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8-08-11田晓红曹磊雷巧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田晓红 曹磊 雷巧莉

【摘要】 本文基于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从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44-0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近些年发展颇为迅速,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髙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有效?哪些因素影响了其有效性?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评价模式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评价模式,基于课程相应的目标完成状态对课程实施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按照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判断课程是否有效,必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一)学校应该达成哪些教育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意识,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能运用良好的心理健康训练技能。《要求》明确提出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知识层面: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自我认知层面: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2]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结合教育三要素论,即:教育者——教育材料(方法)——受教育者,表现为:教师怎样教授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习教授的内容,师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活动为主,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教师为主导,以教师和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达到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课程的发展方向和层次受高校领导人领导决策,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其体验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在教学经验的选择上应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使用自身选定的教材,也可自行编写教材,更可以加入学校特色。

(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目标,丰富的教学形式,有机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师生学会发现并创新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整个过程和方式相互匹配、协调统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教材,还需要他们通过亲历体验,进行发现和拓展的实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链接心理学和教育学,以诸多学科为背景,非单一状态下的独立存在,教学过程应该保持与其他科目的有效衔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体采用哪种课程取向,取决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与内容。

(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可通过对学生外显行为的表现进行判断,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主体要驻足学生。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变化趋向,心理调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健康心理的标准,有无出现非常态行为。另一方面,在课程评价方式上,教学评估内容应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开展心理活动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状态评价学生知识内化的程度。两者的结合才能全面地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实现程度。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综合知识与活动,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学效果有效性就是指通过教学活动过程,能够全面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必须深度剖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中目标不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在现有文件明确表明,但高校未能真正厘清课程开设的价值和意义,现行的课程目标过于理想化和理论化。理想化表现在课程目标倾向空乏原则,只需满足学生的意识合成,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简单生成,稍加心理辅导和干预就是该门课的主要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理论化表现在课程目标倾向过度原则,强调理论的灌溉,忽视了实践的应用。理论教育是课程目标的基本點,但其终极目标是理论结合并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心理情绪和行为,正确判断心理素质层次的问题。有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为一谈,二者的课程目标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两者的形式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在高校教育工作实践中,部分高校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象,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划等号。

(二)教育经验不完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近些年才开始受到重视,有着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的先天不足。不但没有可靠经验的借鉴,只能通过比对和探索,摸索试图找到一条适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途径;而且与传统课程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其自身显著特征,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时刻明确该课程的特殊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展现了学科的作用与风采;但现有的“物质基础”难以满足“上层建筑”的需求,作为课程三大要素之主导地位的教师,存在参差不同的水平。对教师需求的集聚性增长,一些高校已有专业教师无法满足突然性的上升需求,难以平衡课程体系建设和开发,导致大量非专业教师的出现,这些老师大多数是临近学科的任课老师。很多高校的教学方法还是老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当前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学生自身对课程的认知也很模糊,多数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治疗性”,是因为存在心理问题才开设的课程,为了表现出自身的“健康性”,排斥课程学习。

(三)教学组织单一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的首要功能是修订课程与教学计划,及时修订内容,才能更好的为课程目标服务,才能拥有一个高效的教育活动。当代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为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整合各种教学认识论及其教学方式,建构以创新目标和价值追求统领各种教学方式的结构合理的创新型教学方式,也就是合理性建构教学方式。合理性的建构教学方式是统一刺激反应、客观反映、主观生成等教学方式。[6]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此为标准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但是其目前的现状却少有体现有效性。高校的课程教材不够全面,数量也不多,无法满足且有效的传递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范围比较局限,造成教学质量层次低下;教学内容忽视了心理学的专业性,很多内容知识仅仅是浅尝辄止,学生的学习浮在表面。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融入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方式,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区分开显现其独特性。

(四)课程评价不完善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存在着忽视其专业特殊性、评价与课程目标脱离、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等问题,致使许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发生方向性错误。[7]忽视课程的特殊性是问题产生的源头,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但是很多高校在这两个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错位。评价方法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把死记硬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进而忽视技能的培养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评价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结合学生的行为加以评定,导致课程评价无法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及学生的发展产生导向和预测等作用,使评价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对策

(一)强化落实教学过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知情意水平上有着不可推卸之重任课程应达到的,且刻不容缓。在认知层面,学生应自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达成目标,完成知识层面的内容学习;在情感层面,学生管理并调整自己的情感,遇到特殊情况,保持情感层面的逻辑分明,将短暂而剧烈情感作为一种内心体验,不可冲动行事,做到理性大于感性,调节内心与外界的关系,练习多种心理体验;在意志层面,学生要加强意志建设,通过活动或模拟情景进行意志力训练,做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身心发展过程就是知情意的慢慢升华过程,其中认知作为基础和起点,最终完成情感和意志的升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知情意三者囊括为课程目标,践行不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认知,学会技能,并能够进行实践。

(二)充实教育经验。

回到教育的三要素,首先,教师应当提升专业素养,不断进修提高水平,对学生的教育不止停留在说教层面,更多是用专业理论分析。高校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师,严格教师选拔制度,教师的再培养等层面保证教师质量。学生利用所提供资源强化学习动机,通过一定数量的课程达成学习目标,也可通过自身的创设性丰富知识和实践。高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方式,教师可采用问题辨析、案例分析法、心理短剧表演、心理健康影片赏析、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教学。课程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教科书等教材包含的内容,还要使他们通过亲历进行发现和发展知识的实践,加强活动课程建设,高校可依据自身特点和定位开设其他相关的心理学课程。

(三)有效实施教育经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心理的预防机制,通过言语、情感、行为的影响让学习者的心理能力得到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最佳方法,让学生以“主人公”身份角色体会课程意义,能大大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修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咨询中心,供师生教学和开展活动。学生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用来预防学生不良心理的产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避免将自身作为“样本”看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做和语文、数学等只是内容不同的大众课程,深度剖析课程中提出的问题而杜绝联想自身的关联性的绝对性。从积极层面认识课程,理性分析,实现学习中的最大化效益。

(四)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泰勒说:“评价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与教学的方案中究竟被实现多少的过程”。[8]课程评价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及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和预测等作用。[9]这也是进行评价的目的,所以对课程的评价必须充分全面,具有代表性。泰勒主张评价多样性,重视评价的综合性。课程评价必须由课程专业性界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强调情感体验的课程,评价方式应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持续性阶段作用,不能一次评价就给定答案。高校可以采用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较全面的评价,打破传统应试教育通过考试、撰写课程论文、撰写心得体会的单一评价模式,需要一套较为完备的包含知情意三个方面的考核体系。考核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的参与度,主动学习等因素;考核学生的具体案例分析能力,团队建设活动,主要是观察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习惯和能力,在行为中具体表现;考核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知识点是必要的,这是支撑行为的理论基石。

四、结语

综上,以泰勒提出的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问题为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相关问题,为提高其课程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指导实践操作。

参考文献:

[1]摘自《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摘自《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3]黄俊霞.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3):10-12.

[4]夏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5):154-156.

[5]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

[6]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2009(01):69-73.

[7]黎凤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8):143-145.

[8]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黄炳煌译),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1年版。

[9]黎凤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8):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