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 优化行为 彰显“三味”校园

2018-08-08钱明辉殷明芳

教育界·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味乡村教育问题导学

钱明辉 殷明芳

【摘要】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乡村教育,今天,我们依然努力践行陶先生的主张,致力于办好一所有情怀的乡村小学。近年来,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立足于乡村教育,践行“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借助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以省级课题“问题导学”为抓手,开展了立体丰富、个性鲜明、形式多样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构建并不断完善丰富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使学生的生长带上了乡村文化的印记。

【关键词】乡村教育;问题导学;候文化;课程;童本塑造

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周围农田万顷,鸟语花香。1926年秋,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中提出了著名的乡教十八条原则,其中指出:“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作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应当作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今天,我们依然努力践行陶先生的主张,致力于办好一所有情怀的乡村小学。近年来,我校从乡村教育、乡村学校的特点出发,践行“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借助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紧紧围绕“乡味、农味、文味”的目标,以省级课题“问题导学”为抓手,开展了立体丰富、个性鲜明、形式多样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乡村气质、学堂样式、富有内涵特质的乡村学校。

一、把脉:走向“候”的文化行动

乡村学校,缺什么?最缺的便是“我在哪里”的认识追问。我们对“在哪里”进行了细致梳理,寻找到了属于自我的“候”文化核心。“候”字有三重境界,一是人人的期待之心;二是人人的责任担当;三是人人的自主之行。作为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的核心要素,“候”引领着学校决策与校本行动的走向。

1.让环境拥有历史追溯

环境的熏陶功能是学校树立自我的标志。里庄小学的校园建筑、景观、绿化因校制宜,简洁但不失情结,体现个性之美,传达出浓郁的乡村审美意趣。师生徜徉其间,处处赏心悦目,怡情养性。

校外的田野村庄、校内的绿荫小道,自然环境的美唤醒了师生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同时,校园自我打造的人文景观,还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载体。反映学校历史、传达学校思想或与师生文化活动相关的景物,如文化墙、雕塑、班牌等,这些在自然环境里叠加文化特质而成的人文景观,处处寄寓育人之旨,让师生沉浸在“行知”思想的氛围里,激发出内心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让师生拥有现实轨迹

里小的校园内有一座九十年代初建立的雕塑,上面清楚地写着“奋发争先”四字。“奋发”,是一种状态;“争先”,是一种行动。虽历经二十几载,却依旧具有浓厚的励志意味,时刻提醒每一个里小人,顺境中要有归“零”心态;逆境中要有破“百”姿态。因此,里庄中心小学的校园有点忙碌,但很快乐!早晨,孩子们的小喇叭在读着经典的书;口哨响起,孩子们在小操场上晨跑,七百多人编排有序,循环穿插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流动着的画;音乐飘荡,孩子们开始快乐午餐。一天里,孩子们像小鱼儿一样的自由!里庄中心小学的校园有点简陋,但很温暖!家长像候鸟一样在外很辛劳,孩子们是留在家里的小鸟,学校为孩子们筑起呵护他们健康成长的温暖小巢。我们的老师用最朴实的情感、最平实的行动像父母一样关爱着他们,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穿衣着裳、生病照顾、思念父母之情的排解等都时时牵动每一位老师的情感。春季学期有“真情访万家”关爱留守生活动,冬季学期有走进贫困家庭的“暖冬行动”……老师的爱陪伴着他们的每一天。在这么温暖的校园里,孩子们像花儿一样灿烂绽放!

3.让精神拥有引领价值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学校提出建设“价值里小”。一是用书积淀价值。引导师生开展读书活动,不只是指向知识的吸纳或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指向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学校为师生印发了推荐书目。除了图书馆,学校还为每个班级设立了图书柜。每天中午有一个“微阅读”时间,让孩子自由阅读、自由鉴赏。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教师读书会活动,发言人由电脑现场随机选定。二是用行动阐释价值。里小老教师占比很大,这群人都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更懂得教师职业的意义,他们用“心”在“候”这一群又一群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构建了“勤”的“民师”精神,我们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让一群人用行动现身说法引领另一群人。

