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2018-07-30王林毅于巧娥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体系建设

王林毅 于巧娥

[摘 要] 应用型本科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紧密联系学校教学与专业行业,使专业教学得到社会、企业认可的重要途径。在探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内涵和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原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1008-2549(2018) 06-0044-02

一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内涵

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是根据一定的高等教育教育规律和教育价值,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教学各个环节的效果进行综合评判时,所要依靠的一定的原则而制定的相应的关于教与学等方面的质量规定,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水平,首要的任务就是构建一整套科学规范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当遵循教育科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发展逻辑、反映社会需求、适应个体(老师与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真实的反映构成教学质量的各要素以及相应的关系,为学校的教学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评价体系。在系统层面上考评教学质量系统的运行规律、构成教学质量复杂性因素的表现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所以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是由指标、权重、评估标准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所形成的系统化的有机集合体。

应用型本科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是保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紧密联系学校教学与专业行业,使专业教学得到社会、企业认可的重要途径。为学校的教学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工程师或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的专业教育。所以,在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时,必须牢牢把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坚持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强调能力培养为特点,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在满足国家要求的教学质量基础上,融入应用型特色和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必须保证的教学质量标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2 全面性原则

所以全面性就是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和环境做出的规范与量度要求。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工作过程,特别是教学过程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设备、教学考核、教学总结、教学诊断与评价、教学反馈调控等全过程、多维度的质量标准体系,要求人才培养工作的每一个环境都必须符合相应制定的预定目标,体现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全面性,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整体的教学效果。

3 科学性原则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应该符合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特点的要求,科学的反映教学内在的本质特征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设立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其内涵准确,外延清晰,各项指标内容应该是简洁明了具体。同时在制定各种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时,必须结合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特色与专业教学特点的指标体系。

4 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质量标准的指标必须是客观的与实际教学相符的,在遵循目标性、全面性、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每个指标都应该体现出自身的作用,并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教学质量的要求,合理分配指标的权重,各项指标达到可测、可比、可鉴定,让教学质量标准的指标具有简单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使得评估与评定的结果能真实地客观地反映教学实际情况。

5 规范性原则

标准都是规范的,所以标准就具有规范的功能。一是质量标准体系内容的规范。标准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必须是全面的有效的,不能残缺不全的;各要素之间要做到层次分明,明确清晰,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标准的指向清楚,要求具体,结构严谨,符合教学自身的规律性;指标体系中各要素的权重要重点突出各不相同,不能平均分配。

6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时,能够体现出量化的各项指标与权重就要加以量化,要具有数量化的分析与评价,使之达到具有化和精确化,便于标准的比较和评价的差异性;对于那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要做出定性的描述,并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以使各项指标达到一定的规范性。为了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在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时就必须将定量化与定性化相结合,这样才能完整地衡量教学质量。

三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

1 全面认知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不管是教学质量体系的理论性还是实用性,最主要的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此更好地推动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教育发展。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全面认知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教学质量标准观,强化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通过教学有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的最终要求,以多元、整合、开放的态度建构符合本学校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标准。

2 健全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管理机构

要想建立长远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就要完善保障教学质量管理机构,设置与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明确人员分工,确保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构建与发展。可以设立专门的教育研究中心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心,对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提出总体规划目标,监管院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明确任务分工,对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与审查,并对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的考察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评价。让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建设而服务。

3 坚持开展教学质量标准评专项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是加强内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学质量标准执行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学校以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根据教学工作整体需要,适时开展学校教学水平工作自评估、系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 、课程评估与优秀课程遴选、教研室评估、实验室评估、教学档案评估等全校性的评估工作。通过开展教学工作专项评估 ,指导督促各教学单位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落实有关质量标准。教学过程 中根据质量标准规范教学行为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保证了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4 坚持教学质量标准督导制度

学校教学督导组每学期坚持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试工作等进行督导。学校督导组按照学校“理论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以及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教学评价项目编制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课堂教学进行督导评价,学校领导和各级教学管理干部也认真执行“管理干部听课制度”,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对督促和指导教师按质量标准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督导组按照学校“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和“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标准”制订相应的评价纪实表对实践教学进行督导评价,将未达到教学质量标准的相关工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并跟踪指导。

5 建立院 、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标准管理体系

首先要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牢固树立“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 ”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学院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质量标准分层管理和监控。其次要建立健全学院管理体系,学院要把“以质量标准为基础,以强化教学质量为根本”作为教学质量标准管理的基本点,明确教学质量标准全局性、全程性、全体性的教学管理观念,建立既注重教学过程,又注重教学结果,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和持续发展,并能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和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

6 坚持每学期定期“三检”制度和专项教学质量检查工作

在建立学校、教学系(部)和教研室的三个教学质量标准管理层次的基础上,还要建立教务处、督导组和学生信息员的巡视、检查和反馈的三支管理队伍,并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三次重点教学质量标准检查,经常开展教学工作例会、教师教学工作座谈会和学生反馈意见的三个会议。教务处除每学期都认真组织开展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标准检查工作以外,还要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教学质量检查,根据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师教案等教学文件、试卷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等进行专项教学检查和评价,以保证教学质量标准能够顺利执行。

参考文献

[1]周光琪,李光华.教学质量标准的内涵及构建[J].人民教育,2010(17):48-49.

[2]姚林群,郭元祥.基于学校层面的教学质量标准研制[J].中国教育学刊,2012(06):48-51.

[3]高祥永,崔国生,宋吉鑫.新建本科院校內部教学质量标准的建设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30-132.

[4]陈锁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5):45-47.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系建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