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8-02张艳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灌洗肺泡支气管

楚 磊 赵 灵 张艳军

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珠海 519000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常咳嗽无力,大量黏稠分泌物堵塞气道,使患侧支气管引流不畅,加重了通气功能障碍,使得肺部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发生肺不张,伴有急性呼吸衰竭及其他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临床常规使用抗感染、辅助机械通气等治疗可有一定程度上消除炎症,改善肺通气功能,但也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采取促使控制炎症、缓解病情。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迅速清除气道分泌物及炎性因子,达到改善肺通气功能的作用,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纤维支气管镜BAL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ICU治疗的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8~86岁,平均(65.2±17.8)岁,病程1~3d;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5~89岁,平均(66.4±20.6)岁,病程1~5d;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经X线检查有大片肺部阴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2.0×109/L,表现为高热不退、痰量较多、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听诊有明显湿啰音,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高于6分;其中,大叶性肺炎17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24例、支气管扩张症并肺部感染11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8例;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难以控制的呼吸衰竭者、存在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加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致病原因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症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B)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仪器选用奥林巴斯(Olympus)支气管镜及相关附件,采用0.9% NS 30mL+咪达唑仑30mg+地佐辛5mg持续静脉泵入(Ramsay评分2~3分),呼吸机通气模式则可选择SIMV+PSV,PEEP设置0mm Hg,吸入氧浓度设置为100%,接线一端连接呼吸机,一端连接气管导管外口,以此作为FB入口,FB进入气管后先负压吸取痰液送细菌培养,再仔细观察支气管黏膜,若存在较多分泌物,则将分泌物充分吸除,然后对需灌洗的肺段支气管开口处开始灌洗,接着对段及亚段灌洗,每个肺段反复灌洗2~3次,灌洗后负压抽吸灌洗液,灌洗液采用37℃无菌生理盐水,每次10~15mL,总量不超过200mL,灌洗完毕通过FB专用吸管往肺段内注入阿米卡星5~10mL,浓度0.1/100mL;术中监测SaO2变化,若SaO2低于80%则暂停操作,待SaO2上升至90%以上才可继续操作;术后侧卧10min,避免剧烈咳嗽,一般5min/次,2 次 /周[3-4]。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肺部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胸部X线显示病灶吸收超过90%,痰培养为阴性,血常规恢复正常;显效:肺部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胸部X线显示病灶吸收超过50%,痰培养为阴性,血常规基本正常;有效:肺部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胸部X线显示病灶吸收超过30%,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下降;无效:肺部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胸部X线显示病灶无明显吸收,血常规无改善[5]。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撤机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检测血气分析各指标,包括PaO2、PaCO2、SpO2、pH,判断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撤机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两 组在 治疗 前 PaO2、PaCO2、SpO2、pH 无 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PaO2、PaCO2、SpO2、p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x ± s,d)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x ± s)

3 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多存在咳嗽反射弱、排痰无力、痰液排出不畅等情况,造成痰栓阻塞支气管,使得肺有效通气明显减少,气道阻力增加,导致患者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肺通气功能改善缓慢[6]。常规治疗采用全身用药方式,药物到达病灶处浓度低,使得治疗效果不佳。

FB支气管肺泡灌洗属于局部侵入性操作,在机械通气下操作可有效降低治疗危险性,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也适用[7]。其通过FB直视下进行病灶反复灌洗,清除支气管内炎性分泌物、痰栓、病原微生物等,达到净化病灶、清除脓液的效果。在灌洗后局部注入抗炎药物,能够增强局部组织是药物浓度,提高病灶内的杀菌和抑菌效果[8]。但在操作中应注意,灌洗中机械通气应保持100%吸氧浓度,术前PaO2提高至8kPa;术中需间断吸引,严密监护SaO2水平,避免持续吸引加重缺氧,一旦SaO2<80%应暂停操作,给予吸氧[9];操作中注意吸引时吸力要适当,避免吸力过高损伤气道黏膜;术中患者若发生剧烈咳嗽,可静滴甲强龙40mg,或注入2%利多卡因3~5mL,强化麻醉;若灌洗治疗时未使用呼吸机,应做好必要抢救准备,具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应急能力[10-11]。总结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优势,一则可以在直视下操作,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恢复气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功能;二则能够局部注射用药,增加药物浓度,提升杀菌抗炎效果;三则能够获得气道深部痰液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抗生素的用药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撤机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SpO2、pH 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胡元华[15]等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9例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15例窦性心动过速,停止或暂停灌洗后可自行恢复;认为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效果较常规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但容易引起轻微不良反应,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应用肺泡灌洗。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肯定,能快速改善症状,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早期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灌洗肺泡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