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QPS管理在ICU心电监护警报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02周碧瑶娄侠儒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警报医嘱

周碧瑶 李 萍 娄侠儒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显示ICU病房每个床位的监护设施报警次数约为100~350次/d,这些报警ICU护理人员均是可以听到的,以每个ICU护理人员负责3个病床计算,其每天要听到的报警次数在300~1050次,而这些报警中误报警次数高达80%以上[1-3]。而在所有误报警中,心电监护仪发生率最高,占比高达99%以上。长期持续的误报警不仅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会使护理人员对报警信号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对真正的报警信号产生疲劳,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据美国的某个研究机构调查数据显示,所有医疗设备危害排行榜中误报警连续三年高居榜首[4]。为了避免我院ICU护理人员报警疲劳的产生,本院拟在ICU心电监护警报管理中使用每秒查询率(queries per second,QPS)管理方法,现将从2017年1~12月对减少心电监护误报警的措施进行论述。

1 设置监测参数报警的目的

(1)通过设置检测参数报警,使得ICU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监护设施上的相关信息,从而能够确保报警的有效性。(2)选择合理的报警范围,当检测指标超出设定范围时才会触发报警装置,提醒ICU护理人员要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

2 报警范围设置原则

(1)警报范围:设定适合大部分综合ICU患者适用的报警范围,但特殊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生命体征变化的疾病,应该设定个体化的报警范围。调节合适的报警范围,避免无效报警导致报警疲劳。因为错误的警报或骚扰警报可能会导致延迟警报反应时间或降低护士的响应速度,从而干扰患者的护理工作[5-6]。(2)设置参数:对于新近ICU的患者由医生设定好监护指标及其报警范围值,对于部分特殊患者在不同阶段要随时调整报警范围值,这可防治误报或漏报等现象的发生。但规范调节报警范围应根据新标准或者与医生讨论后方可调整。(3)修改参数:只有医生同意才能修改报警参数,讨论后并在护理记录中呈现。若ICU护理人员发现正常范围报警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4)关闭警报:须由该患者主管医生确认才能关闭警报。符合关闭警报的情况:无法获取资料和频死等候返家前的患者。

表1 ICU患者报警参数设置

3 报警范围设置普通患使用适合综合ICU的统一标准

特殊报警范围由医生开立警报范围医嘱,护士根据医嘱控制血压,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1)心率报警范围设置:通常情况下患者心律范围在50~140次/min,报警范围应设置为>140次/min或<50次/min,但对于特殊患者应该特殊对待,如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律上限报警范围应设置为>150次/min,对于房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律下限报警范围应设置为<4~50次/min[7]。(2)氧饱和报警范围设置:通常情况下患者氧饱和报警范围应设置为低限SpO2<88%时。提示:SaO2<60mm Hg-低氧血症。重度低氧血症,如重度ARDS患者应设置下限:SpO2<85%[8]。(3)血压报警范围设置:通常情况下患者心率报警范围数值:90~180/40~110mm H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血压报警范围可上下调节30mm Hg。但特殊疾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的需要应该设置个体化数值[9]。①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设置:疾病急性期血压控制收缩压应设置为:110~120mm Hg左右(主动脉瓣反流除外),慢性期血压应设置在:140/90mm Hg以下。②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压设置:收缩压设置在140mm Hg以下。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置:准备溶栓者,血压设置在收缩压<180mm Hg、舒张压<100mm Hg。没有溶栓者,血压可设置在收缩压<200mm Hg、舒张压<110mm Hg。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设置:90~160/40~110mm Hg。(4)呼吸报警范围设置:通常患者呼吸范围为10<35次/min,<10次/min或>35次/min应引起重视,若<8次/min,表明患者发生呼吸抑制应该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10-12]。参考值见表1。

4 报警音量设置

为了保证警报能被听见,床边监护及中央监护报警音量设置不能小于5,要求中央控制台及报警病床所处分区内能清晰听到报警声音。 晚夜班将警报监测区域分为三组:3A、5、6、7、8、9、10 为一组,3、11、12、13、13A、15、为二组 1、2、16、17、18、19为三组,当监测范围人员离开时,组长填补空位。QRS波、脉搏波的音量可以调小或关闭,避免影响清醒的患者休息。对于无关的参数应该关闭其报警选项或将其报警范围设置的足够大,以减轻对患者的干扰[13-15]。

5 报警处理

提前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向其阐明警报的作用,同时应消除其对警报的恐惧心理。(1)报警处理原则:若发生报警,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判断是否为误报警。出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师,并按医嘱处理。(2)报警处理时间要求:CRISIS(危象)需在报警声响后立即到患者床旁确认问题及处理;WARNING(警告)设定30秒,最后ADVISORY(建议)在报警声响60秒內到达[16-17]。(3)当发生报警时,护士应及时查明报警原因,排除干扰因素,若确因病情变化引起,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4)为统一发生报警和确认处理时效,依据区域配置,进行分区群组规划,将危急报警信息设定共同群组床位的心电监护仪或中央监测显示,规划护理人员听到报警时需到产生报警信息的病床处理问题,分区群组解除警报。本单位均认为 3A、5、6、7、8、9、10 为一区,3、11、12、13、13A、15、为二区 1、2、16、17、18、19 为三区,达到专区相互照顾的协助管理机制。

6 警报质量管理

由质控小组成员或护长每周定时或不定时抽查。(1)警报设置是否正确,没有开立医嘱的按普通设置:血压范围为90~180/40~110mm Hg,血氧饱和度90%~100%,心率50~140次/min,呼吸10~35次/min。特殊疾病按医生开立的医嘱进行查核,查看是否与医嘱一致。(2)查看报警是否被关闭。心电监测警报不能被关闭,除非达到被关闭的要求。(3)查看警报音量有无被调小,正常报警音量必须在5以上,否则可能出现空白区,因不能听见报警而耽误患者的抢救时间。每个月统计抽查的不良条目,分析原因并持续改进。

综上,通过用QPS指标管理对心电监护仪报警范围进行设置、规范报警的处理后,我病区的心电报警不良条目明显下降,当出现报警时医护人员的敏锐性明显增强,处理警报的正确性提高;更好的监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警报医嘱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PDCA 循环管理对降低冠心病监护病房心电监护误报率的效果研究
假期终结者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是谁的责任?
拉响夏日警报定格无痕迹美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