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能”与“技能”的融合策略

2018-09-03张俊

体育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能有效融合

张俊

摘 要:体能与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两条主线,体能是技能的基础和补充,技能则是体能的有效载体和有效促进,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将体能与技能有效地融合于教学的始终,使体育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体能练习;運动技能;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5-0041-02

“每一堂体育课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保证在20分钟左右”“专门的体能练习10分钟左右”等是季浏教授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中所提出的,再次将“体能”和“技能”推到了风口浪尖,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和议论的焦点。那么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论指引下,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将技能教学和体能发展两者有效融合呢?

一、体能与技能的关系

运动能力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而健康体育模式所指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运用技能和发展体能,体能与健康息息相关,也是运动技能水平提高的基础。同时运动技能学练是要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并多参与活动与比赛。那么体能与技能两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1.体能是技能的基础和补充

从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体能是技能的基础,因为无论是篮、排、足等三大球,还是体操、田径、武术等运动项目,如果没有良好体能的支撑,技能就无从谈起,就如同无本之木。另一方面,体能更是技能的补充。这一点在体育比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弱者(队)依靠充沛的体能后来居上战胜强劲的对手(队)的案例不胜枚举,如大家熟悉的以体能充沛、平抢凶狠的韩国男足,不仅令中国队患有了“恐韩症”,而且还经常将一些世界强队拉下马。

2.技能是体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促进

很多体能练习都是贯穿在技能学习中的,如在学习篮球运球时提高了我们的上肢力量、灵敏素质等,而长时间地往返运球还可以提高耐力素质,在排球的垫球练习中,可以提高学生快速移动能力等等。体育课单调枯燥的体能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使学生失去练习兴趣,但如果我们将这些体能练习融合到技能练习中,也可以在技能学习的间隙穿插一些体能练习,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效促进体能练习的效果。

二、体能与技能有效融合的途径

1.体能练习融入教学计划,使之系统化

我们通常在编制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时,往往只写技能教学内容。如“篮球”-“篮球运球单元”-“篮球:行进间运球”,而在教学计划的教材选择中很少甚至没有出现体能练习的内容,使得很多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大多数的体能练习都是临场发挥,如在课结束前,做几个俯卧撑、蛙跳等,特别是在学生大运动量后再进行枯燥的练习,既调动不起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这样的体能练习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不能较好地发展体能。我们在编制学期、单元和学时教学计划时,要同时选择好技能类教材和体能类教材,并将体能类教材写入计划之中,也应注意教材安排的连续性和递进性,如在上肢力量练习教材单元中,可以进行克服自身重量练习如俯卧撑、引体向上、斜身引体等等;两人对抗性练习如双人推、顶、拉等;负重练习如杠铃、沙包等。

2.体能练习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从“三无”(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体育课中无体能练习到当前“课课练”中单一、枯燥的体能练习,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但运动技能没有提高,而且体质也在逐年呈“断崖式”下滑,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体能练习中重复、低效地采用守旧的、单一的练习方法,如提高耐力素质就是学生望而生畏的耐久跑,提高上肢力量就是让学生趴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做俯卧撑等等,加之初中体育中考项目多数选用体能测试项目,许多初中体育课上成了体能训练课、测试课,学生是被训者、受试者,无法调动起练习的主动性。其一,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简单易行,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和练习来发展学生的体能。如,利用定向越野跑(先在田径场,再在某一区域,最后是校园内)来提高耐力素质,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在读图、判断、制定路线和寻找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息,虽然满头大汗,但乐此不疲。其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的活动与情境。如在田径项目教学中,通常都是单人进行的,我们可以将其变成团队项目,如两人三足、10人11足甚至全班一起练习。学生在团队练习中,既提高了协调配合能力,又发展了体能。其三,我们可以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锻炼性,进行专门性练习和辅助性练习,将体能练习融合到技能学习中。如在足球教学中利用2~3分钟的足球运球、运球绕杆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双脚夹球的跳跃练习可以提高下肢力量素质,掷界外球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排球垫球教学中可以结合移动步法的练习来提高练习的强度等等。其四,我们可以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运用补偿性体能练习来弥补所学项目本身对体能发展的不足。如在蹲踞式跳远练习中,发展下肢弹跳能力就是补偿性体能。而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跨栏跑项目,则会根据教学的进度有所侧重。如教学的前期以发展速度、力量等储备式体能,教学的中期发展协调性、柔韧性等跟进式体能,而在教学的后期则发展练习速度、协调性等提高式体能。

3.技能学习中融入部分体能练习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在教授一个新的动作技术时,首先是学生整队集中看教师的示范、讲解,然后练习中再集中、讲解、纠错,学生真正学习运动技能的时间很少,根本无法达到“20分钟”技能教学的要求,在观摩了多节“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研讨课后,我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在技能学习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集合整队要少。在几节研讨课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除了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礼仪性的整队问好、总结外,几乎没有整队集合,反思我们现在体育课中都是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队伍的散开、集中,教师的讲解、纠错中,而学生真正学练的有效时间则很少。(2)巡回指导要多。队伍集合少了,教师更多地是在不停地巡回指导,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教师不断用“有进步”“有提高”等语言进行激励,给每个学生进行指导。(3)组合技术练习。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通常在一节课只教授一两项运动技术,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其应用性、情境性较差,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观摩的“技巧”“乒乓球”“篮球”等三节研讨课中,没有一节课是学习单个技术,都是将几个运动技术组合起来进行教授,如“技巧”中教授了后滚翻、肩肘倒立、跪跳起等技术,在学生动作熟练后,教师还鼓励学生将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展示;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乒乓球桌的四个边进行发球、推挡球、搓球的教学,并分组进行了教学比赛,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分工(教练、裁判、运动员、后勤)。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深圳市盐田区教研员刘永利老师的“篮球”一课,全课将篮球的“原地运球、绕一张体操垫运球、球性练习、绕四张体操垫运球、快速运球、蛇形运球”与“灵敏练习、柔韧素质、爆发力练习、力量练习”等体能练习有机地融合练习,将难度递进的运动技术进行组合练习并且与多种体能练习相互交叉渗透,全体学生学练参与度高、练习情绪高涨,既提高了学生篮球的运动技能,又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体能。

猜你喜欢

体能有效融合
新时期下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研究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珍珠球队体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