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应用文学手法增强新闻张力

2018-09-01汪洁琼

新闻前哨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闻性生动新闻报道

汪洁琼

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各大媒体都在积极探索创新新闻报道方式,试图让新闻更加“好看”“耐看”。微信、微博、视频等新兴传播手段在不断涌现,新闻的“易碎性”也表现得更加明显。但不论新闻载体如何丰富,“内容为王”的道理不会变,优质内容依然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本身的质量,才能让新闻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引导性。那么如何做?使用文学手法来提升新闻张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新闻与文学有很多相通之处,若很好地把二者加以融合,在新闻写作中有“度”地使用文学手法,可以让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温度、广度,让“易碎”的新闻变成可以长久保存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精品。

一、新闻写作可以借鉴文学手法。让新闻报道“历久弥香”

早在上世紀40年代。胡乔木就曾提出借用文学技法写新闻,使新闻作品生动有力。实践证明在新闻写作中融入文学手法,能使新闻作品因其独特的文学技法而文采斐然,成为精品。

新闻与文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规律,但二者都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来反映客观事物、传递信息知识,他们有很多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学习。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先生曾说过:“尽管新闻与文学有诸多的差别,但是,我们如果能在新闻中尽量用一点文学手法,这样的话,消息、通讯虽不是小说却胜似小说。读者在读真事、新事时能够同时得到艺术熏陶,这个新闻就有个性了。”

纵观新闻发展史,新闻作品的不断丰富、新闻佳作的不断涌现,大多得益于从文学中汲取了珍贵的养分。生动、深刻的通讯、特稿、深度报道等,都成功地运用了文学的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及各种叙事手法,把新闻提升到审美的高度。

借助文学手法进行新闻写作,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张力,让其更具可读性、趣味性,可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用丰富的文学手法使新闻内容以更好的形式呈现,可以凸显事实本身的张力给人以震撼,不仅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五要素的简单聚合,而是新闻事实或者新闻背后更加深刻的意义。

无论新媒体如何快速发展、新闻表现手段怎样丰富,“内容为王”的真理不会变。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机器人的逻辑性、思维严密性远远超过人类,人在机器人写作面前的优势就是人具有情感,具有丰富的感知、感受能力。这就表现为用丰富的文学手法来写作,如此,就能呈现出更有魅力的作品。而且,新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新闻不断被另一个新闻覆盖,新闻的新鲜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而以多元的文学手法使新闻内容和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能让新闻即使变成“陈年老酿”,能历久弥香。

二、新闻写作恰当运用文学手法。可以让新闻作品锦上添花

那么如何借助文学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张力,使新闻报道更具文化品位、更具竞争力呢?

1.借助文学丰富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技巧,来挖掘新闻的深度、拓展新闻的宽度、增加新闻的厚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新闻背后的意义,增强新闻的丰富性和可读性,从而达到优化新闻作品、凸显特色、争取受众的目的。

例如。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很早就提出用散文化的笔法写新闻,并在实践中良好地应用。他在新闻写作中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优秀的新闻通讯,成为永久值得我们学习的新闻佳作。

又如《十堰日报》推出的《留住库区深处的记忆》系列报道,以散文化的手法、游记的形式,记录下即将因南水北调而长眠库底的那些汉江河畔美好记忆,读来让人感动、感慨,难以忘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移民搬迁是重大题材,关于这类题材的报道非常之多,而作者创新思维,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报道,独具特色和魅力。

2.运用散文化手法。新闻写作还可以借鉴文学写作中的故事化叙事手法,让读者读新闻时有种像读小说一样的趣味。新闻也要善于讲故事,挖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要素,然后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来叙述新闻事件。让新闻读来饶有兴致。这种方法在通讯写作中尤其值得运用。当下全国都在为精准脱贫奋斗,新闻报道中这类题材更是层出不穷,但大多都是类型化报道,没有什么特色。其实,在脱贫攻坚中又很多值得推广的好故事,如果良好地运用故事化手法来报道,让这些人物成为典范、让好的故事激励人们脱贫的动力,可以真正起到传递正能量的效果。如201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老郭脱贫记》就是关于脱贫主题的一个很好的报道典范。记者立足于脱贫攻坚这个时代背景,从贴近基层人民的生活实际讲起,运用散发着泥土味的语言、简洁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出农民老郭憨厚、倔强的人物个性,形象生动。同时,记者善于捕捉细节,巧妙运用动词,生动地还原现场,讲述了一个生动的好故事。

3.新闻写作还可以借鉴文学写作中变换视角的写作方式,更全面地来呈现新闻事实,让新闻作品变得生动、饱满,引人入胜。《湖北日报》2017年4月4日头版头条《我,潜江小龙虾》就是一个成功的写作案例。记者创新写作角度,以一只潜江小龙虾的视角、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述了潜江小龙虾的前世今生及未来。记者以这种形式呈现出来的新闻作品,标题新颖别致、内容丰富饱满、语言生动形象,同时又紧扣时代主题,以小见大,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就能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创新的新闻写作方式有趣但不浮于表面,值得点赞。

4.在新闻写作中还可以灵活运用的一个“宝藏”,就是丰富的文学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标题耳目一新,可以让一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可以让新闻作品以小见大、提升高度,使新闻作品锦上添花……

三、用文学手法进行新闻写作。需把握好“度”

如要达到用文学手法增强新闻性的目的。就需要把握好“度”,即坚持新闻性第一位,文学性第二位。

在新闻写作中,不论怎样借鉴文学手法、丰富写作技巧,都不能忘记新闻的本质,必须严格遵循新闻规律,比如真实性、客观性。在运用多种文学手法表现新闻时,必须向读者呈现真实客观的世界,确保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是实际发生过的,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心理活动都是采访对象承认过的,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富有生命力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以真实为根本,缺少真实性的新闻自然就没有了新闻性,文学手法运用得再好,也会使新闻失去意义。例如,1980年2月9日,《吉林日报》一版发表了一名通讯员撰写的“新闻通讯”《钱被风刮跑以后》,见报后还被《人民日报》转载,还获得当年好新闻一等奖。然而,这篇稿件实际上是一篇虚构的文章。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通讯员在进行新闻写作时没有把握新闻的本质和规律,在运用文学手法时没有把握好“度”,错把新闻写作当做文艺创作,从而产生了不好的后果。

文学手法应始终为新闻性服务,从而让新闻作品充满个性特色。如果在写作中违背新闻规律,为了让“故事”更精彩、内容更形象。而不加节制地运用文学手法去虚构情节、捏造人物而进行角色拼凑的话,就是造假。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更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是新闻A,A人员的生命线。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各种媒体都试图通过更加新颖丰富的手法来呈现新闻,试图通过文学手法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进而吸引读者眼球,此时如果忘记了新闻的本质,就会出现失实新闻报道。我们必须坚守新闻的生命线,但也不能因此就把文学手法完全束之高阁。如果完全通过简单直白地描述五要素来报道新闻。那么新闻报道就会变得寡然无味,甚至会弱化新闻张力、埋没新闻价值。在坚持新闻性第一位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文学手法,让新闻报道规范而有“看点”,自然更能获得受众的认可与喜爱。

猜你喜欢

新闻性生动新闻报道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