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教师喜欢阅读

2018-07-30孙建辉

关键词:书籍教育教师

孙建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91-02

一、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且不从“给人一杯水,自己就需要一桶水”的角度来说,单是从教师自身的良性发展层面看,阅读也同样是一种提升自我,充实人生的首要因素。

首先,无论是研读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还是阅读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其功能最初便是丰富自身。我们通过阅读文学来培养爱心和审美情趣,通过阅读专业理论来培养求真务实的技能本领。

其次,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以往所不知道的世界。而这种了解,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肤浅,这就反过来可以激发我们探求的欲望,可以激发我们更大程度的阅读理想。

第三,当我们把阅读的成果灵活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课堂驾御能力得到了提升,这种提升,有反过来激发出我们对教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这样,就又进一步促进我们的阅读。

所以,阅读之于教师,其實就是划分教书匠和艺术家的一个分水岭。一辈子教学,尽管勤勤恳恳,但从不或者极少阅读教辅材料之外的书籍的老师,终其一生,最多也还只能是一个熟练“技工”而已。而总揽所有的名师,没有哪一个人是脱离了博览群书这一基本点而凭空“一夜成名”的。教育没有什么先天因素,要有成就,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就是阅读。

二、为什么有的教师不阅读

一是以扼杀学生个性和爱好为特征的应试教育,泯灭了不少教师的阅读欲。从师范院校出来的教师,都经历过残酷的中考和高考,一路为分数竭力拼杀,十几年苦读教科书,早已把阅读的乐趣扔到“爪哇国”了。做了教师后,又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向学生“挤”分数的“生存”大战中,很难再找到静心阅读的雅致了。

二是没有时间阅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是非常烦琐的,每天要上三四节课,要备课、辅导自习、要出考试题,要批阅作业,要应付那种检查,要参加实质意义不大的继续教育,要填写各种形式主义的表格,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来阅读?

三是没有阅读的环境。且不说我们这个国度本来就缺乏阅读的氛围,单就学校这个小环境来说,也很不如人意。无须讳言,现在,不少的中小学图书室形同虚设,除了教科书和教参,很难找出几本象样的教育理论著作和文史典籍,教师就是想看书也找不到合适的书籍。自己掏腰包买吧,书价又奇高,教师瘪瘪的腰包实在承受不了。于是,教师也就只好不阅读了。

三、如何让教师阅读

教师不能广泛阅读、及时补充学科新知识,吸引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这种现象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即知识内容陈旧、知识面狭窄,只懂照本宣科,天长日久,只能做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这样的教师,上课只能“以本为本”,不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笔者认为解决上述教师阅读问题关键是:

1.健全各级图书馆阅览室。教育主管部门增加中小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资金投入,让教师们想阅读而有书可读。

2.建立教师阅读学习的激动机制。要想在校园中形成教师喜阅读、愿阅读、不读不可的氛围,应在教师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时,侧重对文凭、论文和教学基本功的考查和奖励。在教师中形成一个多阅读、多提高素质的好风气。

3.完善教师聘任制度。随着教师竞聘制的大规模推广,建立优胜劣汰制度势在必行。对勤于治学者奖励,使那些不思进取、误人子弟的南郭先生,在学校中难以立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笔者相信,多阅读、读好书中小学校教师中定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

四、教师应读三类书

一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操作性比较强的教研论文。教育理论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宋洪昌的《第三只眼睛看教育》等,都很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阅读教研论文,可以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当代教育科研》等教育杂志上选择。

二是读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这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哲学著作、美学著作、史学著作等。比如,语文、历史等文科教师可以阅读先秦诸子散文、唐宋传奇、明清小说等著作,理科教师可以选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和他们的经典著作,一方面为教育教学提供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是适当阅读一些学生喜欢的时尚流行书籍。读这类书,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学生喜欢阅读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书籍,教师也应该读一读《三重门》,从中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喜好,摸清学生的心理;学生喜欢阅读口袋书,教师也不妨弄几本来翻翻,以便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欣赏品位。对年轻教师,我主张读一些经典,经典的特点是值得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去阅读,具有永恒性,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像《论语》、《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世说新语》、《圣经》就是这样的经典,你读了这些书,你会发现,在人生道路上,这些书所讲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所阐述的道理,总能时时出现,或者得到印证。有个词叫老生常谈,年轻人对老生常谈特别不以为然,其实,能够被老生常谈的东西往往就是真理。因为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所有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能生效,看似平常,实则来之不易。

猜你喜欢

书籍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鲁迅与“书籍代购”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