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解读

2018-08-23

教育·综合视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素质核心

关键词解读

核心素养,从词义上看必须是“核心”的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而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学生发展需要核心素养,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也需要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与道德,由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构成。

新闻背景

有人作过调查:一名大一学生,高考的数学成绩是120分;在其入学后,重新让他做6个月前的高考数学试卷,得分只有80分。为什么同一份试卷,同一个人测试,成绩却如此悬殊?

大多数人會说:这很正常,忘了呗!“忘了”两个字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我们是靠记忆来获取知识的。爱因斯坦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的东西。”遗忘的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剩下的就是能力和素养。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现状所反映的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提升人的素养,而不是掌握知识本身。

应试教育也培养了一些素养,但这些素养都是低级素养,在新的世界大势下没有竞争力。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部分学校由于过度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足,各级各类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异化而不是人的解放,学生素质不能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要求、不能满足国际竞争的要求。

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是,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工具、媒介、手段、材料的知识反倒变成了教学的目的,知识被绝对化、神圣化,教育成为“为了知识的教育”,而能力和素养却被弱化、被边缘化了,有知识没能力缺素养成为我们教学最突出、最致命的问题。从教育思想的角度讲,我们要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成“通过知识获得教育”,知识是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文化资源和精神养料。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呢?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学科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简单的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不能形成素养。学科活动意味着对学科知识的加工、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化、转化、升华。本次高中课标修订用“学科活动”统整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方式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强化学科教学的学科性,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2016年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范围会有一定的甚至相当多的共性,如对信息素养的要求;但因为国情差异,特别是各国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同,核心素养的厘定和培育也需要有内容差异和程度差异。就我国而言,有两个核心素养必须大力强调:其中一个就是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最大的短板是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够,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我们的教育是在培养“会考试的人”,而不是“会创造的人”。

本来点评

纵观改革开放近40年,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国从一个低收入的计划经济步入中等收入的市场经济。未来30年的发展,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特别是从知识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培育创造性人才,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显然,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能力和品格。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素质核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