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背景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略

2018-08-06合力力·伊卜拉伊木

魅力中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微课

合力力·伊卜拉伊木

摘要:本文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探讨了如何运用微课对不同类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这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和对微课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也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一线教学实践,概括总结了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不同的类型及其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如何利用微课进行转化做了一些研究,以其为以后学困生的转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一、学困生的成因

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指出,学业不良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是儿童身心发展上的障碍以及知识、技能熟练的不足,外因是教学上的缺陷和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外影响的缺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智力发展水平低,他们对所学教材的领会、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很迟缓。而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则认为,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并指出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着这样的预想,即学生的学业成绩最终将是好中差各占三分之一。目前,国内有关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综合当前研究成果可知,学困生主要是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外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内因指学生的自我因素,包括情感、动机、兴趣、学习方法等。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类型特征

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众多学者关于小学数学学困生分类略有差异。胡艳华(2011)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将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分为四种类型:知识薄弱型、动力不足型、智力低下型和品质不良型。李红星(2010)将小学数学学困生分为学习不得法型、贪玩懒惰型、知识断层型、情感中断型、目标缺乏型。张丽锦(2014)则运用动态测验法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行甄别,以“潜在认知能力” 为指标依据来进一步区分数学学习儿童是“发展落后”还是“发展缺陷”。根据调查和教学工作实践,我们把当前小学数学学困生分为三种类型,即动力不足型、知识薄弱型和方法不当型。针对学困生的不同类型,国内众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主要分为两个途径:一是学生自身方面,二是外部力量,包括教师方面和家庭方面。

三、利用微课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的有效策略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學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的需要,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微课在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对增强课下辅导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微课已经逐步成为当前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手段。

1.利用微课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式,优化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

考虑到各个班级中都存在着部分学困生,不同学困生的状况也具有一定差异性,因而教师每天的工作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对学困生进行相应的课外辅导。然而,教师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难以兼顾每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难以对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指导,微课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口,微课颠覆了以往个别辅导的形式,超越时间和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首先,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或者在网络上选择合适的微课资源分享给学困生;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困生进行互动、沟通,教师由此了解学困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出建议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优化转化效果;最后,在学困生观看微课的基础上,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定期的评价反馈,进而帮助学困生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实现对自己学习的有效把控。对于学困生而言,这是专门定制的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既兼顾了每一个学困生,也使辅导的效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寓教于乐,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动力不足型学困生学习兴趣不高,寓教于乐类的微课能够创设情境,渲染学习氛围,继而提出数学问题,在这种图文并茂的情境下能够激发学习动力。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安静,做事相当勤快,老师交代的事情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完成,因而很受大家喜爱,但数学课上虽然表现的很安静、认真,却也存在着一些困扰,比如上课经常走神、课堂参与意识不强、作业错误率高等。这样的学困生,成绩长期处于班级“底层”,害怕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因此他在课堂上会强迫自己认真听讲,可是因为他们一直没有学业上成功的体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对于该类学困生,教师在教学时要变抽象为具体,变科学性为实用性,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微课呈现情境化、活动化、知识生活化、思路清晰的数学知识,以吸引学困生;通过适当修正学习目标,让他体验成功的乐趣,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比如正负数的学习。负数相比较之前学习的正数,对学生而言比较新颖,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选择《正数与负数》系列微课,包括负数的引入、负数的概念、负数与正数的关系、负数举例、变式练习、闯关练习共五节微课内容,通过情境性、趣味性的引入,很好地避免了填鸭式的讲授。在课后的学习中,微课借助图文并茂的演示和启发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有效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力。另外,方法指导类的微课则适合方法不当型学困生,此类微课能够恰当、有效的将数与形相结合,通过直观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及其学习方法的直观感受;相比较而言,知识授导类的微课则能够帮助知识薄弱型的学困生快速梳理知识脉络,及时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其中的难点。

此外,家长的适时介入对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家长必须实时监督孩子完成微课学习的情况,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讨论。除此之外,家长在监督时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帮助记录、录视频等,使孩子能充分高效利用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胡艳华,余建全,熊万华.农村小学“学困生”教育转化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2]仵敏.小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18-36.

[3]李媛.有效促进学困生转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S1).

[4]仵敏.小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18-36.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微课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