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探究

2018-08-28王溪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影响因素

王溪清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和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例,分析对患者生存时间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结果:非小细胞癌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3%、25%和12%;不同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血红蛋白含量、CA-199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KPS评分、治疗方式和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临床分期、KPS评分、治疗方式和血红蛋白水平使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可为肺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0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02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6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pathology and cytology were selected from the authors hospital,and the factors tha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atients survival time were analyzed.Result:Th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survival rates of 1,2 and 3 years were 53%,25% and 12%,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s in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KPS scores,clinical stages,treatment methods,hemoglobin levels,and CA-199 level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linical stages,KPS scores,treatment methods an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survival tim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P<0.05).Conclusion:Clinical stages,KPS scores,treatment methods an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urvival tim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and it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lung cancer.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urvival time; Influence factor

First-authors address:Anqing Naval Hospital,Anqing 246001,China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00万~130万人死于肺癌[1]。在我国肺癌也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首位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据肺癌的80%,由于对其早期难以诊断,因此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已经是Ⅲ期或者Ⅳ病变[2]。另外,不同个体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很大,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预后却各不相同。手术、放疗和化疗是肺癌治疗的三大手段,在肺癌的治疗历史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这3种方法均是局部治疗,无法控制肿瘤转移,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3-4]。有研究表明,相关因素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有关系,但对于何种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治疗效果,尚不清楚[5]。本文主要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从而为肺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6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和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6~85岁,平均(63.8±11.6)岁;鳞癌36例,腺癌18例,其他6例;根据临床分期,其中Ⅲ期19例,Ⅳ期41例。纳入标准:(1)经细胞学和病理学确诊;(2)患者病历资料完整且分期明确;(3)存在术后复发转移(以复发或者转移时间开始计时)。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理查阅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腺癌和鳞癌等)、KPS评分、临床分期(Ⅲa、Ⅲb、Ⅳ)、治疗方法(单独放疗、放疗+化疗、放疗+手术、化疗+手术)。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血清乳酸脱氢酶、血小板数目、癌胚抗原(CEA)和CA-199等指标。患者的死亡判定以病例记录和死亡通知书日期为准。

1.3 統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筛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率

6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3%(32/60)、25%(15/60)和12%(7/60)。

2.2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通过对结果统计分析得出,不同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血红蛋白含量、CA-199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血小板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对患者生存时间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分析得出,临床分期、KPS评分、治疗方式和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生存时间较短[6]。众多研究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个体因素、肿瘤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7-8],因此本次研究对11项有可能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表明,6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3%、25%和12%,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10]。通过对结果统计分析得出,不同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血红蛋白含量、CA-199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血小板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对患者生存时间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筛选得出,临床分期、KPS评分、治疗方式和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KPS主要反应患者的生活自理状况,主要显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KPS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11]。治疗方式与临床分期这两项因素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Ⅲa和部分Ⅲb患者未发生远处转移,对于该部分患者采用化疗和放疗在缩小病灶后进行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而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根据患者自身生理状况,选择化疗和姑息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12]。血红蛋白是体内运载氧的载体,因此血红蛋白含量与患者生存率具有紧密关系[13]。

综上所述,临床分期、KPS评分、治疗方式和血红蛋白水平使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参考文献

[1]石远凯,孙燕,于金明,等.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1):1-15.

[2]宋勇,杨雯.2014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10-15.

[3]齐元富,李秀荣,李慧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优化方案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1):2567-2569.

[4]魏娜,杨芳,王东,等.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5,24(7):91-92.

[5]石文波,曹华,冉瑞智,等.生物免疫疗法联合放化疗应用于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18-21.

[6]吴家园,万崇华,胡利人,等.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5,53(13):2049-2052.

[7]宋勇,杨雯.2014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10-15.

[8] Brahmer J,Reckamp K L,Baas P,et al.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Squamous-Cel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15,373(2):123-135.

[9]任守雷,朱鹏飞,孙文俏,等.经皮微波热消融疗法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59(28):96-98.

[10] Soon Y Y, Stockler M R, Askie L M, et al. Duration of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6, 27(20):3277-3283.

[11] Pisters K M.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of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Respir Care Clin N Am,2003,9(2):191-205.

[12]朴今花,李哲勇,宁莉.血红蛋白浓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71-72.

(收稿日期:2017-11-07)

猜你喜欢

非小细胞肺癌影响因素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联合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