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传统农区“美丽乡村”多种农业+发展模式路径研究

2018-08-06邵文恰

魅力中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沧州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邵文恰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要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寻求适合乡村建设与城镇化有效契合的新型农村模式。本文结合沧州地方特色和自然社会资源禀赋等条件,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采取新型农村经济模式转换,探索沧州传统农区城镇乡村独具特色的多种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沧州;美丽乡村;农业;发展模式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依托主导产业来进行。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中培育出地区主导产业。而对于传统农区,转换新时代农村经济模式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效产业支撑。

沧州传统农区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采取多种模式发展,走不同农业+发展模式路径,包括:“五朵金花模式”(农业+文化)、“观光农业模式”(农业+景观)、“商贸发展模式”(农业+会展)、“互联网+时代模式”(农业+科技)。综合“农业+x”的运作模式,带动农业的多功能发展。

一、“五朵金花模式”(农业+文化)

沧州地区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人文精神,但自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若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市场,更需要将文化品味融入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之中,增加其文化和人文价值。为使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相得益彰,要以文化支撑产业,以品牌塑造形象,按照“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不断推出和延伸新的品牌项目,使其接连不断的萌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沧州以运河文化为核心的绿色文化与蓝色滨海文化、红色英雄文化构成了沧州旅游文化生态版图。武术、杂技极具地域特色,孟村管铸工艺、泊头现代工商业历史悠久,青县盘古文化、东光佛教文化、孟村的回族文化、盐山千童文化、河间的诗经文化、献县汉文化源远流长、黄骅滨海蓝色文化充满活力、冬枣文化、湿地文化、书画文化聚合力强。沧州地区有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沧州村镇。

沧州传统农区应因地制宜,使沧州传统文化与音乐创作、手工技艺、绘画、摄影、雕塑、美食等现代文化艺术相融合,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吸引市民体验、休闲的文化活动。

二、“观光农业模式”(农业+景观)

观光农业模式要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

(一)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二)园林观光游

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三)农业科技游

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四)参与体验游

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全市基本都处于平原地区,沿海捕鱼业和传统种植业发达。沧州传统农区应充分利用当地独特优势,顺势发展乡村旅游。东部地区临近渤海湾,海洋优势突出,应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其中以黄骅片区为典型代表,结合南排河小渔村、聚馆古贡冬枣园、清静之美东常庄、水上公园李子札形成了特色乡村旅游片区。西北部青县、河间、献县3个县素有蔬菜种植传统,其中青县更是京津重要的蔬菜供应地。泊头鸭梨是河北省沧州市的特产,以泊头栽培面积最大,栽种最早,品质最好而得名。可以利用这些优势,积极加入特色瓜果蔬菜系列产品开发、组织参加果林园林旅游相关活动和现代农业科技旅游,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产品。

三、“商贸发展模式”(农业+会展)

会展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以会议、展览、展销、节庆等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农业展示和农产品贸易为主要内容,以形成展示中心、交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与会展产业、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农业产业经济形态。会展农业不同于农业会展,它应该站在如何推动农业发展与产业融合的高度,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全方位整合,集展示、商贸、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示范等功能于一体。

沧州有着特色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许多农产品已享誉国内外。沧州红枣又称金丝小枣,沧县、献县、泊头交界处及其周围是金丝小枣生产地。其中泊头市和位于产区中心的沧县崔尔庄是沧州红枣的正宗代表。金丝小枣栽植历史距今已有2300多年,被誉为“中华金丝小枣第一县”。鸭梨是河北省沧州市的特产,泊头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鸭梨产业也因此成为泊头的特色支柱产业。有“中国鸭梨看河北,河北鸭梨看泊头”的说法。同时,作为沧州丰富农产品代表的还有黄骅冬枣、青县羊角脆、黄骅梭子蟹等。

沧州传统农业可依托大型会展中心、大田农业和精细农业,充分开发沧州特色农产品。整合会展中心、农业会展活动、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产业、商贸资源,形成以会展中心或露天场地为精品展示、订单交易的前店,大田农业和精细农业批量供给、物流中心即日交割后台保障的互补性、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形成会展、农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效应,最终形成会展农业综合体。

四、“互联网+时代模式”(农业+科技)

“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沧州的传统农业发展应积极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首先,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其次,积极提升沧州农产品的知名度,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使农产品品牌化。把农村既当作生产端也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促使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均衡发展。再次,加强沧州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最后,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沧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基金项目:沧州市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沧州特色小城镇与“美麗乡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沧州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沧州有海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Feminism in A Story of an H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