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花园

2018-09-03陈晓琦

中国摄影 2018年8期
关键词:微距表现性牡丹

陈晓琦

《牡丹花园》是王昆峰40年拍摄牡丹经历中的一次全新转向,他彻底摒弃了以往纪实的或画意的再现性,转向高度抽象的光影、色彩、线条,通过微距拍摄的手段,构建一种超越寻常观看经验的、纯粹的视觉形式。王昆峰的这种转向有一定的普遍性,从具象到抽象是很多摄影师走过的路子。但抽象并不是目的,就像抽象并不是艺术的本质一样。

当王昆峰选择牡丹以及飞思XF100MP相机、微距镜头并在影棚拍摄的时候,他的目的就已经十分明确。正如约翰·伯格所说,艺术家对题材的选择基于某些理由或发现的意义,当题材选定之后,创作本身的作用就是传达及证明选择的意义,所以题材开始于艺术家为了“特殊的说法”所选择的事物。他还特别指出:对于艺术家而言,真正特殊的、有意义的是纯粹视觉上的—色彩及形式。

通过微观牡丹,建构视觉形式,形成自己的“特殊说法”,并努力达到技术的极致,在牡丹或花卉摄影中实现创新或突破,这是由《牡丹花园》传达和证明的王昆峰选择和拍摄实践的意义。

在采用微距方式拍摄牡丹的实验中,王昆峰自觉摆脱了已成惯性的具象显现和识别功能的束缚,让观察、感觉、思想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超视觉的微观世界里,去探索那些最基本的视觉元素的构成可能性,在秩序与自由之间建立微妙的平衡,在镜头的景深与虚实、线条的疏密与简繁、色彩的冷暖与浓淡中表达对抽象的结构性和表现性的感悟,从而呈现出一个被具体物象所遮蔽的纯粹世界,其间的挣脱与释放、遮蔽与发现、偶然与控制都化为影像内在的张力。

王昆峰的探索和努力最終在《牡丹花园》的呈现方式中得到完成和实现。他在影像关联性的选择与组合,不同线条、色彩表现性矛盾与冲突的化解中,按照属于自己的逻辑,寻求整体的集中、强化与纯粹,从而使这个抽象结构成为约翰·伯格所说的艺术家自己的“特殊的说法”。

猜你喜欢

微距表现性牡丹
微距下的昆虫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微距下de雪花
“三不够”牡丹节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大师教你微距摄影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牡丹的整形修剪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