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自我处置训练配合信息化随访对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的价值研究

2018-08-02黄淑仪顾惠英陈晶晶曹叶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分裂症复发率

黄淑仪 顾惠英 陈晶晶 曹叶群

1.广州市脑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370;2.广东省佛冈县慢性病防治医院,广东佛冈 511600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科属于多发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思维、语言、感知、身体活动等存在一定的障碍性,目前其患病原因还未明确[1-2]。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以及复发率,国内相关文献报道指出,临床治愈出院后未能继续巩固治疗的患者的复发率是继续巩固治疗患者复发率的两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精神分裂症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同时经济上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对社会安全亦存在一定的威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控制患者病情,但是长期容易产生副作用、依赖性,导致药效降低[3-5]。如何及早预防病情和降低后期复发率是目前精神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药物治疗配合信息化随访1年,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探究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以减少患者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研究报道如下。

表1 PANSS评分差异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首次发作并且已经临床治愈的精神分裂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长期治疗药物不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之列;(5)经过本院医护人员治疗,已经痊愈;(6)患者出院后生活中不少于1个监护人;(7)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发育呆滞、缺乏认知功能;(2)存在身体疾病或脑器官损伤患者;(3)患有其他精神性疾病;(4)存在抗精神病药依赖性。将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编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经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各项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实验共参与60例,完成60例,完成率100%,具有实验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资料进行训练,详细内容如下:(1)了解学习常见抗精神病药物的知识;(2)掌握自我管理方法以及鉴别药物,分析不同药物的作用;(3)了解所服用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如何最大程度规避;(4)与治疗医生沟通交流用药问题。观察组患者进行以上四项训练,10人一组,每周定时上课5次,每次时间为1h,周末休息两次。整个过程由固定的2名精神科医师和1名心里咨询师担任训练师,持续8周,在训练过程中,配合电话随访;对照组患者仅做电话随访,由医院医生定期定时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6-7]。随访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1)信息收集:主要咨询患者每天病情,了解患者活动情况,记录患者心理问题,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制定解决方案;(2)病情评估:对患者档案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患者个人情况,生活质量;(3)医学知识教育:宣传精神科相关知识,告知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制定相关康复计划,告知患者及家属复发时的先兆,以便及时救治。整个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复发情况,即停止随访,对其进行评估阴性、阳性症状评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

1.3 评估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入组时、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阴性、阳性症状评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估,复发标准:PANSS总分增加25%;临床总体印象病情恶化评分I>6分,存在自伤、自残、伤害他人行为或意念,以上行为持续一周以上。分析比较两组前后变化以及患者复发率[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分析软件SPSS21.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评分差异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比较显示,观察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随访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三个时间点对比显示P<0.05,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不同时间点SDSS评分比较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随访结束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较最初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评分下降幅度较大,两组之间P<0.05,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 两组不同时间点MRSS评分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随访,两组的康复状态量表(MRSS)分数都有下降,经过一年多的随访,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康复效果较好。具体见表3。

表2 不同时间点SDSS评分比较

表3 观察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MRSS评分比较

表4 观察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复发情况比较

2.4 两组不同时间点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复发人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在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在6个月和12个月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也说明了药物自我处置训练配合信息化随访对治疗精神分裂以及控制复发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具体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复发率、致残率,对社会、家庭、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患者出现恐惧、消极、自杀等行为,一旦患病,身边人会出现惊吓、排斥现象,对患者心理、生理都会造成一定影响[8-9]。国内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主要在18 ~ 60岁多发,虽然短期内能够治愈,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长期容易复发。多数学者认为生活压力、家庭环境、文化程度、遗传等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10-11],研究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因素,探究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是我国精神科医学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本文研究通过两组不同的愈后跟踪治疗显示,通过对患者长期进行电话沟通,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复发率。从PANSS评分可知,在短期内(3个月),两组数据已经有明显差距,较入组时,下降幅度不一;通过SDSSP评分能够很好的评价两组变化情况,在12个月时观察组评分变化时对照组变化的两倍,效果明显。从MRSS评分可知,两组之间对比均有变化,就变化程度而言,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在复发方面,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差距较大,观察组患者在三个月内无复发者,半年内出现一例,一年内复率仅为16.7%,而对照组在3个月即有复发情况出现,半年内复发率和观察组一年复发率一致,一年内复发人数达到了三分之一之多,可知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还能够很好的降低复发率。综上可知,各项数据显示,观察组通过药物自我处置训练配合信息化随访,效果要好于单纯的进行电话沟通,目前有学者认为通过简单的电话沟通,能够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加速患者康复速度,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且减少了患者去医院接受治疗的麻烦[12-13]。

药物自我处置训练能够有效的培养患者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技能,通过技能训练能够提高药物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提高,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以上治疗手段配合信息化随访,能够从精神层面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多方面提高抗精神药物的治疗效果,尽快恢复患者健康。

本研究只通过60个患者进行统计,样本量较少,通过本研究证明了药物自我处置训练配合电话随访能有效的预防患者病情的复发,但是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调查。本方法要想获得推广,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更多的数据分析[14]。总之,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对患者、家属、社会都是一个重要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携手努力,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复发率[15]。

猜你喜欢

精神科精神分裂症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
以需求+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