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子进化和流行特征分析

2018-09-05马崇礼杨俊段合波毕旺来

生物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进化树血清型亚型

马崇礼,杨俊,段合波,毕旺来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n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大类能产生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总称,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1]。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并发症,HUS和TTP的病死率较高[2]。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具有多种血清分型,根据其O抗原可以分为174种,根据其H抗原可分为53种[3]。从血清学分类来看,大肠杆菌O157:H7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中致病力最强、流行趋势最广、发病率最高的流行株,一直受到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关注。但近年来,世界各地报道了由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多起疫情,最著名的事件就是2011年德国大肠杆菌O104:H4暴发疫情,一共造成约4400人感染,死亡50例,850人发展为HUS,需长期治疗[4]。

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逐渐突显[5],2012年因美国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而发病的231157个病例中,59.7%为非O157:H7血清型感染,40.3%为O157:H7感染[6]。目前发现,有超过200种非O157血清型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疾病[7]。美国1983—2002年期 间,O26、O45、O103、O111、O121和 O145血清型感染导致的人群发病率占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致病总人数的75%,这6种血清群也被称为“Top Six”[7]。范如岳等人鉴定了中国不同来源的434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除不可分型菌株外,共检测出82种O血清群和28种H型,其中O20:H30、O2:H32和O2:H45为优势血清型[8]。由此可见,我国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主要流行株与其他国家可能存在不同之处。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布广泛,可以畜禽肉、蔬菜、水果等为载体传播,因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9]。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最主要的毒力因子是志贺毒素。志贺毒素(Stx)具有细胞毒性、肠毒性、神经毒性作用,是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可损害机体中枢神经系统、肠道、肾脏[10]。志贺毒素可分为志贺毒素1(Stx1)和志贺毒素2(Stx2),志贺毒素2致病力强于志贺毒素1,是导致病人得HUS的最主要原因[11]。志贺毒素1的编码基因stx1具有高度保守性,而志贺毒素2的编码基因stx2序列变化很大,可分为stx2、stx2c、stx2d、stx2e 和 stx2f等亚型[12]。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分离鉴定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标准方法。由于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营养条件多样化,至今还未找到某种特定的生化特征,能有效地从食品或临床样本中分离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非O157血清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检测技术相较O157更加困难,即便病人感染了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临床上也较难确认[13]。由于携带志贺毒素编码基因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共有特征,因此采用PCR技术来检测stx是分离和鉴别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最有效的方法[14]。由于志贺毒素2的致病力明显强于志贺毒素1,本文主要对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现有的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志贺毒素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发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子快速检测试剂盒、制定防控对策等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从 NCBI GenBank(http://www.ncbi.nlm.nih.gov)数据库搜索并下载截至2017年8月时公布的全部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志贺毒素2基因(stx2)全长序列,将序列提交到EBI网站(http://www.ebi.ac.uk/Tools/clustalw/)上进行多序列比对。除DNA序列信息外,还从NCBI GenBank数据库收集了每个菌株的血清型、采集年代、采集地点、宿主类型等流行病学信息。

1.2 进化树分析

用mega 4.1软件采用邻位相连法(Neighborjoining)构建进化树。根据基本的进化树拓扑结构,采用1000次Bootstrap抽样对树进行评价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NCBIGenBank数据库共下载197条stx2基因全长序列,用于多序列比对和构建进化树。由于所用序列比较多,图1仅列出其中53条具有代表性的序列所构建的进化树。进化树的主要节点Bootstrap值均在50%以上,表明所得到的树的结构可信。基因亚型分类综合了进化树结果和NCBIGenBank数据库序列亚型信息。从图1可知,stx2基因可以分为7种基因亚型,分别为stx2a、stx2c、stx2d、stx2e、stx2g、stx2v和 stx2f。

表1列举了197株携带stx2基因的分离株的血清型和基因亚型信息。其中,stx2d共有45条序列,主要来自德国、美国、澳洲和日本,部分来自中国、丹麦、比利时、波兰和加拿大;stx2v共有42条,主要来自于美国、德国、比利时和加拿大,部分来自荷兰、中国、日本等;stx2a共有40条,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挪威,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stx2c共有36条,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和比利时,部分来自德国、印度、瑞士等;stx2e共有16条,绝大部分来自德国,部分来自中国和越南;stx2g共有11条,来自于德国、西班牙、日本、美国、中国等;基因亚型最少的是stx2f,共有7条,来自于美国、德国和日本。我国公布的非O157菌株基因型主要属于stx2c、stx2d、和 stx2e。

图1 进化树分析

197株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中最主要的血清型为O121,菌株主要来源于美国、挪威、意大利、加拿大和荷兰。除O121血清型外,还有O26、O104、O111、O174、O93、O170、O8、O2、O91和O45等血清型。我国流行的血清型分布广泛,有O159、O8、O163、O49和O74等。

3 讨论

近年来,由非O157血清型大肠杆菌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持续增长,因此检测非O157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非常重要。志贺毒素是大肠杆菌导致人类发病的主要毒力因子,目前国际上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序列大多是由美国、欧洲提交的,而我国所提交的序列较少。目前欧美等国主要检测以O121血清型为代表的“Top Six”,而本文从NCBI GenBank数据库采集到的流行病学信息分析可知,我国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流行的血清型并非“Top Six”。因此我国需要针对性研发DNA探针杂交等新型检测方法,来取代基于菌株间表型差异的传统培养分离检测方法,进而提升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表1 菌株血清型、基因型

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地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x2基因进行分子进化分析,从中可以了解到该类致病菌流行和演变趋势,为以后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进化树血清型亚型
基于心理旋转的小学生物进化树教学实验报告
常见的进化树错误概念及其辨析*
福州2009—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基因进化分析
艾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HeLa细胞中Zwint-1选择剪接亚型v7的表达鉴定
抑郁的新亚型:阈下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