜集信息和资料。通过阅读大量的健康有益的书籍,对他们的修养学识有较大的教育价值,能对他们起到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感化心灵、改善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受到熏陶并在情感体验的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科技读物中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从哲理类的文章中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辨力;从社科类媒体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了解风俗、人情、自然风光以及世界各地种种有趣的习俗和许多的风景名胜;从新闻载体中了解我国与世界的重要政治事件……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活动开始之前,有的同学上台讲话,声音细小,不流利,满面通红,眼睛不敢正视同学们。活动开展后,学生有了锻炼自我的舞台,他们通过演讲,训练发音吐字,训练语调、语气、语速、停顿,训练态势语言,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技巧,克服“想说的不敢说,敢说的却不能说,能说的却又不会说”的毛病。

在学生演讲时,我也注重及时鼓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孩子们取得点滴进步,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千方百计大面积大幅度找机会表扬学生。我用最宽松的条件,使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开始行动,老师就有感觉;只要自己用心准备,老师就很满意;只要自己取得进步,老师就很欣赏;只要自己的表现够出色,老师的夸奖也就够分量。所有的孩子都是不甘落后的,当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加把劲,就可以成功的时候,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就特别高。为了博得老师的掌声和肯定,孩子们会变得不怕苦也不怕累。当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的表现大不一样。大部分学生上台能做到落落大方、动作自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短短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语文素养得到双重锻炼。成功的体验吸引孩子们掀起课外阅读高潮,班级里你追我赶比学习,学生们一个个都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3.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带动下,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全面提升。为了演讲的内容能够丰富、有趣,学生就要大量阅读,这就促使他们逐渐养成了主动阅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听同学的演讲,从中抓要点,长知识,扩视野,学会了用自己的听觉收集信息,并且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学生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组织好语言,理清思路,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为了演讲,有的学生养成了做摘抄、写随笔、诵美文的好习惯。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储备,又怎能建造不好语言能力的大厦呢?

长期坚持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丰富的课外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孩子们旁征博引,从古到今,从现实到理想,从国内到国际,从国事到家事乃至到自己的小事,无不透露了他们心灵的回音,实现了演讲的体验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演讲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语言也越来越精彩,当然台下学生观看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更令人高兴的是,参加点评的同学也越来越踊跃,现在课前三分钟,已经成了放飞学生理想的时刻,三尺讲台已经成了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

(二) 读书笔记展示

让学生和好书交朋友,不仅是阅读,还要学会做读书笔记。为使读书笔记成为学生自由吸收和创造的快乐小天地,我认真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

首先我推出了“三(1)班课外读物阅读记录卡”,告诉他们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的点滴体会和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尽管他们的见解不够深刻,文笔依然有些稚嫩,却不乏童心童趣。他们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哭泣,为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欢呼:他们也试着走进三国去了解“刘备借荆州”的来龙去脉,更为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大战妖魔拍手称快……每每读到精彩之处,他们就会交流,于是我便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随着学生阅读的逐步深入,我又指导学生做摘抄、写心得。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在读书笔记的首页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并给它取一个名字,如“书香致远”“采蜜集”“书味飘香”等。并教学生自配插图,或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自己按内容插图配画。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摘抄本”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学生们精彩的读书心得、独特的文字创作一经班级作文园地“博雅斋”的展示,小作者们便乐开了花,仿佛他们也成了大作家。每周我们班都会利用一节课交流读书笔记,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 亲子共读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向全班家长发出了关于开展亲子阅读的倡议,动员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书。这个倡议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有个家长在留言中这样说:“您的这个建议太好了!我们一定按您的要求去做,争取给孩子一个温馨的读书和看书的环境。想想真的是,不经意间,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认真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用在所谓的工作、应酬和看电视上了,即使有时间也懒得拿起书来看看,您给我们布置这个作业,无形中给我们家长也提供了一个阅读、學习的好机会,我们会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尽量保证足够的看书、阅读时间,提高阅读质量,并做到持之以恒!”一个多学期来,大部分家长能按我向他们推介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读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可以感受到一部分家长正在逐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我还组织学生开展其他形式的交流活动。如办读书小报,采、编、抄让学生自己完成。完稿之后,让学生评议、欣赏、品味,并在班级展板中张贴,激发了同学们读书的欲望,创作和创造的热情。还有开展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故事会、演讲比赛、书签制作等系列读书活动。评选班级读书小明星、藏书大王、小博士等,在各种评比鼓励下,让好书陪伴学生,让藏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看书成为一种乐趣。

通过这些阅读活动的开展,我欣喜地看到书籍开始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学生的精神已经不断提升,我和学生们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一起快乐地成长。

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家长的大力支持。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用心给学生绘制阅读的心灵指示图,让他们在经典书籍的晴空中快乐翱翔,在经典书籍的土壤中愉悦采撷,在经典书籍的海洋里幸福遨游,为他们的幸福人生抹上靓丽的底色。

作者简介:

王玉,湖北省十堰市,十堰东风23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