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018-07-28刘红花

教师·中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实效性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幼教师资的需求急剧增加,需要大批既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又具有保教专业知识和保教实践能力的幼教人才。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迫在眉睫。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力雄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激励作用的考评机制,能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立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ZJZB2016253)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红花(1972—),女,湖南新化人,娄底幼儿师范学校教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随着幼儿园数量的剧增,社会对幼教师资的需求急剧增加。这种需求不仅表现在量的增加上,也包括日益提高的质的需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这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对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6年后入校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全国幼儿教师资格证的统一考试,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国考突出实践导向和能力导向,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懂理论,还要学会实践操作。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既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迅速发展的学前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呢?主要有以下四个策略。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导航

学校要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必须修订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专业能力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力求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岗位对接,提高专业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学校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根据专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根据幼儿园反馈的信息和目前娄底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出了一些调整和修订。

1.培养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和保教能力,适应城乡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管理等工作的新型学前教育工作者。

2.课程设置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行“2.5+0.5”的学制,在校时间短,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既要完成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又要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内容多、任务重。为了促进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发展,我们对专业理论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如下表)。

课程安排中有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活动教育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班级组织与管理”等。为了适应学前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我们还开设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儿童心理咨询与指导”“育婴师”“保育员”等选修课程。 为了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项目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功能室和实习基地幼儿园,将实践实训分为校内的模拟实践和幼儿园的见习实习两大块。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将原来的集中见习分散到各学期,与各门课程相对应,每次见习有具体的内容,从学习幼儿园的常规工作、班级的管理,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全面了解幼儿园各项工作,真正起到教育见习的作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通过培训和教研,提升专业理论教师的教学水平

重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提高理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的培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走出去”,另一种是“请进来”。“走出去”就是让专业理论教师去校外参加各级各类组织和机构的培训活动,去兄弟院校交流和学习;“请进来”是邀请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指导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校内教研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特别是在评课、议课的过程中,教育思想因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就是集体的教育智慧。因此,作为专业理论组教研组长,笔者很重视本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每期有计划,次次有主题,人人要发言,且活动后教师必须总结活动心得。因此,教师们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得以提高。

2.实行专业理论课教师校、园轮岗制,提升专业理论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的青年教师虽然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幼儿园保教实践的经验。如何快速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积累实践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青年教师深入幼儿园,从事保教工作,积累经验。因此,我校对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行校、园轮岗制。我校与实习基地幼儿园——湖南省冷水江市小天使幼儿园紧密合作,按照学校课程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分批次到幼儿园跟班学习,参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幼儿园精心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实行小、中、大班轮训,每个班级的主班教师会对我校实践教师实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经过校、园轮训,让专业理论教师全方位了解幼儿园工作,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为提高理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成立名师工作室,以点带面,提升专业理论教师的教学水平

名师工作室由两名高级讲师、两名优秀园长和六名优秀青年教师组成,旨在组建一支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的学前教育精英团队,以发挥引领、指导、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从而保障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专业理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和UMU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案例操作、自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尤其是微课的运用,有效实现课堂翻转,大大扩充了学习的有效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的录播室和微格教室,将学生分组,在进行保教实践活动时录成视频资料,在理论教学时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这些直观且亲切的案例,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2.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专业理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学、讲、做、评”四步联动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理论和案例操作以及评价分析有机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3.加强实践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格教室和模擬幼儿园,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教室内的试讲、模拟幼儿园的实践操作、基地幼儿园的见习和实习等,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保教实践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活动,使理论教学和保教实践紧密结合,真正提升学生的保教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践操作进行反思,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反思能力,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学前教育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四、完善考评机制,激励学生注重保教能力的提升

不断完善考评机制,科学设计评价标准,合理设定各类考核内容的权重,变知识的考核为素质、能力的考核,变结果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考核的重点强调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强调学生知道什么。比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采用上微课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方式除采用传统的开、闭卷形式,还采用上交幼儿园调查报告、自评与第三者评价相结合、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活动方案等。实训成绩的给定由幼儿园教师和学校专职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力雄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和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理论教学与保教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具有激励导向的考评机制,将引领学前教育专业注重理实结合,注重保教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关于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思考——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7-8.

[2]郭咏梅.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中职学前教育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的实施
“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协商实效性研究
试析中职学前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