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5例

2018-08-23胡艳丽

中医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阳陵泉超短波张口

胡艳丽

(河南宏力医院康复科,河南 长垣 453400)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指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运动障碍、关节区弹响,颞下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处疼痛,张口困难,甚至进食困难,不敢咀嚼硬物等,多为单侧患病,有时双侧均患病,影响患者生活。2013年9月-2016年3月,笔者采用电针结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5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69例河南宏力医院康复科门诊及外院口腔科转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4年。对照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3.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口腔颌面外科学》[1]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运动障碍、颞下颌关节周围疼痛、不同程度张口困难、颞颌关节弹响(4个症状可单个出现,也可同时存在);颞颌关节张口位X线平片未显示骨质破坏。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患者,并自愿接受治疗。

3.2 排除病例标准

除外经X线检查提示肿瘤、结核、关节损伤及颞颌狭窄的患者,除外器质性病变、精神病变、造血系统疾病及严重心脑肾等脏器器质性变的患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采用五官DL-CII型超短波治疗仪(汕头市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BA080197,输出功率为40 W,工作频率为43 MHz,电流强度为80 mA)电极片正对颞颌关节,与颞颌关节表面平行,投照时间为15 min,1 d 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主穴:患侧听宫、翳风、下关、颊车、阿是穴,双侧合谷、双侧阳陵泉。配穴:肝郁气滞者,加太冲;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处常规消毒,听宫、翳风、下关、颊车、阿是穴采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25 mm的无菌针灸针,双侧合谷、阳陵泉、太冲、足三里采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40 mm的无菌针灸针(北京科苑达医疗用品厂制造, YZB/京0747-2012),先针刺双侧合谷穴,采用指切进针法进针,提插捻转泻法行针,边行针边嘱患者张口练习,约3 min,再针刺余穴,均采用指切进针法进针,听宫、翳风、下关、颊车、阿是穴、阳陵泉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太冲用捻转泻法,足三里用提插补法。针刺得气后以下关、听宫为1组,接华佗牌SDZ-II型电子针疗仪,输出电压9 V,电流强度1.5 mA;连续脉冲波频率1.45 Hz,每次留针30 min,1 d 1次,。两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为1 d。均嘱患者回去后自行热敷患处,并且避免进食生冷热及较硬的食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1]的标准。治愈: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颞颌关节功能正常,开口度正常,弹响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关节区无压痛。显效:主、客观症状基本消失,开口度接近正常,仅有轻微弹响或张大口有不适感。有效:主、客观症状均有好转,但未能全部消失。无效:主、客观症状与治疗前无改变或加重。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0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疗效对比

7.2 两组复发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愈患者复发率对比

8 病案举例

患者,女,36岁,2013年11月2日初诊。主诉:双侧颞下颌关节处疼痛,张口受限2年,加重1个月。现症见双侧颞颌关节处疼痛、张口受限,舌红苔黄,双脉弦滑。曾就诊于本院口腔科,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1个月前加重。查体:双侧颞下颌关节处无红肿,张口约1横指,双侧下关穴处压痛阳性,左侧疼痛重于右侧,双侧颞下颌关节可触及弹响,颞颌关节张口位X线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左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中医诊断:筋伤,证属肝郁气滞。治宜舒筋通络,疏肝解郁。给予针刺治疗,主穴:双侧合谷穴,患侧听宫、下关、颊车、翳风、太冲、阳陵泉。操作方法:合谷穴边行针边嘱患者做张口闭口动作,约3 min,再针刺听宫、下关、颊车、翳风、太冲、阳陵泉,针刺得气后以下关、听宫为组穴通电,留针30 min,起针后双侧颞颌关节处超短波治疗,1 d 1次。治疗2次后,疼痛减轻,张口功能稍改善;10次后疼痛消失,左颞下颌关节功能正常,无不适感。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9 讨 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其次为30~40岁。本病的发病机制西医学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多因素发病,精神过度紧张、关节负荷过重、关节局部损伤、关节区受寒冷刺激等均可导致。西医多给予解热镇痛药物,但效果不明显。本病属中医学“痹证”“筋伤”的范畴。由于情志、饮食、创伤及关节本身原因等因素使得机体正气不固,营卫失和,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导致颞下颌关节部位气血瘀滞,经络受阻,久之,关节周围筋脉失养、活动不利,从而表现为疼痛、弹响、活动受限等症状[2]。治疗原则为调和气血、舒筋活络。本研究以近部取穴为主,辅以远道取穴,旨在疏通面颊部经气,调和气血。 听宫、下关、颊车、翳风属局部取穴。下关、颊车为足阳明胃经穴,足阳明胃经乃多气多血之经。《针灸甲乙经》记载有:“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嚼,颊车主之。”《针灸大成》也有颊车“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下关穴、颊车穴有通经活络、开关止痛之功效[3]。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为此症的必选穴。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针灸大成》云其“主耳鸣耳聋,口眼涡斜,脱颌颊肿,口禁不开,不能言”。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无固定位置。以病情论阿是,当疾病发生时,人体某一部分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滞,古语有云:“通则不痛。”针刺该穴对疾病往往有奇效,但此病阿是穴可能与经穴重合,许多患者在下关、颊车或听宫穴处明显压痛。合谷、阳陵泉属远处取穴,“面口合谷收”“筋会阳陵泉”,故选此2穴。肝郁气滞者加太冲,以舒肝理气;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补益中气。电针有调节人体神经功能的作用,电流的波形、频率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选用低频的连续波的密波,能降低神经的应激功能,常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的痉挛[4],故选取下关、听宫二穴通电可提高治疗效果。超短波疗法是利用特定波长、频率的电磁场进行治疗。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患者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能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加强组织新陈代谢,降低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抑菌、消炎、消肿、镇痛、解痉的作用。故电针配合超短波治疗能够达到协同镇痛作用,使止痛作用更加持久,较单纯超短波治疗效果更佳。

本观察结果表明:电针加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炎,易于操作,疗效显著,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猜你喜欢

阳陵泉超短波张口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解你难言之隐按摩妙穴少女痛经不痛
超短波在TMD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仰天大笑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针刺阳陵泉治手臂筋急1则
“满血复活”常按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