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探索

2018-08-23杨光

东方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素质教育

杨光

摘要:在小学阶段,实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学校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收到较好成效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问题。要想在小学课堂上实施并开展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在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后,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一些途径来强化素质教育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课堂;素质教育;教学对象

一、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说,素质教育已经在每个学校的教学理念上有了坚实的基础了。素质教育是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注重发展人的个性为主要特征,以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高素质,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没有高素质,就没有人与人的尊重。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基础抓起,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就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起点。

纵观目前的素质教育总体情况,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学校、老师、家长都在关注素质教育,但是在运用素质教育这一块还有明显的不足。学生的考试压力比较大,课业负担比较重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发挥。

二、小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1、突出三种训练方式

一是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进行训练。人们生活是有着一定的习惯的,习惯一旦形成了,有时是很难去改变的。小学阶段,给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所以,给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成为了小学教育课堂课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了。在学校期间,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习惯是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做的,例如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习惯,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等等。要让学生树立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帮助他们进行习惯训练,从而养成良好习惯。二是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学习基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非常重要,但是除了学习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训练。小学生可能对思维方面的认识还不成熟,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例如现在的教学强调发散性思维,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后,要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能够通过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外的一些知识点,将所学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进行不断的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正确的运用。教师和家长要针对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不同的培养,让小学生在无形之中就运用起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三是对学生在掌握技能方面进行突出训练。学生掌握技能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在课堂上掌握相关的技能是最重要方式。因为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习,而且在课堂上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这三种训练方式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无論是行为习惯、思维还是技能,都是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的。老师和家长要综合运用这三种训练方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2、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尤其在小学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指挥者,指导着学生进行着学习和活动。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也有的人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因为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就要如何学习。这样的说法比较片面,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非常大,但是要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将知识更好地交给学生。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做一些调整,以前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当然课堂上的教学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可以改变一些教学的方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间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开动脑筋;也可以“互换角色”,让学生上讲台,给大家讲课,等等,从而活跃课堂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内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推导,就某一个问题,和学生一起推敲。老师教出来的内容和学生自己推导出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另外,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尽量不要采用留大量作业、经常考试的方式,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地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点单”,这样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变到主动地学习。

(2)教学的对象要发生改变。有人认为,教学对象是学生,如何去改变。当然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但是在很多学校里面,教师教学的主要对象是成绩好的学生。由于教学任务的驱动,有的教师为了赶上教学的进度和速度,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地偏向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考虑得不多。其实教师应该对成绩好的学生以及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分析。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而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在找到原因后,针对不同的情况,就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另外,在班级里面,绝大部分属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好不坏”。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上,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的教学要针对所有学生,对于成绩比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格外照顾,帮他们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给他们耐心讲解的同时,做一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度过学习的难关。

(3)课堂作业以及课后练习要发生改变。很多小学生对作业感到是一种包袱。其实教师给学生留作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作业、课后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往往没有收到效果。一方面让学生在心理上有负担,对强化并巩固知识点作用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同,抑制了优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为此,作业练习必须由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要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和稍变化的习题,也要有一些综合练习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但不要过于繁难。练习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唐凤岗.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法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24)

[2]寇秋波,张志艳. 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19)

[3]赵伟. 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9)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小学课堂教育的情境教学法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浅谈将游戏引入计算机课堂的意义及建议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