二、问诊:立足“乡”的课程开发

教育即生长。课程是学生生长的土壤。作为乡村学校,要在均衡中提升质量,除文化的引导之外,需要寻找到能够支撑发展的现实载体,课程便是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学校围绕“实践求知”这一校本培养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研究校本教育教学的文化个性、学生群体的特点,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构建并不断完善丰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使学生的成长带上了校本文化的印记。

1.心理德育课程,让心灵美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方式也在發生变化,这些都给农村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围绕“敞开心扉,让心灵美起来”的主题,一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让心灵充满阳光”“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沐浴心育阳光,促进健康成长”心理活动周,让孩子做心愿卡,出心理小报,写心理征文;利用心语信箱,个别沟通辅导等,让乡村孩子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快乐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被评为镇江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

当前校车成为大多数农村孩子上学的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校对学生进行乘坐校车安全疏散演练,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救护知识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在校车乘车管理过程中,将“志愿导学”纳入其中,让孩子从校内到校外都有一种心灵的依靠。我校的校车管理也因此成为镇江市教育行风建设十大亮点之一,学校被评为丹阳市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社团活动课程,让思维活起来

为真正让孩子在属于自我的天地里成长,我们从孩子的志趣出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打造社团文化。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老师们的特长,分别开设了低年级书法社团、“快乐成长”传统体育游戏社团、中高年级的“七彩乡村世界”绘画社团、“翰墨飘香”书法社团、“我型我秀”舞蹈社团、“明日之星”乒乓球社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运筹帷幄”棋类社团、童谣诗歌社团、“我是小小数学家”社团等。所有社团活动都紧紧围绕“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平台”这一总目标开展。社团辅导老师能为每一个社团拟定合适的目标,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张扬个性特长。学校将每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定为社团集中活动时间,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我校的社团活动,让校园充满了生机,课堂充满了欢乐。学校被评为镇江市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优秀学校。蔡佳怡同学获“七彩语文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小学生硬笔软笔书法展示赛丹阳赛区小学组三等奖;郄新月在综合实践活动征文评比中,获得镇江市二等奖。在江苏省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中倪冉、姜胜哲、曹杰获省一等奖。

除了每周的社团活动,我们还结合地方特色,分年级开展动手实践及研学活动。低年级组织“大手小手搓喜团”的活动;三四五年級进行了“小小饺子香,浓浓亲子情”活动;六年级学生则是“家乡酒,故乡情”的酒厂之行,让学生了解里庄米酒的酿制工艺及酒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村校共育课程,让联系畅起来

我校坚持“学校主导、村委倡导、社会关注”的模式,建立了“村校共育辅导站”。对村单位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村民 + 家长”的双教育,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委的“五老”帮扶和“牵线搭桥”作用,引导与学校共建的各类教育资源,同时借助村委会所在地的平台优势,让各类家长群体和各类儿童能体验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进一步增进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我们聘请了专业教授主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专业教师主讲《高质量的陪伴,你在做吗》,专业班主任主讲《读懂孩子》,“爱在飘扬”专业公益中心主讲《如何让孩子更优秀》等。我们还定期召开家校联谊会,通过听讲座、家校交流等形式,丰富家长的学校活动,每次家校联谊会家长参与率都达到了95%,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上门家访、建立家长微信群等方式经常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三、开方:倡导“农”的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学校面对的是乡村的孩童,乡村的教师站在的是乡村的土地,因此,里小教师坚持“农业思维、农民身手、农田模式”,立足课堂,关注教学,强化培训,真正从本质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以问题导学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师生互动,以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问“我是谁?”开教师师德灵魂之方

现在的教师有很大的压力,有社会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压力以及个性压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聘请了丹阳进修学校的邹国和老师作了《站直了,别趴下》讲座,从中让老师摆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还聘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文忠为全体教师作了《做好老师》的讲座,教给老师工作的方法。为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修养和责任意识,学校向每位教师赠送了《教育的力量》一书,组织全体教师阅读学习,为教师的工作指点迷津。另外,结合市局要求,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本土教育家思想,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丹阳五大教育家研究系列丛书》读书征文评选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利用时间,认真学习和研读《丹阳五大教育家研究系列丛书》,读教育家的语录,读教育家的故事,读研究教育家的实践经验。在读中领悟、体会大师的精神力量、人格魅力和创新思想。同时要求教师结合自己人生历程,写出自己读后的体会、启迪和感悟。薛国平等三位老师的读后感获丹阳市等级奖。

