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转移瘤的发生情况及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2018-08-08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河南南阳473009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CT影像科河南南阳473009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原发灶征象分型

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9)2.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CT影像科(河南 南阳 473009)

金 冰1 樊新柯1 杨 磊2林 涛1 胡述提1

除肺癌手术外,转移瘤切除术为胸外科开展较多的手术,大部分肺部转移瘤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待转移瘤侵犯胸壁引起胸痛,癌灶大量坏死引起反复咯血,最终为减轻症状而选择手术切除,故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1-2]。肺部转移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临床多运用胸部X线或胸部CT平扫结合肺功能检查进行诊断,随影像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SCT)在肺癌诊断中广泛运用,但肺部转移瘤的MSCT与原发灶之前的关系较少报道[3-4]。本文主要分析我院胸外科肺部转移瘤发生情况、原发灶情况及MSCT对其诊断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行MSCT检查的62肺部转移病变患者,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26~58岁,平均(42.18±5.17)岁。纳入标准:(1)部分表现为间断咳嗽、咳痰伴咯血、消瘦、食欲减退、进食呕吐,10例无明显症状,经体检时或外伤行X线检查发现;(2)均行X线、MSCT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原发灶;(3)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碘对比剂过敏史或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者;(2)因躁动而无法配合检查或精神障碍性疾病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型MSCT机检查,叮嘱患者检查前穿戴合理衣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并指导其进行自我呼吸以配合检查。取仰卧位,吸气后屏气开始扫描,自肺尖以上至膈肌以下,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管电流150mA,层厚2~5mm,间距5mm,螺距0.938:1,后行增强扫描,于外周静脉经由高压注射器以3.0~3.5mL/s速率注射含碘造影剂80~100mL,对肺内结节动态增强扫描,在造影剂注射后6~48s、60~80s扫描。将扫描获取CT数据上传至ADW4.2工作站,经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等MSCT后处理技术对病变进行全面观察,由三位资深医师共同阅片,以取得的一致结果为准。诊断标准[5]:①弥漫转移型:两肺弥漫性病灶不可计数或每侧肺叶病灶数目在10个以上,或两肺各叶、段均可见到病灶;②多发转移型:介于弥漫转移与单发转移之间;③单发转移型:在确定诊断时两肺仅发现1个病灶。

1.3 观察指标 (1)分析原发灶类型、转移分型;(2)观察MSCT中肺部转移病灶边缘、形态、内部结构等影像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不同原发灶类型患者在转移分型分布上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原发灶类型 本组62例患者中,经病理与临床及影像随诊证实且有明确原发灶(肺部转移癌)患者60例,阴性2例,原发灶类型:主要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见表1。

2.2 转移分型 6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转移癌患者中,其转移类型分为弥漫转移型33.33%(20/60)、多发转移型55.00%(33/60)、单发转移型7例(11.67%),以多发转移型较常见,同时不同原发灶类型患者在转移分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MSCT检查影像特征分析62例患者在MSCT检查中,出现分叶征25例(40.32%)、毛刺征13例(20.97%)、晕征2例(3.23%)、钙化4例(6.45%)、支气管征象6例(9.68%)。MSCT可见孤立性肺转移,周边毛糙或光滑,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周边呈环形中等强化;空洞型肺转移灶则多为薄壁、均匀性空洞,内部为液性密度,增强后周边呈等环形强化;转移灶的钙化多呈沙砂状、斑片状及蛋壳状,边缘毛糙。对于伴支气管充气征患者,CT表现为靠近肺门的含气结节或团块,边界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呈中度均匀强化。典型病例见图1-2。

2.4 诊断效能分析 MSCT平扫诊断结果:肺部转移癌阳性45例,阴性17例,MS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肺部转移癌阳性54例,阴性8例。MMSCT增强扫描诊断肺部转移癌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SCT平扫(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肺具有丰富的血供及淋巴管,是全身血液循环必经之地,且肺循环压力较低,血流缓慢,癌栓会长时间停留而形成机械性栓塞,因此成为恶性肿瘤常见转移部位,CT扫描检出肺内多发结节患者大部分为转移瘤,同时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不同来源的肺转移瘤表现各不相同,有时较难与其他肺部弥漫性病变鉴别,因此认识肺转移瘤的影像表现十分重要[6]。X线胸片是肺部常用检查方法,但对心隔后区的病变及微小隐匿病变易漏诊,诊断敏感性低,而CT可提供更多图像信息,有高分辨率、无结构重叠等优点[7],尤其是MSCT检查时扫描信息量大,通过容积扫描后多方位重建观察,是显示肺部病变较好的影像学方法,对肺癌的精准定位、定量诊断有较高价值[8],已有研究[9]证实MSCT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及淋巴转移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但MSCT在肺部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较少。

表2 转移分型

表1 原发灶类型

表3 诊断效能分析

图1-2 患者女,46岁,甲状腺癌肺转移,CT平扫示双肺外带多发厚薄不均空洞影,边缘毛糙。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2例患者经病理证实肺转移癌60例,良性病变2例,原发灶类型主要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51.67%)、呼吸系统恶性肿瘤13例(21.66%)、乳腺恶性肿瘤10例(16.67%)、其他6例(10.00%),转移类型:弥漫转移型20例(33.33%)、多发转移型33例(55.00%)、单发转移型7例(11.67%),且不同原发灶类型患者在转移分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康柳青[10]的研究结果相近,在肺部转移中,血行肺转移为恶性肿瘤转移至肺的最常见途径,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乳腺血行丰富,因此较易发生肺部转移,肿瘤细胞在瘤体中或瘤体附近经肺动脉、支气管动脉等侵入血管,随循环血液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后生长为转移瘤,同时淋巴道转移也较常见[11]。本次研究也显示,MSCT检查中,分叶征25例(40.32%)、毛刺征13例(20.97%)、晕征2例(3.23%)、钙化4例(6.45%)、支气管征象6例(9.68%),这与张方石等[12]观察到的肺转移瘤影像学表现相似,因此MSCT扫描时,肺部转移癌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采用MSCT扫描时可观察到肺转移癌内部密度均匀,少数内部不均匀,可出现分叶征、毛刺征、钙化、支气管征象、晕征等典型表现,同时也需正确认识不典型转移瘤的形态学特点,内部、周边结构及CT强化方式,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关于MSCT诊断不典型肺部转移癌的价值也进一步开展研究。在诊断效能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增强扫描诊断肺部转移癌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SCT平扫,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郭俊等[13]的研究结果相近,因此MSCT增强扫描对肺部转移癌的诊断效能高于MSCT平扫,原因可能是MSCT平扫通常对典型征象诊断率高,若无典型肺癌征象,则可能误诊,而MSCT增强扫描能较好显示肺内结节血供,有助于进行准确诊断。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及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肺部转移发生率高,采用MSCT检查可较好评估其肺部转移情况,尤其是MSCT增强扫描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原发灶征象分型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腹腔镜下原发灶切除术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CT值联合形态学预测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