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高段学生的学习动力摭谈

2018-08-08朱宝羡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习动力

朱宝羡

【摘要】多元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学习当中,看一个孩子是赢还是输,不能只看他一时分数的高低,要看他内心有没有学习的意愿和持久的学习能力。一个孩子如果他内心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想学了,你越是严格要求他,他越是反叛,就越不跟你学;相反,我们有的孩子愿意学习,哪怕他眼下是60分、70分或者不及格,只要他爱读书、爱学习,家长们,这样的孩子你根本不用担心,他早晚都能成为学习的赢家。足见,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习动力;高段学生;学习的理由

许巍在歌里唱,时间已过去多少年,我依然看到那些少年,站在九月新学期操场,仰望着天空清澈的眼神,向着无限的未来。我们的学生在一年级刚进校园的时候,大多还是怀抱希望的,雄心壮志的。但是,到了中高段,当无情的差距开始拉开,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始降低,对未来开始没信心,他们迷惑,为偷懒找借口,面对游戏和手机,他们自制力越来越差……他们在周记里写,我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我不知道该怎样往下走,我看不到学习的意义……针对高段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在五年级上学期试着做了一些努力,和学生们探讨学习的意义,以及让他们能够学会寻找正面的能量,支持自己走好这人生中具有挑战的寒窗12年。但最关键的是有效调动学校、教师、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修复学生内心情感系统的发动机,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不竭的动力源泉。

一、让学生看见学习的理由

让孩子看到学习的理由,让孩子有长久的学习动力,也可以说是培养孩子的梦想。梦想是什么呀?梦想就是理想,一个人只要有了梦,他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长。常言说得好,梦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在这个舞台不断变大的过程就是人在梦的激励下不断克服困难前进的过程,我们还要让孩子懂得,人生要为了荣誉而学习,不但为了自己的荣誉,为了爸爸妈妈的荣誉,为了学校和老师的荣誉,更要为了国家的荣誉,去学习,去奋斗,自强不息。

班上一位女学生,是年迈的失独孤寡老奶奶在一次烧香拜佛的途中捡到的。奶奶把孩子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到上了小学。奶奶是社区最困难的低保户,生活很拮据,但孩子的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刚接班时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前去家访。在城中村的一座破旧的民房前,我向奶奶说明来意后,奶奶说孩子出去捡垃圾废品换点钱去了,于是赶紧叫邻居到地里去叫孩子。利用这个时间奶奶把我们带到了孩子的房间,可是让我们吃惊不小,在孩子的房间里除了睡觉的一张床和学习用的一张低矮的书桌外,没有任何的家具,可是在孩子房间的四周和墙角,都堆满了孩子读过的书和正在读的书。我好奇地问这位奶奶,家里这么穷你为什么给孩子买这么多书啊,这可要花不少钱啊。奶奶说,我这老太婆以前就是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我不想让这个孩子再像我一样去受苦了。我知道书中有知识,知识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听完奶奶的话,我知道了这孩子为什么会成绩优秀了。

二、让学生看见爱

家校联手,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生个性的形成,家庭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把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作为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让家长参与进来,帮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同时,坚持每周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收集、反馈有关孩子与人相处的信息,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一位家长和我说,孩子怪她什么都没做好。我惊觉,学生感受爱的能力实在太不够,连家長的爱都感受不到的孩子,怎么感知生命的美好?连美好都感受不到的孩子,怎么会体会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呢?

结合国学课的孝文化,我上了两节《看见父母的爱》的课。我精选了一些图片和文字,有绘本《爱心树》,做成幻灯;有文字,用word投影出来;有刘伟回忆母亲逼他用脚吃饭写字的片段;有史铁生在多年以后才悟出的,母亲当年因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承受的苦;有网上传阅的,从我们一岁到父母离开的生活片段的描写。学生读得潸然泪下。我的目的很明确,引导他们看见父母的爱。套用史铁生的话,我就是只为了让母亲高兴,把书读好,都是值得的。像刘伟母亲逼着孩子吃苦自立,有他们的道理,有时我们看不见,不等于父母不爱,而是一种大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道理知道了,才能在父母的唠叨声中,咬咬牙,忍住,读好眼前的书。

充满艰辛的人生路上,还有亲爱的父母爱我,这,难道不是我们努力做好眼前事,努力让自己向上,活得好好的理由吗?

