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医疗的二维码扫描联合现场讲解对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正确吸入药物的价值

2018-07-30杨延杰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阻塞性家属依从性

佘 君, 杨延杰, 李 丽, 朱 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肺功能上可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吸入药物通常作为首选治疗[1]。吸入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由于不同厂商所生产的吸入装置不尽相同,使患者即使在仔细阅读说明书后仍不能正确使用,导致治疗依从性欠佳。医师不指导患者,让患者阅读说明书后用药,近90%的患者不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2]。通过向患者讲解并演示吸入装置的使用,可帮助患者正确吸入药物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但是,在指导患者使用吸入装置后,仍有部分患者遗忘或弄错使用方法,需要再次或多次对其指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院从2016年起借助互联网技术,首创通过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QR code)扫描的方法向患者提供吸入药物使用信息来指导用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拟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方法,探讨应用QR code扫描正确吸入药物对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门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或)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均符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予以吸入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80例。上述病例均符合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3-5]和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6]的诊断标准。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患者分组及处理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现场讲解组、QR code扫描组、现场讲解+QR code扫描联合组,患者入组情况见图1。在干预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患者对吸入药物的掌握程度并进行评分。评价指标包括:装药方法;用药前呼气;规范吸入;吸药后屏气;遵医嘱用量;用药后漱口;用后装置处理[7-8]。若患者能规范完成上述任何1项可获1分,共7分。

图1 患者入组及随访情况

现场讲解:首先在现场示范指导,让患者模仿,再让患者进行药物吸入操作,若操作过程中有错误,则予以纠正,让患者再次操作,直至方法正确为止。QR code扫描:让患者和家属打开手机扫描软件,对准相应装置的QR code进行扫描,即能在手机上获得该吸入药物及装置的使用方法(图2)。若患者因年龄较大,让家属扫描QR code并学习使用方法,在患者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督促。现场讲解联合QR code扫描:首先在现场示范指导患者吸入药物及装置的使用,纠正错误操作,然后告知患者和家属QR code扫描的使用信息,让其在使用中反复学习。

1.3 随访观察 干预后随访6个月。第1个月和第2个月,评估患者在3种不同干预下对吸入药物的掌握情况;在第6个月随访患者的满意度和疾病的急性发作情况。

图2 不同装置吸入药物的QR code

2 结 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共166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56例接受现场讲解;56例给予QR code扫描;54例接受现场讲解+QR code扫描联合。男性89例,女性77例。各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肺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一般情况对比

2.2 不同干预下患者对吸入药物的掌握情况 结果(图3)表明:干预后第1个月,采用现场讲解+QR code扫描联合方式,患者吸入药物掌握程度优于单独现场讲解或QR code扫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个月,现场讲解+QR code扫描联合方式的效果更为明显,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采用现场讲解和QR code扫描学习吸入药物方法,患者的掌握程度类似。

图3 不同干预下患者对吸入药物的掌握情况对比

*P<0.05与现场讲解相比;△P<0.05与QR code扫描相比

2.3 患者满意度和疾病急性发作情况对比 结果(表2)表明:经过6个月的随访,3组由于提高了吸入药物的正确性,患者依从性良好,患者满意度均达95%以上。3组间疾病的急性发作和住院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各组患者接受不同干预后的依从性和疾病急性发作情况对比

3 讨 论

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吸入药物[1]。使用吸入剂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无肝脏首过效应、肺泡吸收面积大、上皮屏障通透性高、药物吸收迅速、起效快。药物制成干粉,解决了难溶性问题,且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局部治疗药物剂量少,不良反应低。然而,吸入药物使用方法的掌握与否是影响药物推广和疗效的主要原因。

目前市场上的吸入药物种类繁多,而且使用方法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干粉制剂和气雾吸入剂。吸入气雾剂时需要患者呼吸配合,使吸气时同步喷药,才能保证疗效[9]。干粉制剂吸入器装置主要有胶囊型和储库型。患者首先需用双唇将咬嘴含紧,药物才可随呼吸吸入,而且患者对吸入装置的使用准确性及干粉传递装置可影响其雾化粒子在肺部的沉积。此外,老年人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衰退,如记忆力下降、动作迟缓等[10],老年患者对吸入药物使用知识掌握不足,可导致吸入药物使用疗效受影响,疾病控制不佳。因此,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使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药物对疾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QR code扫描是指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软件获取二维码图片中的内容和信息。我院从2016年起,首创通过二维码QR code扫描的方法向患者提供吸入药物使用信息来指导用药。本研究显示,QR code扫描可应用于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药物的指导,而且,采用现场讲解+QR code扫描联合方式,患者的吸入药物掌握程度较单独现场讲解或QR code扫描更好(P<0.05),这有助于患者正确吸入药物和疾病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现场讲解+QR code扫描联合方式,通常会先在现场示范指导患者吸入药物及装置的使用,纠正错误操作。然后告知患者和家属QR code扫描的使用信息,让其反复学习,正确使用。但仍有以下细节需注意:(1)吸入药物前,呼气过程中,不要向吸入装置内吹气;(2)双手持药,使吸入装置吸口向上;(3)吸入药物后,不要立即呼气;(4)吸入药物后需要屏住呼吸数秒,然后再正常呼吸并漱口;(5)按医嘱正规使用药物剂量,不要擅自减量或停药;(6)老年患者需要家属和患者共同学习,并需要家属对患者的药物使用进行督促。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采用现场讲解和QR code扫描的方式,患者学习吸入药物方法的掌握程度类似,QR code扫描可运用于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药物的指导。本方法的缺陷在于:部分老年患者不会使用扫描软件进行QR code扫描;通过QR code扫描获取使用方法信息,需要无线网络支持。可请老年患者家属协助QR code扫描;若扫描后没有网络支持,可先将对应吸入药物的QR code拍照,然后在有免费网络支持的情况下,扫描并学习用药。

猜你喜欢

阻塞性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