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镜护理专科组在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2018-08-02陈桂谊詹文清肖华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腔镜器械专科

陈桂谊 詹文清 肖华英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吴川 524500

自20世纪80年代首例腹腔镜手术成功后,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腔镜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完善,其已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切口美观、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其已逐渐成为临床手术主要治疗方式[1]。但腔镜手术作为临床新型手术方式,其包含多种先进技术如电子、光学、超声、激光、摄像等,故手术中其对器械、设备性能及手术配合有较高要求高[2]。手术室是器械聚集场所,若对腔镜管理不当,不仅易发生器械混淆、器械清洁消毒不合格、零件丢失等情况,还会影响正常手术操作,给临床治疗造成困扰[3]。故为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手术配合度,确保器械能得到妥善保管,有学者提出建立腔镜护理专科组,对腔镜器械进行专科管理,以确保术中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4]。本文观察我院于2017年1月实施专科管理后,腔镜器械管理情况以及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腔镜手术的6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2016年1~12月期间未实施专科管理300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21~72岁,平均(49.5±3.1)岁,其中男169例,女131例;以2017年1~12月实施腔镜专科组管理的300例患者为观察组,年龄20~74岁,平均(49.4±3.5)岁,其中男172例,女128例。本次每组各安排8名护士对手术腔镜器械进行管理,对照组年龄20~42岁,平均(29.4±3.1)岁,其中护士3名、护师4名、主管护士1名,大专5名,本科3名;观察组年龄21~45岁,平均(29.8±3.5)岁,其中护士4名、护师3名、主管护士1名,大专5名,本科3名,两组护理人员、患者年龄采用t检验,患者性别、护理人员学历、职称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腔镜给予常规管理,包括固定仪器术间摆放,整齐有序摆放仪器设备,定期对器械进行保养维护(包括局部检查、除尘、加油),禁止非专业人员盲目使用仪器。手术后及时对器械进行清洗,需将腔镜各部件拆卸后清洗、灭菌、消毒,手术前需要使用时注意器械的轻拿轻放,避免设备受压、碰撞,禁止一手拿多样设备。

观察组建立腔镜护理专科组,由1名主管护士与7名护理人员组成,所有专科组人员均需对腔镜护理流程、医疗器械护理规范有充分了解,且具有手术室工作经验,同时由医院对专科组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对器械使用、构成、保管等知识熟悉掌握。对于医院新型设备,请厂家工程师进行现场说明、操作,并仔细观看配套光盘,了解设备运行原理,可对一般故障进行排查。制定出相应腔镜管理制度,确定器械摆放位置,确保手术器械准备是能一目了然,将器械名称、专项功能在器械下表明,并对设备进行编号,对于操作复杂器械,为避免失误操作可配图并在醒目位置标签。在安排手术前由管理组组长与手术室护理、医生沟通,合理安排腔镜使用时间,避免出现器械使用冲突现象发生,术前1d对腔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器械完好可用,对故障器械及时进行更换、维修。定期清点器械,仔细记录器械数量,对缺损设备认真检查,术中器械管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并在术前充分准备好手术需要的器械,术中合理安排站位,从而提高配合度、工作效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对手术室中用到的腔镜器械详细、仔细记录,并根据器械不同灭菌要求,对设备进行初步清洁、包装、整理交给供应室,并对器械清洁、消毒等情况做好登记,使器械在每个环节均可追溯。对消毒好的器械妥善保管工,遵守管理条例,将其保存与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并对清洁、消毒时间进行记录标签。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情况(器械故障、准备错误、清洗消毒合格、零件缺失、器械完好、器械混淆),比较不同手术室腔镜管理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医生临床满意度。本次采用自制调查表评定医生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85分以上为满意,61 ~ 84分为一般。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愈合率=甲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满意度、切口愈合、器械管理结果)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生满意评估统计

观察组为98.0%相比于对照组91.7%,观察组满意度高(P <0.05)。见表1。

表1 临床满意度比较

2.2 腔镜器械管理情况比较

观察组器械管理失误率低,器械完好率及清洗消毒率高(P<0.05)。见表2。

2.3 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比较

观察组愈合率为98.3% ,对照组为92.3%,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好(P <0.05)。见表3。

3 讨论

腔镜手术的出现及完善对临床微创学科发展的有重要意义,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其在消化科、肿瘤科、妇科等医院众多科室中均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每日手术例数增加,不同科室对腔镜器械要求不同。而腔镜器械种类多、构造复杂,设备相似度高、零件价格昂贵,若管理不当,会导致手术室内出现器械零件缺失、设备故障、器械准备不足等问题,造成医护手术配合度差,不仅影响手术质量,给手术顺利造成困扰,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6]。故有学者提出对建立腔镜器械专科管理组,以确保手术室内能顺利使用腔镜,并在术后能能妥善保管、保养设备仪器,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率、手术室工作效率以及手术质量,减少器械失误几率[7-8]。

表2 腔镜器械管理情况比较

表3 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比较

本次结果中观察组管理失误率、器械完好率及清洗消毒合格率依次为2.3%、97.7%、98.7%,对照组为9.3%、88.3%、89.7%,组间比较观察组器械管理效果较好,P<0.05,提示腔镜专科管理对降低器械缺损有利。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微创的优点,但其临床开展对手术器械依赖性较高,且由于手术为体内进行,故器械管腔小、仪器精密度高,操作较传统手术精细,因此腔镜器械比常规手术器械结构更加复杂[9]。这导致临床腔镜器械管理难度较常规仪器大,若仅给予常规管理易出现纰漏,造成仪器损坏、设备零件丢失等情况发生,不仅影响手术治疗效率,还会降低手术质量[10-11]。观察组通过对腔镜器械进行专科管理,包括保存登记、仪器标识、分类摆放等能有效减少器械损坏率,同时专科组成员通过学习器械知识、了解仪器操作原理,定期对其保养维护,及时处理器械故障,正确清洁消毒设备[12]。这些均对提高手术配合能力、工作效率、腔镜使用率以及治疗质量有积极性意义。

本次结果中两组医生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8.0%,相较于对照组91.7%%,观察组临床医生满意度高,P<0.05,这可能与观察组中护理人员对仪器操作了解原理、术前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有关。护理人员能了解手术流程故术中医护配合度高,做好术前准备,有效避免术中差错,确保手术室内腔镜使用合理,从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治疗质量提升,因此医生满意度高[13-14]。同时登记管理将仪器使用、保存、清洁、消毒等各个步骤进行纪律,使腔镜器械做到每个过程有有迹可查,从而有效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因此医生满意度高。本次研究中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其中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92.3%,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好,P<0.05,这可能与观察组器械清洗消毒率高以及各种器械利用率高等有关。由于术前沟通,腔镜通用部件资源共享,术中专科护理质量提高、医护配合度高,从而有效避免切口感染率,这对减少医院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15]。

综上所述,临床对手术室腔镜器械实施护理专科组进行管理,医生满意度高、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好,器械失误率、清洗消毒率高。

猜你喜欢

腔镜器械专科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