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功调息:呼吸的奥秘

2018-08-14张海波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内气腹式练功

文张海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调息,即调控呼吸,也称炼气、呼吸、吐纳等。在练习气功时,调息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控呼吸来孕育内气(内气不是单指某一种或几种气,而是包括了人体内的各种气)的产生、引导内气的运行,是练功进入气功境界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呼吸与内气直接相关。一吸脉行三寸,一呼脉行三寸,呼吸推动了体内气的运行,进而推动了血脉的运行,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含有内气往来之意。

呼吸时,人体与大自然进行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毛孔也随着自然的气息开合,便达到了天人合一。古人将这种联系称为“吹呴(xǔ)”“嘘吸”,即庄子所说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老子亦讲“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指风箱)乎。”现代研究也已证明,调息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从而调整相应的内脏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胸式呼吸最自然

胸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时可见胸部起伏,吸气时胸部隆起,呼气时胸部回缩。胸式呼吸是胸廓发力,胸廓扩张,肺形成负压,吸入的空气从肺中叶,到肺尖、肺底,故又称为肺呼吸。

人在站立时的自然呼吸一般都是胸式呼吸。练功中的自然呼吸,通常是微加意念进行的有意识胸式呼吸。练功中胸式呼吸的速度比日常的自然呼吸慢,根据呼吸生理学的研究,平常人每分钟呼吸是16~20次,而练静功时可以减到每分钟 1~2次,甚至数分钟一次。此时呼吸次数的减少并不是闭气,是在呼吸之间也没有刻意停顿,只是呼和吸的时间大大延长。

腹式呼吸有顺逆

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呼吸时腹部起伏。依起伏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两种。

顺腹式呼吸,是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缩回,更符合正常的生理机制,所以以“顺”命名,也是一般练习气功时的调息方式。吸气时,膈膜下降,把腹内脏器向下推,腹部即向前膨出;呼气时,膈膜上升,恢复原来位置,腹内脏器上升,腹部即缩回。它不仅可以加大肺的换气量,而且对腹腔内脏起到按摩作用,通过上下往复运动,可加强斡旋中气。

逆腹式呼吸,是吸气时腹部回缩,呼气时腹部膨出。吸气时,膈膜下降,同时腹部收缩,增加了腹压。逆腹式呼吸的好处是能使上、下之气往中间聚,使丹田气更集中、更加强。

初练功时,应多练顺腹式呼吸,有一定基础后再练逆腹式呼吸。无论是“顺”是“逆”,腹部的状态都是依靠气息吐纳自然形成的,操作中切忌人为、刻意地隆起或收缩腹部,重点应放在调节呼吸上。

返本归元是胎息

胎息有多种解释,兹介绍两种:脐呼吸和体呼吸。

顺腹式呼吸

脐呼吸,即气息从肚脐中出入。古人说:“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古人提出胎息是在呼吸形式上返老还童,认为胎中的婴儿是以脐来呼吸的。《摄生三要》中说:“人在胎中,不以口鼻呼吸,惟脐带系于母之任脉,任脉通于肺,肺通于鼻,故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其气皆于脐上往来。”

体呼吸,即遍身呼吸、毫毛呼吸。《苏沈良方》中说:“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已来。”体呼吸与胸、腹式呼吸所凭借的通道不同,它是通过周身毛孔直接向体内聚散,气息往来其间,只觉周身毛孔开合,而口鼻的气息出入已经微乎其微。

补虚泄实的停闭呼吸

吸气、呼气之间,或一次呼吸之后停顿片刻再继续的呼吸方式被称为停闭呼吸。例如“吸——停——呼”“呼——停——吸”“吸——停——吸——呼”等方式,其中的“停”起到了保持当前状态的作用,一般而言,吸气具有补虚的作用,呼气具有泄实的效果,故吸气之后的“停”则突出了吸气,能增进补虚的作用,适合于虚证患者;呼气之后的“停”加强了泄实的作用,适合于实证患者。

升提气机的提肛呼吸

提肛呼吸指吸气时有意识地使会阴部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会阴的呼吸方式。提肛呼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在临床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的各种疾病,如各种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脱肛、痔疮以及部分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同时配合逆式腹式呼吸则效果更佳。在练功中,一般练周天功时需配合提肛呼吸,练其他静功也可择时选用。

配合吐字的发音呼吸

吸气或呼气时,配合吐字发音的呼吸即发音呼吸。一般配合呼气时发音可泻实,配合吸气时发音可补虚。发音呼吸有不同的发音方式和作用,有些要求使用共鸣,有些则只要求有发音的口型。呼气六字诀功法是最典型的呼气发音呼吸之一,具有疏泄脏腑气机的作用。

温馨提示

气功调息过程要以“勿忘勿助”为原则,用意不用力,既要主动去调整呼吸,使其向练功的气息要求靠拢,又不能故意憋气,勉强去做。若在调息过程中出现胸闷、头晕、劳累等不适,应及时调整,采取自然呼吸,避免刻意锻炼。进行调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有经验的气功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猜你喜欢

内气腹式练功
练功
站桩练气通周天之我见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太极拳之以气行拳
练功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千奇百怪的内气
练功
·智 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