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心事当拿云

2018-07-29刘劲楠

江西教育A 2018年6期
关键词:饭盒读书同学

刘劲楠

回想年少时光,30多年前的往事恍如昨日,历历在目,总有种情不自禁要向“70后”致敬的自豪感。

读初中时,在本乡中学读了一个学期后,家住邻乡的大姑父建议,让我转学到邻乡中学,因为当时那里的教学风气好些。同村在邻乡读书的还有彦莲与叫花,我们仨总是结伴同行,彦莲比我与叫花大一点。每次从家里去学校,曾祖母总要反复叮嘱彦莲要带好我,然后在大门口的柏树下,目送着我们在乡间小路上渐行渐远。其实,彦莲当时也只不过是个小女孩。后来,彦莲先毕业,叫花转回了本乡,就我一人还在外乡求读。

我家离学校远,只好隔一周回家一次,徒步往返学校40余里。去学校时,还要驮着一袋米,背着书包,拎着瓶瓶罐罐装的菜。既有物质食粮,又有精神食粮。与几个学友们一起,行走在田野小路上,还要翻山越岭。读初一时,我才11岁,“跋涉”在求知路上,“负重”前行。

那么远的田野小路,我来回走了三四年,风雨无阻。去学校的路上,要经过同学大狗、细狗家所住的村庄,他们村养了几条恶狗,每次路过时,恶狗都对我们狂吠,令人恐慌。大姑父知道后,不知从哪个“高人”那里学来了则口诀传授于我,至今还记得口诀:“日出东方,喜气洋洋,家有烈犬,鼻子难当,称好二十四斤麻绳索,捆在烈犬身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后来看到路旁恶狗时,我一边默念口诀,一边用左手做个手势(中指、食指与大拇指捏拢,小指与无名指伸出)指向恶狗,恶狗就不敢近身了,我居然用这一“绝招”战胜了恶狗。现在想想,可能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要不然,太上老君那么忙,哪里有空为我们撵狗呢?

逢着雨天,我们就披着塑料雨衣风雨兼程,走在泥泞小路上,看到农民伯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田里,吆喝着老牛耕田;有的弯着腰在插秧,觉得他们真辛苦,他们要这么年复一年地劳作,何时才是个头呢?读书就几年时光,我想,多吃点苦,总有个盼头吧。

逢着大雪天,小路根本无法行走,就只好走大路(大路远很多)。记得一次大雪弥漫,父亲便用自行车送我从大路走,但由于积雪太深,自行车根本无法骑行,父亲便把我的米袋子、菜瓶子绑在自行车后架,推着自行车,顶着凛冽的寒风和飞絮般的雪花步履维艰地走着,我在后面吃力地帮着推车。当时一路上都看不见往返的行人与车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唯有父亲带着我迎风斗雪,勠力前行。这样的一幅画面,永远烙印在我心中。当我用文字描述这个情境时,父亲离开我们已三年多了,不知道父亲在那边还会面临多少风雪,但愿他早已“飞雪迎春到”。

读初中时,在校一天三餐吃蒸笼蒸的饭和从家里带来的菜。有些走读生时不时到学校蒸餐饭吃,我们住读生就认为他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放着家里的好饭好菜不吃。我们每周,头几天有菜吃,末了就没菜吃了,只好用猪油或酱油拌饭吃。夏天的菜容易馊,馊了也舍不得倒掉(实际上是倒了就没菜吃了),硬着头皮对付几餐。有的同学家里条件好些,会带些蛋来放在饭盒里蒸,可到了开饭时,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饭盒,打开盖子一看,饭里面往往只剩下一个洞洞,蛋早已不翼而飞,被别的同学“先下手为强”了;蒸黄豆是个好菜,只要开饭时,没有被人“先下手”,端回来就可以放上油盐,搅拌一下,连豆带汤,吃得津津有味。我的饭盒里面有个“暗器”——当时小姑在一所乡级医院做事,弄了个煮针的小盒子给我,我就用这个小盒子放在饭盒里蒸菜,现在这成为许多同学记得我的趣事之一。