2.问“我做谁?”开教师专业成长之方

坚持以人为本,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培养“农味”教师群体,帮助每一位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成就梦想,创造幸福。

为了改进部分教师课堂效益不高、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会诊,集体备课和传、帮、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推行了推门听课制度,由蹲点行政、教务处主任、骨干教师参加,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范围,随堂听课,课后会诊,对成功的地方予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矫正、跟踪、指导,如此反复,直到其教学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对刚参加工作、教育经验不足的教师,学校安排经验交流、观摩和师徒结对的做法,使他们学有目标,行有指导,为其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研讨课,每两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每两周一次青年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还聘请丹阳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为指导教师。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教师陆续形成了趣味教学法、问题导学法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指导了课堂教学实践。 学校被评为丹阳市活力课堂先进集体。

除了夯实课堂,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些大型的教学活动,如校级新秀杯比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师基本功大练兵,初小、幼小衔接教学研讨,片级课堂研讨活动,撰写论文……让教师在活动中进步,在研讨中成长。一批青年教师在省市各类赛课中取得好成绩;一批中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取得好成果;一批老年教师在各类荣誉表彰中有位置。

3.问“我为谁?”开教育质量提升之方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常规—过程—细节”的管理,也是我校教育质量提高最实在、最有效的法宝。我们坚持“贴近、贴紧、贴实”教育教学实际的原则,精细过程管理,做到备课“详”、上课“实”、作业“精”、辅导“全”、督查“严”。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坚持落实每月“常规”检查制度。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查、两看”的管理措施,即查备课、查作业批改;看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每月检查一次,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总结通报每位老师工作中的优缺点,以便教师扬长避短,规范教学行为。由于常规管理上抓细抓实,多年来,在历次学生素质调研中,我校一直都在农村学校中名列前茅,深受社会群众的赞誉。学校被评为丹阳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丹阳市教学工作先进事迹,语文教研组被评为丹阳市优秀教研组。

四、理径:实施“文”的童本塑造

教育不能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更應给学生以希望,让梦想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为此,里庄中心小学在儿童的培养上,坚持“文明+文化”的“文味”儿童塑造,真正让乡村儿童有“纯净乡风、朴素乡情”。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文明儿童”

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打造德育文化。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受益终生。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生存等各方面良好的习惯,除了平时利用各种集会、班会和国旗下讲话宣讲,我们还设立了每月一主题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周一个专项检查。这一年里分别进行了“我是文明礼仪小达人”“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向劳动者致敬”“庆祝六一,快乐学习”“规范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安全在我心中”“集体在我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绘画、征文、宣讲、演讲、中队主题观摩等活动,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告别不文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尊重老师、感恩老师,关心同学,热爱集体,学生感受时代的发展,发现家乡和校园的变化,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2.开展读书活动,做“文学儿童”

以书育人,以书启智,以书养德,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素质,丰富教育发展内涵。每班都设有图书角,图书都是学生自带,大家共享。学校还专门在午间时间组织学生阅读,交流。针对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到孩子们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课,让课外阅读进课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好书,做好读书笔记,开展班级好书交流会,参加新华杯读书征文,关工委读书征文活动。

读书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既丰富了知识,又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学涵养的人。

3.开展竞赛活动,做“文化儿童”

学校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技节,在活动中举行科普知识小竞赛、科学幻想画比赛、科技制作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丹阳市第二十七届中小学科技制作竞赛活动中,多人次获等级奖。每学年举办一次的体育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规定项目加自选项目,个人与集体相结合,老师与学生相结合,寓趣味性、参与性、竞争性为一体,人人参与,个个得到锻炼,既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每年都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丰富学校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全面展示了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艺术节中,展览师生绘画、手工作品的长廊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问题是一种引领,行为是一种跟进,在全面振兴乡村教育的今天,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必将可以造就新时代新乡村。

猜你喜欢

三味乡村教育问题导学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鲁迅的“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