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08-28李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优质护理护理干预

李娟

【摘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共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n=51)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51)。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121-03

国内脑血管病较为常见,且每年至少增加200万患者,以中老年患者最为常见[1-2]。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恢复慢、并发症多等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而且,多数脑血管疾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如偏瘫、肢体麻木等,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加身心痛苦,极易引发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4]。此外,多数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属缺乏对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出院后缺乏专业康复指导,会延长康复期,影响康复效果[5]。故需做好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帮助其缓解不良心理,改善康复质量。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调查分析了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2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不能正常交流,无法参与调查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3~75岁,平均(56.25±3.21)岁;病程1~12年,平均(7.58±1.15)年。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2~73岁,平均(56.14±3.08)岁;病程1~11年,平均(7.26±1.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常规健康指导、坚持无菌操作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入院时,带领患者家属感知病房环境,使其尽快适应,消除陌生感和不安感;入院后,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疾病知识、用药、饮食等,告知检查、用药中相关注意事项;将药物过敏、防坠床跌倒、护理级别等标志张贴在病房床头;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通过一对一、开办专题讲座等方式介绍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提升患者认知,帮助其形成良好生活习惯。(2)疼痛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告知疼痛发生原因、治疗及干预措施等,利用音乐疗法、注意力分散法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主观疼痛感;注意保持病房内安静,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休息,提升睡眠质量,以缓解疼痛感。必要时给予镇痛泵或镇痛药物,密切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功能锻炼。多数脑血管疾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需制定针对性功能锻炼方案。比如协助患者保持合理体位,提升舒适度;针对肢体不舒适者,给予适当牵拉等处理,指导其适当伸展髋关节;针对侧卧位患者,指导其进行肩关节、腕关节等伸展锻炼;尽早下床活动,防止出现下肢动脉血栓,及时纠正步态及走路姿势,提升肢体灵活性和协调性。针对合并偏瘫者,进行针灸、推拿等理疗,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激活神经功能,防止肌肉萎缩。(4)饮食护理。多数脑血管疾病患者發病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故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指导其多食用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胆固醇食物,如鸡、鸭、鱼、牛肉等,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减少盐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5)心理护理。部分病情较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会增加身心痛苦,出现悲观、烦躁等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故需做好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暗示、心理调适等,交流过程中保持轻松愉快氛围,避免出现不耐烦、厌恶情绪。指导患者多进行娱乐活动,如下棋、看电视等,保持愉悦心情。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变化,包括行走、意识、生活自理等,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差[6];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包括洗漱、进食、大小便控制等,100分为满分。20分以内表示生活完全依赖,20~39分表示生活需很大帮助,40~60分表示生活需帮助,60分以上表示可自理生活[7];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脑血管及心脏血管疾病的总称,多发于中老年人,具有较高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8]。多数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如偏瘫、意识障碍、口眼歪斜等,治疗难度较大,被认为是人类的头号杀手[9-11]。在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临床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12]。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服务目的是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针对性、全面性、优质性的护理服务,能大大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果[13]。而且,优质护理强调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在切实做好相关基础性护理工作的同时,将具体护理责任落到实处,尤其重视做好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更好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14-15]。

本研究对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其中,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家属正确认识脑血管疾病,协助其调整心理状态,防止情绪过度激动,导致病情加重。而且,心理护理还能加强护患沟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疼痛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程度,提升其对疼痛的认知,避免因躯体疼痛引发过度情绪波动;在严格遵守相关禁忌证的前提下,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运动锻炼方案,使其进行适当运动锻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功能缺损;饮食护理能帮助患者充分补充营养,有利于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力和抵抗力。经由实施优质护理,一方面能促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加强护患沟通,便于营造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生活能力。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显出优质护理服务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萍,常海霞,刘刚,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脑血管病造影及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28-129.

[2]段萍.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72-73.

[3]买买提艾力· 买托合提.重症监护室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9):125-126.

[4]蓝艳.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73-74.

[5]王世玲,杨文欣,孙淑英.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OL].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9):86-87.

[6]张瑞怡.优质护理干预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49-151.

[7]蔡万兴.优质护理对行介入诊断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45-146.

[8]郭然.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44.

[9]张莹.脑血管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9):371.

[10]黄桂琴.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52-153.

[11]吴涛,张霞.家庭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71-173.

[12]邝翠枝.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J].医药前沿,2017,7(13):281-282.

[13]徐艳.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效果[J].饮食保健,2016,3(14):112-113.

[14]连娜.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8):195.

[15]张媛,李东,王静.优质护理对腦血管病致肢体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69-270.

(收稿日期:2017-11-21)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优质护理护理干预
脑血管病知多少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