当年,我们都有一个自制的“神器”——煤油灯:一个墨水瓶,把瓶盖戳个小眼,用牙膏皮卷着根布条作灯芯,穿过瓶盖,倒入煤油,便成了一盏简易的灯。可别小看了这盏灯,是它陪伴我们度过了孜孜矻矻、苦苦攻读的少年时光。那时,照明的电源时有时无,即使有电时,晚自习也只能保证两节课的时间。关电闸后,学习刻苦的同学,便拿出这一“神器”,就着昏黄的灯光看书或进行“题海战术”。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铆足了劲比谁用功坚持到更晚。你十二点回寝室,我就十二点半,甚至一点,往往是在值日教师的几番敦促下,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寝室。我们睡的都是大通铺,几十个人排成排睡在一起。当时卫生条件差,大多数人都传染过疥疮,奇痒无比,现在想想都十分后怕。

有的同学在睡觉前还要躲在被窝里面挑灯夜读,第二天早上起来,两个鼻孔里都被煤油熏得墨黑。这就是那年头所流行的“开夜车”,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啊!或许是怕用脑过度吧,那时,大多数人都喝过一种类似于糖浆的“补脑汁”,这玩意能不能补脑不知道,但当作糖水喝解解馋倒是好东西。

我与成绩拔尖的火狗、玉米等几名同学总是暗中较劲,还有一名与我名字同音不同姓的同学,当时被合称为“二楠”,名气很大。我有一个师弟“开夜车”,更是全校闻名,因为他无论寒冬酷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在寝室当头的路灯下苦读,令人佩服。他的手有残疾,现在想来,小小年纪的他如此刻苦攻读,是早已懂得唯有读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吧。

课外时间,我们喜欢在户外读书,田塍地坎、山沟石坡遍是读书人,而且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定点在某一处读书。我们朗读时,绝大多数都是扯着喉咙高声叫,似乎声音越大,记得越牢,巴不得自己的声音盖过别人。我们喜欢来回运动着读,踱来踱去,摇头晃脑,甚至前俯后仰,声嘶力竭,所谓“书声琅琅”,莫过于此。但也有斯文温柔型的,比如班花冬香,长发飘飘的她总是捧着书慢慢走、轻轻读,显得温文尔雅。学校周边,读书声,声声入耳,春夏时节还夹杂着阵阵蛙声、树梢上的鸟鸣声、农民们吆喝耕牛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这些小小少年如此忘我读书。我养成了高声朗读的习惯。临中考前,要回到本乡报考,我回到了本乡中学读了半个月,高声朗读,让人侧目,引以为奇,视为怪人,我却浑然不知。后来同学转告我,也不觉得尴尬,倒是有种“先声夺人”的优越感。

我有个师妹,反其道而行之,不喜欢大声朗读,但她点滴时间都在看书,几乎手不释卷,连上厕所来回的路上都捧着英语书默读,她的英语成绩非常好,总是代表学校去县里、市里比赛,而且每每得奖。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她并没有考上高中,走上社会后,因家庭的变故与生活的磨难,现在苍老得与实际年龄极不相似,让人看了心疼,令人唏嘘。

吃了苦,未必都能苦尽甘来。当时的少年们真是不识愁滋味、壮志不言愁。小小的心灵里,满满地装着自己志在远方的心事。我总记得大姑父对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想来,“人上人”的思想固不可取,更不合主流,但要“吃得苦中苦”的励志精神还是要传承的。或许,我们吃过的苦与父辈相比而言,算不了什么;讲给后辈听,他们也会不以为然。毕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那种孜孜以求、刻苦奋斗的精神是不可丢弃的。

“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读万卷书求圣道;行千里路得民情” ……多年以后,每当读到这样的联语,都深深感悟到读书的益处,少年苦读,无怨无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少年心事,向往著乡村外的世界和蓝蓝白云天。

那一年,十五岁的我,揣着师范学校的通知书,平生第一次坐着绿皮火车,踏上了另一条求知路。

(作者单位:德安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

猜你喜欢

饭盒读书同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塑料饭盒异味巧去除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饭盒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