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智慧供给机制研究

2018-08-29胡乔石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大数据

胡乔石

【摘 要】 长期以来,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而随着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的应用逐渐深入到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在这一背景下,探索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智慧供给模式成为现实可能,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了解本社区居民关于社区图书馆服务的现实需求,使公共服务由传统的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从而向社区居民提供精准有效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 大数据 社区图书馆 公共服务 智慧供给

一、引言

在社会急剧转型发展的今天,城市发展的理念逐渐由传统规模导向、经济导向转变为公共服务导向、公众需求导向。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网络的重要枢纽,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而社区图书馆的产生,则丰富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供给,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看书休闲的场所,也为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来信息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政府塑造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持[1]。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深刻变革,是对以往公共服务供给“盲目性”的有力补充,实现了公共服务的智慧供给。因此,探索社区图书馆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不仅是实体空间与信息技术的数据交换,更是对以往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智慧化重塑。

二、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反思

社区图书馆作为城市社区主要的文化输出窗口,承担着实用信息传递、社区文化培育、社区居民文化休闲服务供给等功能[2]。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社区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生根发芽。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的不足,社区图书馆发展速度较为迟缓,其本身所具有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传统的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包括图书借阅、阅读场所提供、资料报刊查阅等。而由于社区图书馆的书籍更新迟缓、电子资源缺乏、且馆藏书籍与社区居民需求差距较大,社区图书馆一直处于“门前冷清”的尴尬境地,转而成为社区孩童照料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丧失了其核心功能。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公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社区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

(一)专业人才缺口大,大数据应用意识淡薄

由于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主要由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兼任[3],因此带来了很多管理上的弊端。一方面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经验和知识,导致其在图书的选购、分类、摆架等管理工作上无法做到专业有效,从而使得社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偏低。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今天,依靠现有的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对于电子图书资源、信息检索、精准文化服务供给的需求。

(二)缺乏社区居民用户感知探索,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度较低

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度较低,是指社区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居民的需求匹配度较低。而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普及化,对于用户感知的探索已經成为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途经。社区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仍然未跳出传统供给导向的弊端,对于馆藏图书资源、社区图书馆功能区划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方式等没有进行用户感知探索,使得现有的社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居民的期望偏差较大,从而降低了社区图书馆的吸引力。

(三)信息共享不畅,居民与社区图书馆缺乏良性互动

近年来,传统图书馆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实现了由纸质书籍为主到以“电子书籍”、“电子资源”为主的飞跃[4]。然而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却未能跟上时代大潮,在信息共享与资源互动方面发展缓慢。社区图书馆与社区居民之间缺乏沟通互动的平台,使得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供给无法准确掌握社区居民需求。同时,社区居民也没有渠道向社区图书馆反馈意见和建议。

三、大数据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智慧供给的路径优化

第一,转变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理念。传统的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理念,缺乏对于社区居民需求的分析,社区图书馆提供什么样的书籍和服务,社区居民就只能被动的接受。在大数据背景下,社区图书馆需要转变公共服务供给理念,由传统的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

第二,创新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在信息化、大数据不断普及应用的今天,社区图书馆应该及时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由原来单一的图书阅读室转变为多样化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库。通过引进电子图书资源、信息检索、上网等硬件软件设施,不断丰富社区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传统社区图书发展的突破。

第三,完善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考核评估机制。现有的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估,使得社区图书馆固守传统、不思改变。通过建立社区图书馆考核评估机制,即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社区居民为核心、第三方评价机构为辅助的考核评估体系,对社区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供给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社区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搭建社区图书馆与社区居民对话沟通的移动互联平台。社区图书馆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良性沟通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精准供给的水平,社区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网上信箱等渠道,实现与社区居民的有效沟通,及时听取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对于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从而提升社区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祝森生.大数据时代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几个研究问题探讨[J].图书与情报,2013(05).

猜你喜欢

社区图书馆公共服务大数据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县级图书馆未来走向趋势探索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