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崛起后

2018-09-03陈奇军

中国摄影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华为

陈奇军

6月下旬,值深圳国际摄影节举办之际,中国摄影家协会负责人和中国摄协所属媒体《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的有关负责人,专程赶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华为公司,进行了关于智能手机产品的调研。巧合的是,《中国摄影》作为成员的TIPA(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技术影像媒体协会)实验室,前不久也公布了对华为P20 Pro手机的测试报告,这是TIPA自1991年成立以来,首次针对一款手机进行的测试(详情参见后文《TIPA首测手机》)。作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摄影器材专业测评机构之一,TIPA的实验室一直专注于照相机性能的测评工作,之前无论手机厂商开发出拍照功能多么强大的智能手机,都没有引起它的兴趣。TIPA对华为P20 Pro的测评,以及中国摄影家协会专门组织的华为手机调研活动,可以看作业界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在摄影方面的努力,已经引起了专业摄影机构的高度关注。

相机的困境与手机的崛起

CIPA(Camera &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日本国际相机影像器材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不可更换镜头相机(卡片机)的销量加速下滑,2017年的销量仅仅相当于高峰时(2010年)的八分之一;同期,单反和无反相机等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也持续下滑,2017年的销量相比高峰期(2012年)减半。2017年,卡片相机、单反相机、无反相机的全球年销量分别约为1330万部、759万 部、408万部,而同年智能手机的年销量则超过15.37亿部。全球所有相机厂商全年生产的各种相机都加起来,还不到华为(含荣耀)一家手机厂商年产量(1.53亿部)的六分之一。

毫无疑问,相机市场的下滑主要原因来自智能手机的冲击,因为相机的衰退与智能手机的崛起在时间节点上完全同步。

几年前,不少摄影老法师还对手机摄影不屑一顾,而如今,手机摄影已经令人刮目相看,智能手机不仅让年轻的一代为之着迷,也让许多摄影老法师变成了“手机控”。不知不觉中,小巧轻便的手机就已成为很多人的主力拍摄工具,而那些性能强大的相机则深居二线,甚至仅仅是主人的美好回忆。那么,作为21世纪以来的新宠,智能手机到底有哪些魔力,它不仅淘汰了电子书及“MP3+MP4”,让越来越多的家用电脑成为摆设,更是极大地冲击了照相机市场?我们就以智能手机业界新宠—华为P20 Pro为例,看看手机的摄影潜能。

手机摄影的专业评判

启动华为P20 Pro 的相机功能后,可以看到若干拍摄选项,如:慢动作、全景、黑白相机、乐趣AR、流光快门、HDR、延时摄影、滤镜、3D动态全景、水印、文档校正。除了“3D动态全景”这个新亮点外,其他功能在当今各种手机上也大同小异。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娱乐功能,才让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摄影的乐趣,进而成为手机摄影“发烧友”;不过,对于那些严肃的摄影群体来说,他们看重的却不是这些花哨功能,而是影像输出幅面、动态范围、信噪比、弱光表现等摄影基本性能。

先来看看输出幅面。对于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来说,高像素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让照片在屏幕上看起来更清晰,因为900万像素足以涵盖4K分辨率的屏幕了,而当下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摄像头分辨率超过2000万像素,这无论在目前最高分辨率的手机屏幕或是专业电脑显示器上都绰绰有余。高像素,对于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主要是噱头,而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则意味着影像在专业使用上有更多可能性,比如,高精度输出大幅面照片。华为P20 Pro后置主摄像头采用了4000万像素的影像传感器,仅就这个指标即便在数码相机上也属于出类拔萃的。当需要进行大幅面输出时,在华为P20 Pro普通“拍照”模式和“专业”模式下,可将分辨率设置为40M(4000万像素)拍摄,“专业”模式下还能选用Raw(DNG)格式。以分辨率300dpi的印刷或高精度打印标准,这个4000万像素的原图能直接输出(不插值)61.77×46.33厘米(24英寸)幅面的“展览级”照片,这是《中国摄影》杂志单页(23×26厘米)的4倍以上。那么,華为P20 Pro这张高精度照片的最佳观看距离是多少呢?影像器材技术专家钱元凯认为,要明确一张照片的最佳观看距离,必须先了解“明视距离”这个概念。“明视距离”指的是人眼晶状体焦距在不需要调节的情况下,就能看清楚物体的距离,通常来说,在这个距离下长时间观看某件作品,最舒适,最自然,即便稍长时间观看也不疲劳。众所周知,人眼的有效视角与相机标准镜头的视角相当(如135全画幅相机的约43mm镜头视角),那么在“明视距离”这一前提下,我们可以将一张照片的对角线长度,看作是这张照片的最佳观看距离。不过也有专家表示,照片的最佳观看距离可以是对角线长度的1.5倍。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把照片的最佳观看距离定位于照片对角线距离的1-1.5倍是比较恰当的。华为P20 Pro这张照片的对角线长度约为77厘米,因此它的最佳观看距离应该介于77厘米至116厘米之间。

