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传统村落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8-08-07韩宸辰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文村落图谱

韩宸辰

(亳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亳州236800)

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较好地保留了历史沿革,且村落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1]。为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在2012年9月第一次会议上决定将“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作为特定乡村地域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国民出行意愿不断增加,传统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古韵氛围而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2]。仅以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为例,2015年,宏村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86万人次,门票收入共计11311万元,西递游客总量89万人次,门票收入4550.83万元①。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

知识图谱是指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和图形绘制等一系列处理来可视化地展现某一学科领域知识的方法。它以知识域为对象,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自从2005年陈超美教授将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及知识图谱引入国内后,知识图谱作为科学计量学的新方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廉同辉等[3]基于知识图谱理论,对2000-2010年间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旅游学科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余菜花等[4]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CNKI中2003年—2011年间低碳研究的文献,并绘制出低碳研究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知识图谱。秦晓楠等[5]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对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范帅邦等[6]对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并结合Citespace软件绘制了经济地理政策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张业臣等[7]使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623篇直接参考文献进行相互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韩增林[8]等结合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对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了分析。也有学者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中国区域旅游研究的发展过程。综上,这些研究成果涉及生态安全,经济政策,旅游移民,海洋经济,区域旅游等方面。但少有学者研究传统村落的知识图谱。近年来,在全球化扩张,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在不断的衰落和消失。据统计,过去10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其中包括不少的传统村落。实现保护传统村落的时代要求需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现状,以便更好地深入研究。因此探析近二十年(1997-2016)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脉络并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以期为传统村落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的文献数据源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由于CNKI中收录期刊众多,期刊等级差别较大,为更好地反映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选择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为保证检索文献的相关性,以“传统村落”或含“古村落”或含“历史文化名村”为主题,采用精确匹配方式检索,选择时间为1997-2016年。截止到2016年10月2日,通过检索共得到1064条记录。剔除以“研究进 展”“综 述”“期刊目录”“ 征稿”“书评”“会议”“新闻报道”等为题材的406篇文献记录,余下658篇文献符合要求,作为文献分析的数据基础。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与可视化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使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III软件作为引文分析可视化工具,CiteSpace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co-ciation)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通过绘制一系列可视化图谱来揭示学科的发展脉络及前沿。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将搜索好的文献记录选择以“Refworks”格式导出,接着在CiteSpaceIII软件中单击数据输入/录入(Import/Export)菜单,打开数据处理窗口,选择 CNKI,语言(Language)选择Chinese(中文),将导出的文献记录格式转化成CiteSpaceIII软件可识别的格式。将658 篇文献数据导入 CiteSpace III软件中,时间跨度为1997-2016年,单个时间分区为2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依次选择Keywords(关键词),Author(作者),Institution(发文机构),网络裁剪方法(Pruning)选择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其他采用默认设置,分别绘制出关键词、核心作者群及发文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数据处理采用版本号4.0R5(32-bit)的CNKI和CSSCI数据分析板块)。最后根据CiteSpaceIII软件生成的知识图谱,结合传统村落的高被引文献,分析近20年(1997-2016)国内传统村落的研究进展。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我国学者近20年关于传统村落发文数量情况(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传统村落的研究发文量增长迅速。具体来看,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增长时期——低速增长时期三个发展阶段。2000年之前,传统村落的研究处于缓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发文量很少,平均每年发文数量仅3.75篇,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传统村落处在高海拔、交通不发达和城市边缘地区,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2001-2008年是传统村落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发文数量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4篇增长到2008年的50篇,年均发文量达22篇。2000年11月30日,中国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皖南西递、宏村因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中国传统村落备受世人关注,学者对传统村落的研究热情高涨。2003年,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存,国家建设部、文物部公布了第一批共计12个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8年,国家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促进了传统村落研究的快速发展。2008年之后,传统村落的研究呈现曲折增长的趋势。该阶段整体发文数量增加明显,每年平均发文量约为58篇,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以及传统村落研究基础的深入,传统村落的研究成果将会持续增长。

图1 1997-2016年传统村落发文数量

2.2 传统村落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对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分析某一研究领域内相关文献的关键词,有助于把握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 III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生成传统村落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图2),图谱共有343个节点,339个连接,网路密度为0.0058。中心度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CiteSpace中使用此指标来发现和衡量文献的重要性,并用紫色圈对该类文献(或作者、期刊以及机构等)进行重点进行标注。关键词被引越高,相对应的节点也就越大。

从图2可以看出,“古村落”关键词对应的节点最大,其次是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在这些节点上延伸出乡村旅游,遗产旅游,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旅游感知,古村落保护,徽州村落等节点。根据关键词知识图谱,通过研读重要节点所对应的高引文献,发现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评价、空间分布、可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是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更好的说明不同时间段传统村落研究主题的变化,对关键词作年度变化分析。

