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8-08-15梁祥文谢文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趋化单核细胞半胱氨酸

梁祥文 李 平 刘 明 谢文超 姚 光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饮食习惯西方化,冠状动脉疾病(CAD)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心血管内科最为常见的急症,也是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我国每年新发ACS患者高达上百万,是威胁国人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2〕。ACS未经及时诊断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探寻诊断ACS的血清学标志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近年来文献报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对单核细胞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MCP-1与老年AC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作为血清学标志物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收治的老年ACS患者75例和同期健康查体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75例老年ACS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5~80岁;②符合ACS诊断标准;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ACS诊断不明确者;②急性感染患者;③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④脑卒中患者;⑤恶性肿瘤患者。各组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临床特征基本情况(n)

1.2仪器与试剂 人MCP-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通蔚生物有限公司;人心肌肌钙蛋白(cTn)I分析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购自美国贝克曼公司。

1.3标本采集和MCP-1、cTnI检测 ACS患者住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6 ml,健康体检者门诊空腹取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检测血清MCP-1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浓度,所有检测方法按仪器和试剂盒说明操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MCP-1与cTnI相关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回归曲线,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依据贝叶斯定理计算MCP-1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

2 结 果

2.1各组血清MCP-1水平比较 对照组MCP-1为(98.6±10.3)pg/ml,SAP组为(110.6±11.5)pg/ml,UAP组为(149.8 ±12.7)pg/ml,AMI组为(162.3 ±13.4)pg/ml。ACS组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显著高于SAP组和不UAP组(P<0.05)。

2.2血清MCP-1与cTnI相关性 老年ACS组血清MCP-1与cTnI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P<0.05)。

2.3MCP-1诊断ACS的临床应用价值 以血清MCP-1参考,根据贝叶斯定理绘制ROC曲线,并确定最佳截断值为111.23 pg/ml,该截断值下的诊断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73.6%,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P<0.05)。

3 讨 论

AC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状血管血流减少、该血管供血的心肌组织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4〕。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平均寿命增加,饮食习惯逐渐西方化,ACS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5〕。老年ACS未经及时诊断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探寻诊断老年ACS的血清学标志物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趋化性细胞因子 chemokine是一个蛋白质家族,由十余种结构有较大同源性、分子量多为8~10 kD的蛋白组成〔6,7〕。这些蛋白在氨基端多含有1~2个半胱氨酸。根据半胱氨酸的排列方式,将趋化性细胞因子分为亚家族。2个半胱氨酸按Cys-X-Cys(半胱氨酸-任-氨基酸-半胱氨酸)方式排列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属α亚家族,也称CXC趋化性细胞因子;以Cys-Cys方式排列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属β亚家族,也称CC趋化性细胞因子〔8〕。氨基端只有一个半胱氨酸的趋化性细胞因子称γ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也称C趋化性细胞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由白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激活活性。MCP-1是β亚家族的代表,可趋化单核细胞。近年研究显示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等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9〕。已有研究报道,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最主要的验证细胞,而单核细胞黏附并迁移如血管内皮形成泡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基本病变〔10,11〕。MCP-1对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能够诱导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进入血管内皮,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本研究表明MCP-1可能参与了ACS发生、发展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果与苏林丘等〔12〕的结论一致。同时本研究还提示MCP-1诊断A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潜在的ACS血清学标志物。但本研究纳入的每组病例数相对较少,且所有病例来自同一个医疗单位,在患者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倚,同时在对结果进行评价时并未实施盲法。上述情况可能对结果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前瞻性诊断实验评价。

猜你喜欢

趋化单核细胞半胱氨酸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三维趋化流体耦合系统整体解的最优衰减估计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三七根系分泌物中几种成分对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
恶臭假单胞菌UW4中趋化受体蛋白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