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思考

2018-09-01黄伟杨雨航

新闻前哨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留学生班主任

黄伟 杨雨航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逐渐走出国门,在世界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举措。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工作,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文化交流既要坚守中华文化底蕴,同时也应吸取他国文明的优秀成分,兼容并包,只有这样,留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本文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清了思路,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异国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冲突是指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导致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碰撞。由于来华留学生的本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的冲突,留学生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加上语言的障碍,给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2.留学生文化教育管理不够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无论从国别、地区、数量、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高校在留学生的管理制度上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完善,不利于在新形势下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3教学周期的差异。我国高校实行一年两学期、寒暑假制。相对于国外的大学,教学周期比他们长,所以有些留学生会在留学初期无法适应我国的学习制度。西方的学习周期主要为学季制,其中不乏“阅读周”、“实践周”之类的短假,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期制度相对外国留学生来说会增加一些束缚感。

二、改进建议

1.注重跨文化模式的課堂教学

教学是对来华留学生实行中国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要将中国文化寓于教学环节当中,适时采用视听法、情景法、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或将游戏活动融入到教学环节之中,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实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保证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在管理模式上以教学管理为中心,行政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为辅助。管理者在实行管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弹性机制来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盲目地“一刀切”。

3.营造多元化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积极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是中国文化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体现。为帮助外国留学生尽快适应文化环境,留学生办公室应当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能够尽快越过早期的“文化休克”阶段,快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文体活动、书法比赛、联欢活动、演讲比赛、摄影比赛、汉语知识竞赛,使留学生切实体会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底蕴:鼓励留学生参加植树节、端午节、五四青年节等传统节日下的社会活动,开阔视野:积极为留学生搭建与中国学生交流的平台,例如开设日语角和英语角、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学、每周一次的座谈会及经验交流会,在中国家庭留宿体验等活动,加强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寓文化于活动之中,使来华留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加大了对社会的接触面,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4.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2--是留学生自身。外国留学生并不单单是从给他们讲述的故事、告诉他们的习俗中去了解中国文化,而是从个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去认知中国文化。班主任是参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人选。由于班主任与留学生的接触比较多。国内很多高校都采取了让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师直接做班主任的做法。师生之间比较了解,容易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可以信赖的形象,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容易被接受。班主任在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将课堂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联系起来。

5.重视入学教育,打好文化教育基础

留学生入学教育是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第一课,每年9月在新生入学时期,要细致做好留学生的迎新工作,这是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办公室人员及班主任要耐心介绍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规定、卫生检疫规定,办理签证的程序等条例,颁发留学生手册,使留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遵纪守法。同时加强安全文化教育,细致周到地做好留学生接站和住宿安排,减少文化差异上的冲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要求管理者周密地制定出《留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预案》,入学时重点强调安全须知,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消除留学生现存的心理障碍,保证他们学习生活环境的宽松和谐,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每个细节中。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留学生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夸夸我的班主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班主任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