图2 1997-2016年传统村落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

如图3所示,图3展示了1997年以来传统村落研究中热点关键词的时间变化趋势,紫色外圈标记的节点是具有较高中心性、在知识网络中较重要的节点。依据图1显示的发文数量并结合关键词的年度变化趋势,将传统村落的研究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阶段(1997-2000年),该时间段传统村落的研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古村落、传统村落、村落文化、村落保护是该时间段的热点关键词。结合相关文献,发现该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探究及对个别传统村落文化的介绍。刘沛林分析了徽州传统村落的特点,并以呈坎村为例,指出作为传统的人居空间[9],发展旅游观光业是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的重要方向[10]。黄成林从村落选址、村落规模、村落形态、水口园林等方面对徽州村落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11]。第二阶段(2001-2008年),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徽州村落、乡村旅游、历史文化名村是该时间段的热点关键词。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开展乡村旅游,2000年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促使各地传统村落不断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黄成林较早对黄山市的乡村旅游的现状及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12]。章锦河[13]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形象设计进行了研究。胡道生以安徽黟县传统村落为例,在对黟县传统村落旅游资源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应遵循“以政府为主导”“以人为本”“以文化为主线”的开发原则[14],卢松等[15]以徽州传统村落西递、宏村为例,提出了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要坚持“保护重于开发”“以人为本”的原则。吴文智利用旅游地资源的系统论观点,对安徽省传统村落宏村、西递的保护和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16]。第三阶段(2009-2017),居民感知,社区参与,城镇化,空间分布成为这一时间段的热点关键词,值的注意的是,前两个阶段的热点关键词在该时间段并未过时,热点关键词之间连接线密集。该时段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居民感知,社区参与,旅游城镇化及商业化,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卢松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对传统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历时性分析[17],并将皖南传统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18]。何峰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研究了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条件[19]及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社区参与[20]。2012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认定工作,并先后公布了三批总计2555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刘大均[21]等学者从全国尺度方面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李伯华[22],佟玉权[23]从省域尺度分别研究了湖南省、贵州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焦胜研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的“边缘化”特征[24]。2013年12月,全国召开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刘沛林研究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乡愁传承[25]。丁智才研究了传统村落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6]。可见,传统村落热点词的年度变化与政策导向紧密相关。

图3 1997-2016年传统村落关键词年度变化图谱

2.3 文献作者群体分析

使用CiteSpace III对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得到共引作者图谱(图4),图谱共有335个节点,128个连接,网路密度为0.0023,节点越大表示作者发文量越多。从图4可以看出,作者刘沛林所对应的节点最大,发文量最多,其次是陆林、卢松,其他作者发文量对应的节点较小。从作者群角度看,卢松团队与陆林团队的互引关系较强,其他各研究团队之间的互引关系较弱,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处于“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状态。常见的研究团队通常是由同一机构的作者组成,如衡阳师范学院的刘沛林教授及其团队,安徽师范大学的陆林教授及其团队,南京大学的张捷教授及其团队等。通过查看这些作者发表的文献,发现刘沛林团队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27],景观意象[28]等方面。陆林团队对徽州古村落的研究成果颇丰,涉及到徽州村落的景观特征[29]及演化[30],古村落旅游开发[31],旅游城镇化[32]等方面。张捷团队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集中在旅游感知[33]及社区参与[34]等方面。

图4 1997-2016年传统村落研究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在658篇传统村落研究文献中,共有1307位作者信息(含重复作者),按照发文量(取5篇以上)排名统计,得到14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表2)。如表2所示,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是刘沛林,共计15篇,其次是陆林、卢松,发文量各是13篇,其他学者发文相对较少,数量均在10篇以下。由此可见,在传统村落领域,虽然研究者人数较多,但发文量较少。

表2 1997-2016年传统村落发文量达5篇以上的作者

2.4 发文机构分析

使用CiteSpace III对作者机构进行分析得到发文机构知识图谱(图4),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机构在可视化图谱中显示为较大的节点。从图4可以看出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对应的节点最大,其次是衡阳师范学院资源与旅游管理系。

图5 1997-2016年传统村落发文机构知识图谱

按照发文频次(取5次以上)排序统计,得到16个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发文机构(表3)。如表3所示,安徽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达到32篇,其次是衡阳师范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山大学旅游与规划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16个二级机构中有6个二级机构与旅游管理学院有关,其余的则主要集中在建筑、地理等学院。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科研院所是发文的主要机构,旅游学,建筑学及地理学是发文量较多的学科。从省域来看,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安徽、广东、湖南等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省份。

表3 1997-2016年传统村落发文量前16的机构

2.5 发文期刊分析

按照发文频次(取10篇以上)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0个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重要载文期刊,其分布情况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旅游学刊》载文量最多,其次是《安徽农业科学》《建筑学报》《经济地理》《城市规划》等。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和建筑类核心期刊,地理类核心期刊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表4 1997-2016年传统村落发文量前10的期刊

3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进展进行分析,从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关键词年度变化、研究作者群、主要研究机构及高载文期刊等方面,揭示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状况。通过对近二十年(1987-2016)中文核心期刊的传统村落相关论文的分析,发现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传统村落的研究发文量增长迅速。对关键词共被引进行分析发现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可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是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传统村落热点词的年度变化与政策导向紧密相关,不同时间段热点关键词又有所不同。在传统村落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1997-2000年),该时间段年均发文量3.75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探究及对个别传统村落文化的介绍;发展阶段(2001-2008年),发文量显著增加,年均发文量22篇,该阶段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第三阶段(2009-2017),年平均发文量58篇,该时段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居民感知,社区参与,旅游城镇化及商业化,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刘沛林、陆林、卢松是研究传统村落最多的作者,并且各研究团队处于“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状态,各研究团队之间的互引关系较弱,学术交流有待加强。安徽师范大学是中国传统村落研究发文最多的机构,其次是衡阳师范学院和同济大学,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安徽、广东、湖南等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省份。从发文期刊来看,《旅游学刊》是传统村落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期刊,其次是《安徽农业科学》《建筑学报》。

总体看来,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缺乏理论的探索及深入化的拓展,研究对象多是单一的传统村落。

注释:

①黄山市旅游委员会.《黄山市旅游统计数据便览》(内部资料).2016年2月。

猜你喜欢

发文村落图谱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