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中的南风效应启示

2018-08-23贾万莉

东方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南风北风大衣

贾万莉

她叫晓丹,14岁,九年级学生,性格外向,活泼,在班上能团结同学,成绩在班上前10名以前,当我向她了解是否被老师用暴力语言伤害过,他回答说:有,于是她向叙述了在八年级时上数学课上的一件事,因为分在快班(我们又称尖子班),上课时老师们都觉得我们很聪明,有一天早上上数学课,因为没听懂,小声的与同学低估了几句,被老师发现,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开口就骂,有些同学不要以为你老实聪明,以为你不听都懂,我就看不惯你不把老师放眼里的样子,有本事你就别来上我的课,说实在的当时很委屈,很想解释自己刚才的行为,但老师犀利的霸道的样子,让我内心产生了畏惧,不敢说了,心里突然憎恶起这老师来,怎么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人呢?对他教的学科也觉得兴趣不浓了。我问她,你会一直记恨这老师吗?她说:记恨谈不上,但上他的课学习激情没了,感受不到老师鼓励的目光,我又问她:你觉得老师咋处理你能接受呢?她笑笑说:倘若老师能下课单独跟我交流,给我一个机会解释,我会反省自己的行为,我会更认真,听完学生的叙述,我沉默了半天,我在思考身为教师,我们的语言可以毁灭一群娇艳欲滴的鲜花,也可以和风细雨让鲜花开得更娇艳,“南风”效应也叫做“温暖”效应,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比赛结果是南风获胜,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的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被称作“南风效应”。“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你大声训斥学生,甚至体罚,会使你“学生的大衣裹得更紧”;采用和风细雨式的“南风效应”的教育方法,你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则要求教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时刻以学生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还有一例子:他叫小红,九年级后进生,开学第二周才来的,性格有些内向,腼腆,与同学能顺畅交流,在班上有铁哥们,不愿与老师交流,但有点调皮捣蛋,甚至有时爱耍小聪明, 趁老师不注意搞些小动作,当老师发现时他就装样,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说实在的,看到这种情况,我经常出口就骂,而且经常换做方言骂他,起初,他还听,后来他直接无视我的存在,我很生气,有一次,我单个把他叫到办公室,了解他情况,并和风细雨的给他讲道理,他想通了上课时不再抵触,而且认真听课了。教育这类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差生”,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觉得用“严厉”的方法十有八九是会失败的,因为这些“差生”身上的许多不良习惯,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能让你教育一两次,砍他“三板斧”即能凑效的?要说“严厉”,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哪种批评,哪种整治没经历过,说不定他们在学校几年所经历的“批斗”,比教师一辈子还要多呢!因此用通常“整治”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尽管表现有些“差”,但他们要求进步的愿望还是有的,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是人类的一般心理。只是他们的“外壳”比较坚硬,“严厉”而简单的教育方法难以穿透,而用表扬的方法,一两次也不易感化他们。因此教育这类学生,千万别指望自己的感情投资马上得到回报,而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采取长线投资,暖风长吹,金石一定为开。

教书生涯十几年,通过不断的总结,教育学生,鲁莽,粗俗的语言换来的都是暂时的学生的宁静,要让他们内心真正接受,我认为与学生相处还是多运用南风效应,因此,运用“南风效应”时,个人认为要注意几个要点:

一、要真诚鼓励,不要虚假表扬

“感人心者莫乎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人性化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为上激励学生。我们老师也可以适当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上的各种问题。试着用“徐徐的南风”去吹拂我们的学生,触及他们的心灵,努力让我的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瑟瑟的北风”只能激起学生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规范其言行,也不利维护其身心。

“差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是没有得到过表扬,而是他们觉得有时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不真实。同样一件事,有时“好生”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差生”反而受到老师的一种夸张的表扬,这在“差生”看来,是老师对他们的另一种歧视。其实这类学生心理最需要的是老师把他们放在一个集体中,然后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平等对待,而不是着意的关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差生”要多给予鼓励,而不要动不动就给廉价的表扬。比如“差生”做了一些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可用“你下次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的语句,而不用“你做得真好”这种过分的表扬语言。

二、要“南风”长吹,不要浅尝辄止

“南风效应”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微风细雨”胜过“狂风暴雨”。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教师更应该试试使用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刮起来缺乏力度,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差生”易反复,这是教育中最一般的规律。因此,教育“差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一种平常的心态。“差生”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习惯,都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因此他们不仅对教育中的“寒风”有很强的抵抗力,就是对“暖风”也有一定的麻木性与“不理症”。教师如果不了解“差生”的这些特点,就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转差”工作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投入那么多的情感了,却得不到“差生”相应的回报,连一点转好的迹象都没有。其实“转差”工作,与其它的所有事情一样,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和量时,事物的质是不起变化的。因此要使“差生”出现变化,教师一定要有一种耐心,保持“南风”长吹不停。只要这样,“转差”工作一定会取得你预期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但只要你不放弃信念,成功总是不远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它不可能无能。

总之,面对学生,我们应对他们多一份信任和尊重,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多一些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学会自省,学会成长。北风固然凶猛,但结果事与愿违;南风虽然徐徐,却往往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南风北风大衣
知了的大衣
南风颂
一周天气预报
不怕冷的大衣
穿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
诡异的偷蛋贼
现代透视眼
北风和太阳
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