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国高校赴外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8-08-28于昕博

求知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

于昕博

摘 要:当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全国各高校兴起了选派优秀学生到其他国家高校交换学习的浪潮。由于赴外交流學生团体的特殊性,以及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同文化的冲击,研究如何开展中国高校赴外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高校赴外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开展中国高校赴外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性的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一方面,赴外交流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普遍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的是整个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另一方面,赴外交流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部分学生作为国内优秀代表派遣到国外,是国家未来的人才,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要担负起搭建和国外优秀学生代表交流的桥梁,时刻代表中国形象,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但是,近年,赴外交流学习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是为躲避国内学习压力,自费到国外学习,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中,政治立场的坚定性还不够,所以从赴外交流学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看,针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现如今,国际环境复杂多样,赴外交流生要重新适应国外的新鲜环境、文化、语言文字,同时对国外相对自由的环境,有些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生活懒散,学习不够认真。加上国外有一定反华势力利用网络对对外交流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侵蚀,煽动大学生参与邪教、发展为间谍等。高校对外交流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这一群体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3.对赴外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具有一定空白性

近几年,对外交流学生由公费逐步演化成公费、半公费半自费、全自费三种模式,导致对外交流学生的素质有所差别。学生出国对外交流,学校相对疏忽了对学生的管理,并且国外的一些院校对对外交流学生也仅仅是学习上的管理,有的甚至只是把吸纳国外留学生作为一项增加学校收入的方式之一。赴外交流学生处在了一种两不管的境地中,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二、开展中国高校赴外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1.派出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督促学生学好异国语言,尊重该国的民族和风俗习惯,知晓异国法律法规。其次,赴外交流学生在相互尊重彼此国家的民族习惯下,还要担负起宣传中国文化,搭起中国高等院校与国外高等院校交流平台的使命,所以在赴外之前,可以学习书法、古筝、武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才艺,用作同国外优秀大学生交流的特色方式。最后,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中国大学生在外留学期间,有很多反华势力对其进行不良思想的渗透,并且国外网络监管不够严格,会有一些宣传暴力和恐怖信息的网络平台,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派遣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赴外交流学生到达国外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绝对”自由,离开了父母的羽翼,并且国内几乎没有专门派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辅导员。所以学生在异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空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停歇,高校辅导员教师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其守护国家秘密安全的意识。

三、开展中国高校赴外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性的意义

中国高等院校赴外交流学生是国内高校和中国大学生的“形象代言人”,时刻代表着新时代大学生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国内高校的教育水平。怎样能够使赴外交流学生在宣传我国文化和维护我国形象的同时,保障自身在异国他乡能够身心健康快乐地成才,这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姚 明,赵 诤.中国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东南亚纵横,2006(5).

[2]陶春丽.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