再看动态范围与噪点控制。华为P20 Pro的4000万像素传感器画幅为7.6×5.7毫米,这是目前在售智能手机中最大的,与当年赫赫有名的高端便携机理光GRD系列、佳能G系列、松下LX系列属于同一级别;不过与目前大多数相机相比(最近几年,高端便携机都更换成1英寸或更大型的影像传感器),华为P20 Pro的影像传感器并不算大。为了提升动态范围与信噪比方面的表现,华为P20 Pro采用了世界上首创的后置(徕卡)三镜头方案:除了4000万像素、等效27mm f/1.8彩色主摄像头外,华为P20 Pro还配有2000万像素、等效27mm f/1.6黑白摄像头和800万像素、等效80mm f/2.4长焦摄像头。利用“华为人工智能”算法及超采样技术(4个像素合并为1个像素,总像素值由4000万降低至1000万),再将三个摄像头拍摄的数据混合处理,华为P20 Pro可以生成比原始照片具有更大动态范围和更高信噪比的照片。同时,三个镜头配合工作,还实现了等效27-81mm的3倍光学变焦性能(实际效果参见后文《TIPA首测手机》)。

重点来看弱光表现。受便携性制约,手机无法像照相机那样采用更为大型的拍摄单元,所以弱光拍摄一直是手机的难题。早在3年前,华为和荣耀手机上就新增了“超级夜景”模式。用这种模式得到的弱光照片虽然质量上佳,但拍摄时必须固定手机,此时手机利用堆栈方式拍摄若干幅不同曝光的影像,并在机内合成为一幅高质量的“超级夜景”。最新发布的华为P20 Pro上的“超级夜景”已经升级为“手持超级夜景”,拍摄时无须固定手机,手持即可。短短数秒钟内,手机就可以完成堆栈式拍摄,并自动生成一幅画质细腻、细节丰富、动态范围很大的“超级夜景”照片。笔者曾经用全画幅相机单张拍摄与之对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手机的“超级夜景”在细节再现上毫不逊色,在噪点控制和动态范围方面还更胜一筹。

手机改变了摄影

谈到这里,如果你仅仅以为,智能手机只是为了与数码相机较劲,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相机面前,手机从来都是虚心好学的学生,手机之所以对相机构成了巨大冲击,并非来自那些模仿老师的“专业”性能,而在于贴身拍摄和即时分享这两大特性。

罗兰·巴特曾提出一个“摄影如奇遇”(也译为“摄影像偶然”)的观点,他在《明室:摄影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5页)里曾经谈到,摄影的最大魅力在于“意外”,大意如下:如果一张照片令我十分感兴趣,我就思考这张照片对我产生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最准确的一个字眼就是“意外”;反过来说,没有意外,也就没有照片。对于那些“不出意外”的照片,罗兰·巴特还引用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它们让我觉得毫无意义,就是说,我看着那些照片,却视而不见。”

在时间长河中,人的绝大部分视觉体验都是平淡无奇或者说不出意外的,当然也会有“奇遇”,如果人们没有相机或者说不随身携带相机,又何谈摄影的“奇遇”!盡管“机不离身”曾经是一些摄影人的口头禅,但现实中能够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普罗大众了。

我们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相机下行和手机崛起的分水岭)“国家数据”为例,分别看看相机和手机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国家数据”显示:当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照相机为46.4部,而占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每百户才拥有照相机5.2部;同年的“国家数据”却说明,手机在中国迅速普及: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手机为212.6部,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手机197.8部。如今,手机在中国的普及率已经接近100%。现在几乎人人都成了“手机控”,如果出门后发现手机忘带,几乎100%的人会回头去取,即便是双休日和假期也是如此。智能手机不仅让人与人之间实现了“移动互联”,大大延展了人的知觉,还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摄影行列。因此,摄影进入全民时代,不是因为柯达发明了胶卷和“傻瓜”相机,也不是因为数码相机的所谓“普及”,而是因为“能打电话的相机”。

手机不仅普及了摄影,充分挖掘出摄影的魅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摄影的功能。当那些中老年摄影爱好者在传统摄影舞台上陶醉于“艺术创作”或“记录生活”的快乐之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将摄影的热情洒向了微信朋友圈、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交流平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拍照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分享,记录只是其副产品。在美国,甚至还诞生了一个叫做Snapchat的摄影交流平台,很受年轻人欢迎,在这个平台上,拍照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视觉记录或艺术创作,只是为了分享—凡是发到Snapchat上的照片,都会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1到10秒时间“阅后即焚”。

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手机摄影的普及,摄影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短短几年中,手机就让我们进入了全民摄影分享时代。

猜你喜欢

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华为
智能手机是座矿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这个“数码相机”不一般,全球最大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