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穷家富养”害了孩子

2018-08-14蒋芳

特别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吴迪家境积蓄

蒋芳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生活中,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论点:“精英父母的育儿经是舍得让孩子吃苦头”“家境越不好,越以让孩子吃苦为耻”……直接戳中当下“穷家富养”养育理念和养育方式的痛点。

心理咨询师吴迪曾碰到一个女生问她:“我挣钱很少,想找兼职,能做什么?”吴迪说:“门口周边100米内的服装小店、小餐馆贴了很多可以兼职的招工启事……”女生问:“做体力活儿?”吴迪说,不少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心态,家境并不优越,却懒惰而虚荣。“他们都二三十岁了,什么都不会做,内衣裤都是妈妈洗……”

越来越多家境并不优越的家庭正在向子女提供超负荷的物质供养,并且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正常的吃苦历练。这样做的恶果正在显现,现实中并不缺少触目惊心的案例,比如“小学生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积蓄”“14岁儿子花父母积蓄打赏主播,租住地下室、每天三班倒的父母发现辛苦攒下的3万积蓄只剩1毛5”……

“现在很多家长养孩子都很‘舍得下本,衣服、文具、畫册、零食等,家长尽可能买名牌、进口产品,各种高大上的兴趣班也是‘必修课。”南京市某幼儿园班主任孙科说。除了家人的宠溺,此种育儿观背后更有“赢在起跑线上”的“心魔”。

过去,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孩子的富裕家庭,习惯于用金钱满足下一代。如今,新变种更让人忧心:“物质财富”相对短缺的家庭总是担心子女产生自卑感,为此含辛茹苦给予尽量好的物质条件,宁愿自己忍辱负重;“精神财富”不够充足的家庭,总希望能给予子女更多的阅历与底蕴,却头脑空空无法给予,只能用物质条件去弥补。

“放着我来洗!你只管好好学习!”“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网民们在讨论起这样的现象时,往往会“群嘲”:你家孩子是有王位要继承吗?

尽管旁观时指责这种教育行为失当,但个体选择时却又常常成为这种育儿方式的践行者。更可怕的是,明明不是富人,却以富人的物质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都铆足劲儿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印钞机,到最后,培养出来的很可能就是“碎钞机”了。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富家子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哪一个人才不经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只给他各种优越的条件” 。作家孙生龙说:“这年头,不是有钱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权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比钱、拼权都是假的,拼智慧、拼情商、拼给孩子最好的传承才是真的。”

(摘自《城市金融报》 图/亦晨)

猜你喜欢

吴迪家境积蓄
各地妇联网课亮点纷呈 为复工复产积蓄力量
产业蝶变:积蓄由大到强的新动能
鲁迅的出身和周家的文化
Nozzle Spray Diffusivity Changing Law for Ultra Fast Cooling in Hot Strip Mill
“不加班的工作”
释道安日背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