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2018-08-14周松松

文理导航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改革阅读教学

周松松

【摘 要】高考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每个部分都会产生影响,目前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便顺应高考需要。本文首先强调在新高考视域下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之后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主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高考需要为教学宗旨。

【关键词】新高考视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引言

高中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语文成绩,适应高考需要,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但是目前高考不断发展,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考的需要,另外高中生也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发生改变,因此教学方式的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寻找提升教学效率的新路径。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高考需要

高考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地方很多,审题、做题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在诗词鉴赏及阅读理解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但是各种原因导致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并不理想,因此教学改革对高中阅读教学而言十分重要。高中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很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一个极限,因此教师必须创新阅读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建立起学习信心,满足其长远发展需要。

(二)提升学生素质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有能力、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才,所以阅读教学中提高成绩是手段,提升素质才是目的。教师必须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利用文字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来是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阅读就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文章中优美的语句、经典的桥段、深刻的思想内涵都是开拓学生思路、提升学生素质的最好教材,经常阅读会将这些内容潜移默化中转变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终身受益。长期阅读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的上升。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改革措施

对阅读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并且效果比较明显的几种方法:

1.营造阅读氛围

良好的氛围更加容易将学生带入阅读情景中,创建合适教学情景的素材有很多,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短片,这样能够为学生创建起思维体系,让语言变得生动,让想象变得更加直观,很多地方可以理解得更加透彻。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说明文或者其他晦涩难懂的文章。其次教师可以提供音乐背景,音乐没有国界,文化也是如此,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分国界和时空,只要用心理解就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音乐就是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能够更快地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殿堂。这种方法适合意境优美,有情节、有韵味的文章,比如《再别康桥》。这类诗文配上音乐最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审美。最后可以提供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灵感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高中生的好奇心依然很重,喜欢听故事,而文学作品中最不缺少的就是故事。诗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传奇史书,随便哪一段都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题材。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知识,记忆也比较深刻。

2.赏析优秀文学作品

赏析一篇文学作品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只需要教师在课前或课后抽出一小段时间为学生点评一部作品、朗诵一首小诗或者推荐一部文学作品,有兴趣的学生就会记在心里;没兴趣的学生在长期的文学熏陶下也会不知不觉地提升鉴赏能力。教师在推荐作品的时候可以为喜欢阅读的同学提供绿色通道,就是他们阅读的心得教师可以参与讨论,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例如一名学生在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写到,“以前很少读外国小说,或许因为篇幅太长,情节发展又很慢。但有一本书打破了我对外国著作的原有想法,它留给我的已超越它的结构和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细致的思考。思考着人世的虚浮和人性的伪善与本真会有怎样的碰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碰撞。纵然作者写的充满酸楚,但我相信他并没有抹去光明。盖茨比虽然悲剧,但他的纯真与热情一如往昔。我们这个时代正需要这种正能量,或许这部小说所折射的现实背后,渴望人们像在仲夏夜看细水长流那样朴实。若世人皆像此人,相信黑暗不再降临。”由文章内容能够看出学生是真的认真阅读了这部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教师对这部作品也有不一样的见解,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两种意见的碰撞能够激发学生更深的思考,引起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3.分享阅读成果

高中生有时候还有孩子的天性,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喜欢得到同学的关注,这些能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动力。教师在教育改革中要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利用学生喜欢展示自己才华的特点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在这里,學生不仅能得到表现的机会,还能够共同分享阅读成果。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阅读时间有限,涉猎的范围有限,如果大家能够进行交流就会扩展视野,进行优质阅读,并且在听取他人阅读心得的时候吸收精华部分,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学生阅读《山居笔记》之后与学生分享到“今天看了《山居笔记》,只是新版的序较短,而原版的较长。不过看了书,我倒有许多感触。有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有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责任感,更有感于文章里散发出来的深情、大度和光彩。他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几乎纯粹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仅仅十一篇文章却耗费了两年多的心血。他那种坚韧的态度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让人心悦诚服。多年来他通过边走边想有机地将写作与考察结合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他都一次又一次地拜访求证。在追求文学方面他也是毫不吝啬的,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很多人不了解余秋雨,也没有详细研读过他的作品,但是通过这位同学的分享就会对余秋雨和他的作品及经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在分享过程中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读书心得,没读过的学生也会在知识层面上得到扩展。

(二)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古今中外可供阅读的书籍甚多,就算花费一生时间也撼动不了冰山一角,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书籍和方法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盲目的阅读只会浪费高中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阅读教学改革就是为避免错误阅读出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发生改变,不是告诉学生必须读什么,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读。一般的阅读方法分为泛读和精读,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可以泛读,精妙的句子或者深刻的思想内涵要精读,这样分配不仅节约时间,更能帮助学生培养抓住文章重点的习惯,适合高考需求。

结束语

阅读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的积累、文明的传播都是通过大量阅读产生的,对高中生而言,正确的阅读是提高高考分数,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是高中生的思想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新的高考视域下,阅读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顺应高考需要。阅读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玲雁.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

[2]闫文芳.学讲方式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6(05)

[3]陈君.博大精深魅力语文——谈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7(95)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改革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