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防御机制的追踪研究

2018-08-20王秋蕴王乃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心理弹性高中生

王秋蕴 王乃弋

〔摘要〕为探究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防御机制的跨时间稳定性,选取北京市三所中学进行问卷施测。2016年5月,测查了高一、高二年级的887名学生;2017年5月,对这些被试再次施测,被试流失后剩余591人。对两次测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心理弹性各项指标测验中,目标专注分、情绪控制分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总分、积极认知分、家庭支持分和人际支持分两年间的差异较大。(2)心理弹性在总分、家庭支持分、人际支持分上,前测分数高于后测,但在积极认知分上显著升高。(3)高中生在追踪前后,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使用并没有较大变化,而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明显增多。结论:高中生在心理弹性和防御机制的一些指标中表现出了跨时间的稳定性,而多数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生活压力事件(学业压力)造成的。因此建议高中生在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层面系统提高心理弹性,习得成熟防御方式。

〔关键词〕心理弹性;防御机制;追踪研究;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1-0009-04

一、问题提出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心理弹性是人类为了面对和解决生存困境, 通过不断进化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具体由个体力(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支持力(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两部分组成[1]。

国内研究者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弹性与其性别、地区、年级特点、学业水平均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弹性对学业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水平优秀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学业不良者[2-3]。当前我国的高中生面临着学习、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4],处于群体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阶段,因此对其心理弹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目前的研究多是通过探究心理弹性形成机制来建立理论模型,如系统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层次模型、心理弹性框架等。许多实证研究将高中生的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稳定的一种心理品质[5-6]。因此有必要开展心理弹性的纵向探究。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由S.Freud提出来的,是其人格构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人的深层次的、潜意识的内在心理机制[7]。A.Freud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S.Freud关于防御机制的概念,很快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随着防御机制概念的进一步扩展,有学者认为防御机制不仅与精神内部情景相连,也包含了与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8]。

防御机制存在的普遍性以及在缓和内心冲突痛苦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早在二十年前,就有研究者对防御机制的年龄、性别、文化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三者对被试防御机制的使用均有一定影响[9]。而后,又出现了对高中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10],学生使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更有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11]。本研究旨在通过两年的追踪研究,探究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防御机制的发展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抽取北京市三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测查了高一、高二年级的887名学生,平均年龄为15.65岁;2017年5月对这些被试再次施测,这时他们已经分别升入高二、高三年级,由于被试部分流失,有效被试共591人,其中男生301人,女生290人。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本研究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12]改編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主要用于测量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共27个项目。有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维度。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5,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强。

2.防御方式问卷

防御方式问卷(DSQ)是由M.Bond[13]编制的一种自评问卷,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修订。本研究采用的是最后一次修订的问卷。该问卷分为四个因子——成熟防御方式、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共88个题目,每个题目采用1~9级评分方法(即从“完全反对”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9分。此问卷的目的是收集较完整的防御机制资料,它适用于正常人及各种精神障碍者。

(三)实验设计和程序

在实验前向被试说明隐私保密原则并取得被试本人和被试班主任的同意。2016年5月,到北京三所中学共14个班级分别发放“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并回收。2017年5月,向同一批被试发放同样的问卷。在统一指导语的基础上按班对学生进行集体测试,被试独立答题,当场收回答卷,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心理弹性各项分数的前后两年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在总分、情绪控制分、家庭支持分和人际支持分上,第一年高于第二年。在目标专注分、积极认知分上,第一年低于第二年。两年对比的心理弹性总分、积极认知分、家庭支持分和人际支持分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目标专注分、情绪控制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两年的测试结果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二)防御类型各项分数的前后两年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防御机制,第二年的得分均高于第一年。两年对比中不成熟防御机制类型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前后测试结果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四、讨论

