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48例新疆地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2018-08-15由淑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自理慢性病

蒋 红 何 雯 由淑萍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目前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日常生活能力是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客观指标之一〔2〕。本研究探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2015年2~7月新疆乌鲁木齐市94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排除存在严重疾病或言语障碍不能配合者,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8份(86.18%)。 年龄60~95岁,平均(71±7)岁;不同民族、年龄、职业性质、是否患有慢性病及婚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年人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采取入户访谈与集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现场发放问卷、指导填写、现场回收问卷,以确保填写的质量与回收率。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功能状况等。 功能状况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共14项,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6项: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共8项: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每项指标均按四级评分,无困难、有些困难、需要帮助、根本无法做 1~4分。 总分≤14 分为完全正常,>14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单项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凡有2项或以上≥3分或总分≥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2〕。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自理能力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以是否能自理为自变量,以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是否患病等影响因素为因变量,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性质及是否患病对老年人是否能够自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010,F=9.755,P<0.05),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n(%),n=948〕

表2 老年人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日常生活能力反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3〕。本研究结果与章美娟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老年人身体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退化,同时受到孤独、失落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自身与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患某种躯体和心理疾病。另外,本研究结果与周云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中维吾尔族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最好,可能与其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患病率也越来越高,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组织功能不断退化有关。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自理能力明显比未患病的自理能力差,可能有些慢性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能力。而从事体力劳动者的自理能力比从事脑力劳动者的自理能力差,可能是从事脑力劳动者有较强的自我防病与保健意识,能够通过较广泛的途径获得良好的生活习惯、疾病状况的知识,其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健康方面的帮助。在婚姻状况方面,老伴健在的家庭自理能力相对于其他家庭类型较好,可能与老年人在一起生活多年,彼此非常了解,相互关心和鼓励,并彼此相互照顾的原因有关。在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方面,本文结果与肖杰〔6〕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调查的地点和样本量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结果提示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性质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等方面的因素,帮助老年人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的情绪,最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自理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我是自理小能手》说课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我会“自理”啦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喵星人”占领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