三、让学生看见未来的自己

明日的成功与今天的努力,有多大关系呢?学生对此的认识其实还是模糊而偏激的。对此,我想到了陪伴女儿高考时的经历,做了几个尝试,让他们看见未来的自己。

1.是看见高中毕业时的自己。高考结束后最体现成绩的“值钱”的,莫过于填志愿。我在班会课上和同学们模拟了一次填志愿。这次模拟,对他们触动很大,他们看见了,差一分,学费从3600变成了15000,看见了分数划出了学校和专业的区别,看见了无奈和妥协。这样的故事对于还在小学高段的孩子真的还没发生过,小学还没毕业,或许毕业填写志愿表也是家长代写的,面对更艰难的选择,那些平时有些理想的同学,由此精神一振,不敢太放松自己了。

2.是让他们看见工作后的自己。现在社会上“拼爹”的想法甚为流行,有学生说,即使我上了大学,找工作呢?我让他们做了一个调查,让他们调查父母,以及身边三十岁左右的人,调查这些人的高中同学里,那些毕业后工作出色的人在高中的表现。做这个调查的时候,我预计着会有些负面的东西跟着正面的东西进来。但是,也许是被调查的对象看他们是学生,所以,到他们手上的例子都很正面。他们亲耳听见别人用他们的人生告诉他们,那些工作出色的人,在高中时代,具有的品质是:有目标,有方法,有正义感,有认真的努力……这样的结果是我想要的。

我通过这次调查,传达给他们一种想法:虽然社会有部分黑暗,但是,我们身边的例子还是很明确地指向一点,未来是在你们自己手上的,当你嫌弃社会时,是否有自己不敢去拼的因素在里面。那些古老而美好的品质,永远都不过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的,所以,请努力。

我还试图让他们看见更远的自己。比如,2052年的自己,那时,他们46岁,正差不多是父母现在的年纪。比如,2072年的自己,那时,他们66岁……这样的想象,触目惊心,当中年及老年在想象中扑面而来时,你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人生?

四、让学生看见梦想及自己的力量

外在的支持与力量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内心的力量。一如我一再强调的:重要的不是一个人拥有什么,身处何地,而是在于他想成为什么人,又要去往何方。

我介绍了影片《风雨哈佛路》。Liz Muray,出生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贫民窟,2000年秋季被哈佛大学录取,2009年6月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8月,她参加哈佛大学暑期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她想攻读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以便能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咨询建议。影片《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就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拍摄的。Liz Muray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在一个令人绝望的环境里,即使童年生活支离破碎,颠沛流离,一个人还是可以有梦想的,有所选择的。我让学生找寻类似的人物,在这样的找寻里,我试图传递一个理念,在现代社会里,梦想,依然是必须有的。我接着做了一个简单的职业介绍,让学生知道,只有今天努力了,才能知道自己心所向往的职业,才能让自己的未来靠近自己喜爱的事业。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最高等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学习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因此,让学生享受自己的努力成果,是获得学习动力的重要原因。

五、初步成效

尽管以上实施策略还存在着过粗、过陋等弊端,操作起来还不能真正得心应手,其长期效果也不能得到充分验证,但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具体如下:

1.有目标的学习已成共识

在实施了“人生规划教育”的一个学期后,我随机抽测了部分学生,他们基本上对自己的学习计划、中期目标、人生理想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实现目标的方法也能谈得头头是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倡导的“有目标的学习”。但如何有恒心、有毅力地坚持下去,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责任教育初见效果

实施责任教育以来,学生的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很多,顶撞老师、不完成作业、沉迷游戏的学生越来越少,主动学习、认真上课、完成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更可喜的是,学生爱护校园的责任意识也越来越强。前一段时间,我在校园里走走,发现一名同学很自然地捡起了被风吹刮过来的一片废纸。这个很小的细节,使我认识到,责任教育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

3.家校沟通畅通无阻,提升了学校的社会满意度和美誉度

通过学生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及给家长的信等,我们建立起了家校沟通,共同帮助学生成长的有效机制。许多家长以前对学校的工作不了解或了解不深,现在通过这些机制,他们了解了学校的工作,并积极配合学校,家校联手,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对学校的滿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总之,在激发高段学生学习动力的过程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相信,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端,并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教学质量的提升指日可待,未来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学习动力
激发国防生学员学习动力的思考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普通二本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
关注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