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媒提高非报经营效益中的三个思维

2018-09-01宋冰

新闻前哨 2018年5期

宋冰

[摘要]纸媒转型做非报经营,不是面子工程,不是政绩“秀”场,而是生死攸关的生存之战。三个实用思维有助于提高成功率:选项目注意“关联经营”思维,求利润考虑“曲线赚钱”思维,做考核采用“全成本测算”思维。

[关键词]非报经营 关联思维 曲线思维 全成本思维

思路决定出路,实践检验方法。中小纸媒在没有大投入情况下,如何在“轻投入、低风险”范围内进行非报项目的运营,有三点实用的经验之谈,在此与坚守在媒体经营岗位的同行们分享。

一、市场化并非啥都可以做——“关联经营”思维

非报经营看似跳出广告业务局限,广阔天地任我驰骋,啥生意都可以做,其实不然。

目前,全国报业非报经营的主体基本分三类:采编部门、广告部门和发行部门。不同的部门拥有不同的报社资源和能力优势,如果不能认清自我,盲目跟风,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比如,采编部门的长项是策划和写稿,这些特长最合适的项目是联合搞活动。特别采编部门和政府、知名企业有千丝万缕的宣传报道联系,互相之间有一定的依托和互动,因此,承接政府项目和主动策划活动邀请企业参加,就是采编部门的最佳选择。

广告部门的优势则在于贴近商业客户和擅长软文撰写。在以往广告红火的年代,广告部门积累了大量商业客户。虽然随着纸媒影响力的下降,很多客户不再选择纸媒投放广告,但他们对市场宣传推广的需求并没有消失,不过更加强调转化率,要求每一分钱投放都要带来效益。因此,结合客户产品销售需求,针对纸媒读者人群,联合厂商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组合销售方案(比如老年产品),通过版面、新媒体宣传产品,线上(网络或电话)预订送货上门,线下组织特卖会,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而发行部门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拥有现成的送报队伍和车辆。因此,发行部门的项目大多带有物流配送的特色,比如生鲜农产品等。

回望失败的报商案例,很多就是因为选择错位。比如采编、广告部门做生鲜产品销售,虽然看似进入门槛不高,但几大经营环节中的产品、物流、仓储、收款都要依托第三方合作,成本高昂且配合问题多多。而原本以为具有优势的广告宣传效应,又因为纸媒影响力的下降而迅速“缩水”。所有环节都没了优势,失败是自然的。

二、做项目并非处处要“来现的”——“曲线赚钱”思维

互联网经济有一个著名的说法:“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放眼望去,互联网上“活雷锋”比比皆是,百度——免费搜索,360——免费杀毒,淘宝——免费开店购物,共享单车——免费骑行,电子地图——免费导航……难道这些企业都是慈善家吗?提出“免费经济学”理论的克里斯·安德森指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不过是将免费商品的成本进行转移,比如转移到另一个商品,或者后续服务上。(得到APP·刘润《五分钟商学院·所有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2016年10月13日)

报社传统的广告经营思维基本是一手交钱,一手发稿,顶多在折扣和账期上有所协商。而现实中,如果把思路转一个弯,采取“二段收费”的方式,其实很多貌似不可为的事情都成了赚钱项目。

比如,南京日报国际旅行社,目前旅游行业利润普遍很低,平均毛利率只有6-8%。项目上马时内部也有很多质疑:能赚钱吗?几年下来,旅行社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效益越来越好。对照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暗合了“免费经济学”的理论。

报商最大的依托是什么?是报社品牌和报社资源。而旅游产品不确定因素較多,行程缩水、航班误点、自费过多等等,往往让客人不爽而又维权困难。我们打出“南报国旅,放心之旅”的口号,就是用报社品牌做背书,让消费者放心旅游,从而吸引消费者前来报名。为了真切做到这一点,我们从产品和付款两个环节严格把关:上游优选五星级以上旅行社作为合作伙伴。产品和服务质量从源头取得保障;同时,我们所有费用都等客人回来再支付给组团社。一旦客人有投诉,组团社为了收款,解决问题的态度都很积极。加上报社舆论监督的威慑,经营6年来,虽然不可避免地遇上过各种插曲、纠纷,但基本都得到妥善的解决,参加过报社旅行社线路的客人也大都成了忠实的老客户。有了几千名老客户,而且是以出境游为主导产品,旅行社自身已经能够做到良性循环。下一步,为了扩大效益,我们是这样做的:

旅行社之所以不投广告了,不就是嫌没有收客效果吗?我们推出“4D合作模式”,把广告、活动、线路采购、代售特产捆绑在一起。此时,几千名高价值会员,成为我们手里要价的“底牌”。要知道,售价上万元的欧洲、美国线路,批发商卖一个少则赚五六百,多的能赚数千元,我们采购哪家线路,就是给哪家送钱。但是,钱不能白送,有出境线路的旅行社很多家,选择权在我手中,只有参加我的4D合作,才能拿到更多客户。账大家都会算,如果你采购带来的收益大于广告投放的成本,旅行社就愿意合作。一家,两家……当业内逐步了解、理解了我们的“套路”,合作者开始增多。最多时4D伙伴达到8家,每年增收的旅游广告上百万元。

而对于景区而言,我们的“宣传+收客能力”同样成为“杀手双锏”。随着广告模式的衰落,很多媒体开始转向活动策划、执行。景区虽然也热衷搞活动,但目的同样是揽客。和媒体合作,除了宣传造势要求,带来一定量的客流,也成为活动招标的普遍内容。几年来,我们通过设立老年中心、亲子中心,不但发展了自己的会员,还积累了一大批合作机构。有了会员和渠道依托,我们对发标方的导流要求有了底气。2017年我们承办的湖熟菊花节,一个月展期最终接待游客50多万人,给当地带来相关收益4000多万元。同时,在我们筹划下,省市平面、电视、广播、网站全媒体立体报道,最后还上了央视新闻,主办方非常满意。像这样的项目合作,我们一年来承办了近十个,超百万的就有两个,利润率远超线路销售。可以说,顺利完成报社的利润指标,主要是靠“二次收费”项目。

三、真转型必须遵循市场规则——“全成本测算”思维

非报经营得到很多媒体重视,不少报社是“一把手工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业绩似乎也不错,一年几百万、上千万销售额,账面还有不少利润。可是,掀起“繁荣”的外衣,却是没法细算的糊涂账:版面免费、车辆免费、用房免费,甚至人员工资都由报社负担,真按市场价格核算,裤子都要赔掉了。

南京日报社的非报经营,也是从免费版面、免费用房开始。但很快,报社就逐步实行成本核算,在三年内转为全成本核算。目前,非报经营团队包括房租、水电费、电话费、版面费、人员费用等所有开销统统由团队自身承担。报社每年考核的就是上交的纯利润,销售额只作为参考,不做指标要求。年终测算,没有完成利润任务,全员年薪按比例打折;没有利润,年终兑现取消;亏损,项目取消。苛刻而严格的考核制度,倒逼团队精打细算,不能适应的项目负责人自动离开,留下来的都有了“找食”和“造血”能力,不断寻找发现新商机,实现自我迭代。

毋庸置疑,非报经营是报业转型阶段的一种新尝试,它的起步和腾飞离不开报社的支持和悉心照顾。但只有从一开始就树立市场化意识,尽早采用独立的核算制度,起步之后,早日“断奶”,才能使之真正走入市场,具备搏击风浪的能力,成为报业转型的真正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