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应用

2018-08-28冯志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血液透析

冯志兰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留置导管时间、CRBSI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为(35.5±5.1)d,优于对照组的(28.5±5.2)d,CRBSI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63 4,字2=4.650 0,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2.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10 0,P<0.05)。结论:临床予以血液透析患者集束化护理,对延长留置导管时间与降低CRBSI发生率均具明显优势,该法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深受临床欢迎,值得推广。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104-02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是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1-2]。该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净化患者血液以防全身中毒,临床在应用该法时通常需要留置导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血液透析并发症之一,文献[3-4]报道指出,其发病率当前呈上升趋势。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可有效确保透析质量与降低CRBSI的发生率。集束化护理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其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模式[5-6]。笔者所在医院本次对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予以了常规与集束化护理两种模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所选患者均为肾功能衰退而不得不进行替代疗法,且签署知情同意书[7]。排除存在其他脏器功能受阻者及精神阻碍者。本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7岁,平均(52.6±2.3)岁;右侧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置管分别为15、35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为28、2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0~78岁,平均(52.4±2.1)岁;右侧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置管分别为19、33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为29、23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手段,包括日常的护理,像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等。

1.2.2 观察组 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1)加强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予以血液循环护理及操作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对成绩优秀者适当奖励,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者继续予以培训,直至完全达标。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其中包括血管内置导管的使用指征、置管方法与护理手段、CRBSI等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评估等培训。(2)抓好手部卫生。护理前谨记手部卫生程序并对自己手部进行清洗消毒,与患者接触、采集血液样本或更换输液接头时要用消毒液,科室质控人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的监督,并制定相应奖惩制度以增强医护人员重视手部卫生的依从性。(3)穿刺位置的护理。在操作时候应用无屏障,实施无菌操作[8]。科学规划穿刺部位,并于置管前将患者暴露出的穿刺位置严格消毒和应用无菌布,患者锁骨下静脉为首要考虑的穿刺部位,其次考虑右侧颈内静脉,消毒范围不低于穿刺点半径的15 cm,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相关要求,穿手术衣、戴手术帽、戴手套与口罩等,注意预防相关并发症。血液透析完毕后应用5%碘伏棉球对静动脉管口分别消毒2次,用生理盐水将动静脉管腔内残余血液冲净,再注入肝素盐水或抗生素封管,盖上无菌肝素帽,无菌纱布包裹固定。(4)感染监测。透析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实时监测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对其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进行观察,若有必要可予以局部抗生素治疗。及时更换敷料,于插管位置置入无菌纱布、半透明敷料,首次更换时间为穿刺次日,以后每星期更换2次。加强导管维护,避免出现脱管、折曲、移位等问题,并做好相关维护记录。(5)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导管留置后相关事项的宣教,明确告知注意事项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确保置管局部干燥清洁;指导科学适宜的膳食安排,确保患者每天营养摄入达标,以便增强机体对抗感染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留置导管时间、CRBSI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根据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态度及行为等,以100分为满分,分数90分以上為满意,80~90分为较满意,不足8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留置导管时间及CRBSI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35.5±5.1)d,优于对照组的(28.5±5.2)d,CRBSI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2.00%,低于观察组的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衰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静脉置管属于创伤性操作,很容易因无菌操作不严格或置管不当导致发生血流感染[9-11]。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推进,置管技术已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但随之而来的CRBSI发生率也逐渐提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血管通道,但因透析时间较长而易发生CRBSI,一旦发生CRBSI,将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留置静脉导管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一种重要方法,予以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可有效避免多次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同时也可确保血液置管中的安全性与持续性。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血管通路[12]。予以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留置导管并予以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减少CRBSI发生率与获得临床护理好评。

血液透析在临床主要应用于尿毒症、肾衰竭及其各种血液性疾病的治療,该法是借助静脉导管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过滤后再予以回输的一种特殊疗法,该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与全面提升生存期生活质量,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CRBSI等相关并发症。集束化护理是循证医学与护理紧密合作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法依据临床多种因素而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让临床护理变得更具针对性、个体化、全面性与有效性。集束化护理前期注重培训,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过硬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水平,明确CRBSI发生的高危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合理选择穿刺部位、抓好手部卫生、感染监测与健康教育等。整个护理全程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实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与监测其体温与白细胞计数等;并注意加强术后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膳食安排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本次观察发现,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35.5±5.1)d,优于对照组的(28.5±5.2)d,CRBSI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82.00%,低于观察组的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予以血液透析患者集束化护理,对延长留置导管时间与降低CRBSI发生率均具明显优势,该法有利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深受临床欢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久贵.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5):85-87.

[2]王丽.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264-265.

[3]江培兰,蔡照红,吴兰.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805-1807.

[4]韦深意.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84-185.

[5]王晓君.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0):3090-3092.

[6]郑秀儿.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J].健康研究,2017,37(2):224-225.

[7]张秀峰.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3):305-306.

[8]臧二梅.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3):321.

[9]欧玉珍.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7):169-170.

[10]江桂林.万古霉素与肝素盐水混合液行血液透析导管封管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57-158.

[11]余美花,周文英,马金强.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04-2705.

[12]李旭丹.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00-201.

(收稿日期:2017-12-01)

猜你喜欢

集束化护理血液透析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