(一)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防御机制的纵向研究

本研究考察了高中生被试心理弹性在两年中各项指标的变化,研究发现,目标专注维度、情绪控制维度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目标专注得分提高,情绪控制得分降低。表明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对目标更加专注,但由于学业压力增大,情绪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心理弹性的总分、积极认知维度、家庭支持维度和人际支持维度两年间的差异显著。在总分、家庭支持分、人际支持分上,第一年的分数高于第二年,也就是说,被试在这些项上得分有所下降。因此,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弹性,需要增强家庭支持和人际支持。有研究表明,增加社会支持,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并对青少年的情绪行为问题具有预防作用[14]。在积极认知上,第一年的分数明显低于第二年,表明高中生自我调节能力日益成熟。国内研究者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且回归效应显著,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13]。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的心理弹性大多数方面的指标有所下降呢?研究者认为是生活事件造成的。原高一、高二的被试现已升入了高二、高三,学业压力变大,家长施加的压力增大,人际关系也有可能因此变得紧张。所以心理弹性多数指标较之一年前有所下降。同样,由于学业压力增大,被试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使用并没有较大变化,而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明显增多。因此在高一、高二阶段需要开展系列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让他们学习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

(二)高中生心理弹性和防御机制的干预意见

心理弹性是与压力、挫折、创伤等词语联系比较紧密的概念,而目前,接近二分之一的青少年报告在家里或学校应对压力时感到困难。这些压力源包括重大的生活变动(如父母离婚、转学、家庭中某成员突然患重病、不断的家庭冲突)以及日复一日的激烈争战和竞争等(如学校考试、被同学取笑、与兄弟姐妹和父母争辩)[14]。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青少年可能使用不同的防御机制,而自尊、内部控制源、人格特质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对压力的反应。同样,心理弹性也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应对压力时所采用的方法,并且与他们的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有关。本研究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提供干预意见。

1.学生通过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来建立积极认知

个体的心理素质包括个体内在的、有助于克服逆境并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Benard总结了心理弹性的内在保护因素:(1)自尊和自主性,指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包括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和自知力;(2)社会胜任力,指有效的与人交流的能力,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回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目标和有价值感,指相信自己的生活是独特而且有意义的,包含两个维度:乐观,有目标和对生活的渴望。

这三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人首先要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接纳自我,拥有自信心,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有稳定的内部心理力量支点。然后,通过健康的自我与他人的联结产生积极的人际关系,并且从人际关系中得到外界支持。最后,经过两者横向的相互作用得到整合,个体产生纵向的“目标感”,对未来有所期望。

2.学校通过开展干预性团体辅导来守卫精神免疫系统

伯纳诺教授将“心理弹性”比作一种精神上的免疫系统,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培养个体的积极情感、个人投入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受训者通过参与团体辅导的经历和体验,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信念和期望等,能够学会并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并且自愿与他人分享力量与价值感。

3.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家庭支持

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对发展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尤为重要。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和抚养者亲密的关系、父母给予的温暖鼓励和帮助都与他们的心理弹性密切相关。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也是一个关键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发现,高亲密感的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有助于为孩子营造一种安全的家庭氛围,提供家庭支持,提高孩子面对不利事件的心理弹性。而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惯用成熟的防御方式(升华、压抑和幽默),减少不成熟防御方式(投射、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躯体化)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和期望)的使用。

4.社会通过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健全完善的社会体系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提高高中生心理弹性。社区通过举办活动和讲座,来树立亲子关系典范。学校、家庭、社区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环境,周围的社会物质文化环境,如邻里、宗教和社区都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欣,陈旭.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09,29(5):18-21.

[2]葛广昱,余嘉元,安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5-118.

[3]蒋玉涵,李义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57-1360.

[4]郝传慧,雷雳.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J].中国青年研究,2007(1):72-75.

[5]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3):149-152.

[6]楊欣,陈旭.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09,29(5):19-21.

[7] S. Freud. 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se in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Freud[M]. London Hogarth Press,1964.

[8] Freud. A.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M]. London Hogarth Press,1973.

[9]王大华.防御机制的年龄、性别与文化差异[J].心理科学,1998(21):131-139.

[10]全东明,刘珍妮,李东石.不同心理健康水平高中生的防御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27-328.

[11]梁军林,李东石.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146-147.

[12]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 40(8):902-912.

[13] Cramer P. Evidence for changes in Childrens Use of Defense Mechanism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7,65(2):233-234.

[14]孙仕秀,关影红.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14-11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心理弹性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分析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