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

2018-08-23史高嫣郑元杨惠欣安雪玲王俊香常志娟

东方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幸福观高职大学生

史高嫣 郑元 杨惠欣 安雪玲 王俊香 常志娟

摘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于大学生幸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进一步提升幸福观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目标。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为实现幸福而努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幸福的追求。习近平就曾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1]而幸福观作为人类对于幸福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对人们感受幸福和选择追求幸福的方式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职大学生开展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正确的幸福观对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而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大学生的幸福观状况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教育是幸福观的重要形成因素之一,能够对人们的幸福观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中,幸福观教育对幸福观的影响最为显著。大学生作为刚刚成年,社会实践较少的群体,他们的幸福观尚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开展幸福观教育,有助于他们纠正幸福观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为全面的技术型人才。

二、当前高职院校幸福观教育的主要问题

尽管国内各高职院校都或多或少开展了一些幸福观的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对幸福观教育的重视不够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对开展幸福观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学校的教学理念还大多停留在传统阶段,片面注重学生对于职业技能的掌握,没有充分认识到幸福观对于改善学生幸福感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教师和辅导员普遍缺乏对幸福观进行专门理论研究和对学生幸福观状况的了解。大多高职院校不仅在课上很少安排有关幸福的教学内容,在课外也缺少培育正确幸福观的活动。幸福观教育的缺乏必然影响到高职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

2.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高职院校的幸福观教育大多是通过思政课来进行。而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普遍存在所讲内容过于强调理论,一味追求高大上,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的问题,幸福观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幸福观往往过于抽象,不够生动形象,难以引起对学生的共鸣,并且缺乏对不同类型个体的细化,无法得到学生的完全认同。

三、提升高职院校幸福观教育水平的建议

由于大学生已经对幸福有了一定的个人理解,所以纠他们正原有幸福观或完善自己的幸福观并非易事,需要学校进行不断的努力。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幸福观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幸福观教育的质量。

1.加强教辅人员对幸福观的理论和研究

教师和辅导员对幸福观的认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幸福观教育的效果,是幸福观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学校要努力改变教辅人员对幸福认识模糊,对学生的幸福观状况缺少足够了解的现状。因此,高职院校应增加对教师和辅导员的对幸福观的培训和学习,鼓励进行相关研究,提升他们的相关知识储备和对幸福的理解。同时,学校应该多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来掌握学生们的实际幸福观状况,从而为幸福观教育提供充分的依据,使幸福观教育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能够解決学生们在幸福观中所存在的问题。

2.增加幸福观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

学校不仅要保证幸福观教育在思政课上占有合理的比例,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一些课程中适当穿插幸福观的内容。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选修课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树立幸福观。

只靠课堂学习难以让学生们完全重视对幸福观的培养。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通过在活动的体验来更好的明白什么是幸福,如何去追求幸福。活动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来,让活动更加易于被学生们接受。学校要对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硬件方面的支持,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3.内容的选取要结合时代特色和个人特点

在开展幸福观教育中所选取的内容能否让学生乐于接受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选取内容时,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幸福观的基本要求,强调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高职大学生对理论性内容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要积极结合时代特色,让选取的内容更为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形象具体,实现良好的互动。在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时可以多借鉴深受学生们喜爱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包含的内容众多,类型多样,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包罗万象[2]。从中如此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中挑选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思想性内容,会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将提升学生幸福感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

幸福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目标,是“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应当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目标。学生的幸福感和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幸福感的增强可以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升教育的质量,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高职院校只有注重学生的幸福感,把它当做学校发展的重要理念,形成浓厚的幸福校园文化,才能真正给予幸福观教育应有的重视。而开展幸福教育也是改善学生幸福感,培养学生正确幸福观,让学生合理的去完善自己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幸福观教育对于高职大学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学校引起足够重视。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更为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幸福观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为实现个人的幸福和“中国梦”提供更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李端阳.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功用及其实现[J],(学理论),2013(8):261-262.

猜你喜欢

幸福观高职大学生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大学生就业趋势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略谈资产阶级幸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