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PDCA循环式的安全管理模式

2018-08-06常德化

安全 2018年8期
关键词:隐患分数计划

陈 珺 常德化

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据有关资料统计,生产事故中的88%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10%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仅有2%是由不可控因素造成的[1]。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安全是一切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有效的安全管理对于控制成本、质量和进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樊运晓[2]、蒲小平[3]、张明轩[4]等人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总结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贾明涛[5]、黄飞[6]、John[7]等人对行为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确定了各种安全管理行为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董留群[8]、赵挺生[9]、伍培[10]等人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优化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企业,不同的项目所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往往不一,因而进行具有普适性更强、时效性更好、管理效能更高的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1 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模式

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维护企业长效、安全、健康发展,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国家法律法规编制出的一套进步式安全管理方案。既定情况下,该管理模式能够计算企业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分数和界定物的安全状态等级,各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人员依计划逐步进行落实,对查出的问题进行行为安全分数计算或安全等级界定,对不达标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以书面的形式反馈到管理计划中,重复进行PDCA循环检测,直至达标为止。

1.1 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流程

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包括计划设定、计划执行、执行检查、隐患处理四部分,如下图。

图 PDCA循环模式图

计划设定是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的前提,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合理的目标计划、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计划执行是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的着力点,强调整个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要求所有参与管理的人员按章办事,按序办事;执行检查是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的关键,检查的力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危险辨识的高低,为企业的安全指明方向;隐患处理是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的核心,涉及到隐患的整改情况及计划的更新修复情况,具体表现为对辨识的危险及时进行整改,并将处理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计划设定。除此之外,隐患处理的好坏还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速率和对整个管理过程时效性的把握程度。

1.2 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可靠值的界定

本文提出的安全管理可靠值包括人的行为安全值(SSA)和物的安全等级指标(CPA)两个方面,其具体指标值的确定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值和设备的安全等级是根据作业人员自查、班组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巡查、公司抽查、上级管理机关稽查等方式计算求得的。

施工企业对作业人员行为安全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S为安全分数,SBO为观察的安全行为数,ARBO为观察的危险行为数。

一般情况下,企业安全基本达标分数为60分,中等达标分数为70分,良好达标分数为80分,优秀达标分数为90分,伴随着施工作业的危险程度不同,建筑企业对基本达标值的要求也不同。

施工企业对设备检控等级评定求解公式如下:

其中,CP为检控能力指数,X 为危险点抽查样本平均值(对某类危险源N次抽检控制合格率的平均值);S为危险点抽查样本偏差;Tl为技术标准公差下限值。

通常情况下,企业所建立的检控能力等级和标准是用来评价、检测危险源基本单元的,实施安全度量体系为核心的“3A”管理模式,见表1。

表1 检控能力指数控制等级标准表

2 理论应用及分析

2.1 理论值的计算

根据所研究的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理论对施工现场作业情况分别进行了作业人员自查,班组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巡查、公司抽查、上级管理机关稽查等方式,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状况和设备抽查的合格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2、3。

表2 安全检查统计表

由公式(1)提供的理论公式,可求得:

表3 安全抽查统计表

由公式(2)可求得:

2.2 实际值与可靠值的比较

将实际值与可靠值进行比较,判断施工过程中危险控制分数是否达标,以此确定是否对原管理计划进行更新修复。

2.2.1 对作业人员行为安全分数进行分析

2.2.2 对设备检控等级进行分析

(1)若CP≥CPA,则说明原安全管理计划中的机械设备安全等级达标,此方面不需要过多的安全投入,只需按时保养,就能获得较可靠的安全性能。

(2)若CP<CPA,则说明原安全管理计划中的机械设备安全等级不达标,此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就机械设备购置及保养方面做出相应完善。针对查出的设备隐患进行追根溯源,辨识危险源的根本所在,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规范,对老设备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对不合格的新产品进行更换,并对整改的隐患和新购置的设备再次进行PDCA循环检测,直至设备安全等级达标为止。

3 结论

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在人员、设备管理过程中沿用固有模式严重、问题整改及时性差等缺点和不足,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模式既继承了其管理层面广、整改力度大的优良特点,还改进了其不足。为更好地阐述PDCA循环式安全管理模式的理论应用,分别通过作业人员自查、班组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巡查、局公司抽查、上级管理机关稽查等方式,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评价、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控,将评价和检控结果与原目标计划值进行比较,对不达标的情况,及时进行整改,并以书面的形式反馈到管理计划中,再次进行PDCA循环检测,直至达标为止。该管理模式既能及时整改、反馈、优化原管理方案中的不足部分,又能辨识作业危险程度的高低,规避了安全投入的盲目性,节约了不必要的安全投入资金,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隐患分数计划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分数的由来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