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后出口退税政策对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研究

2018-08-29彭可欣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出口退税服务贸易营改增

【摘 要】 近些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同货物贸易相比依然发展滞后。当下服务贸易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正面临着“营改增”和国家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在“营改增”基础下服务贸易出口受到的影响,提出在“营改增”下如何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服务贸易 出口退税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我国服务进出口总体情况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1985年的5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7130亿美元,30年间增幅超过137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7.7%。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16的第5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从2017年的统计数据看,旅游、运输服务和建筑服务三大传统服务出口额占总出口额43.74%,电信、计算机和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占总出口额14.27%,相较于2014年旅游、运输服务和建筑服务三大传统服务出口额占总出口额44.56%,电信、计算机和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占总出口额9.51%。三大传统服务出口行业净出口额比重略微下降,但依然是我国主要服务贸易出口支柱行业,新兴服务业虽然没有成为服务贸易的主体,但出口额占总服务贸易出口额中的比重有所提升。

我国2016年建筑服务顺差2946亿(单位:人民币)、加工服务顺差1226亿、维护和维修服务顺差201亿,2017年分别为顺差1039亿、顺差1211亿、顺差248亿。我国电信、信息和计算机服务也一直处于顺差,2016、2017年分别为 926亿、581亿。而与环境相关的旅游服务逆差不断扩大,2016 年逆差14394亿,2017年逆差达到14595亿,仍在不斷扩大;与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使用费也一直处于逆差,2016年1515亿,2017年1608亿。运输行业在进出口上的竞争力也较弱,2016、2017年的贸易逆差分别达到3105亿、3772亿。

结合2016~2017年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在人力密集型行业存在一定优势。当前我国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上主要还是依赖传统行业的发展,而新兴产业虽然有不断发展的趋势,但是依然没有成为服务贸易的主体。

二、“营改增”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从进口方面来看,由于改革后规定对服务进口环节征收增值税。由于增值税税率较营业税税率普遍偏高,因此国内居民和企业愿意接受我国服务的意愿被大大降低,虽然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权和增强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力,但是不利于激励国内服务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转型。

从出口方面来看,在“营改增”后,服务贸易出口能够像货物贸易出口一样申请免税或享受零税率。这种变化使出口货物中所隐含的因服务引致的税款也能享受退还,这将能够进一步降低服务出口价格,增强服务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长,最终减少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实现服务贸易的国际平衡。

三、完善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

(一)提高政策法律层次,强化服务意识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出口退税的时间进行限制,这就造成了企业发出退税申请到真正退到企业账上的过程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的情况。此外因为服务贸易出口退税制度实行时间远远短于货物贸易,所以相关的出口退税手续仍然采用纸质的方式进行受理,相关的数据信息也无法进行互联网共享,也造成了服务出口企业漫长的退税等待期。

因此,提高出口退税时效是服务出口退税政策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征、退税由同一部门进行,尽可能地省去信息核实、确认的时间;设置出口退税滞纳金制度;针对出口退税频繁、诚信纳税的企业可以优先,实行先退再审的方式,提高出口退税的时效。

(二)完善退税方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退税流程

在服务贸易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的当前,将服务出口退税大部分采取出口免税方式向“免抵退”方式或“免退”方式转变,确保服务出口零税率,实现彻底退税。现行服务贸易出口退税的流程易于操作,只需企业提供少量材料,经税局审核通过就可以得到出口退税。可以将这种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统计功能,加强税收稽查,提高退税效率,实现彻底退税。

(三)完善自贸区服务贸易优惠政策,促进共同发展

自贸区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优惠政策,能够进一步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但是现行的自贸区主要是针对对货物及加工出口贸易,对于服务型企业出口的优惠政策较少。“营改增”之后,服务贸易企业也可以进入自贸区内,同时,服务贸易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应当给与相应的鼓励政策,自贸区可以作为服务贸易出口的先锋部队,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结经验。

四、结论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涉及诸多领域,税收政策是影响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关于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出口的税收政策滞后,服务业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导致我国服务业税负相比服务贸易发达国家偏高,且服务出口退税方面相对于货物贸易还处于初始阶段,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极其不利。目前,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服务业及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营改增”这一重大税制改革,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唐明,李欢,陈梦迪.全面“营改增”后服务贸易出口退税为何“扩围”艰难?[J].地方财政研究,2016(11):60-66.

[2] 陈宇,舒文芳.“营改增”背景下服务贸易出口退税政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6(07):58-61.

作者简介:彭可欣(199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学生,硕士,单位:北京工商大学财政学专业,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出口退税服务贸易营改增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