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环保意识

2018-07-26胡雁平

关键词:迫切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环保意识

胡雁平

【摘要】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精神强调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思想和行为 而社会责任则强调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深刻理解化学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基于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环保意识 社会责任 重要性 迫切性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46-0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有: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其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强调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深刻理解化学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基于此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面来谈谈利用化学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化学教学在培育学生环保意识中的迫切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我国的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曾经美丽的十里秦淮如今美景不再,淮河水已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黄河断流,长江洪水,北方的沙尘暴和雾霾等等都让人们触目惊心。在此大环境下,化学教学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化学教学在培育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性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育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污染物的成分、性能、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及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育。正是基于化学教学内容的这一特殊性,所以化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育过程中具有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

化学教材已经编写了大量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如《一氧化碳》、《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合成氨》、《硝酸的工业制法》、《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煤和煤的综合利用》、《电解原理》等等内容均涉及到环境保护,这就为我们化学教师利用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无疑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三、化学教学在培育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结合化学教材渗透环保意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化学教材的内容为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结合有关教学素材,适当给学生讲一些既简单又有效的有关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基础知识,让学生对环境保護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可培养学生以下意识:(1).培养环境忧患意识,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2).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绿色发展理念,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2.结合化学实验培育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育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职责,并较之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化学实验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的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物质是有毒、有害的,如果扩散到空气、水或土壤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均可进行环保教育。如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可强调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免气体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 对实验废液、废弃的固体物等指导学生应放在指定地点,以免对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等,以养成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手段与培育环保意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构思、设计实验方案与环保装置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将环保意识从被动接受环保教育上升到亲自动手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3.充分利用化学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环保意识的主战场,还可通过化学课外活动,一方面组织学生测定学校附近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河水和土壤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考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旧原电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危害性 另一方面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充分节约资源、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有损环境的物品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行为作斗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还可通过开展环保讲座,宣传环保知识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小课题的研究,考察、研究、总结完成课题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等等。

总之,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即可促进和提高化学的教学效果,又可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让保护环境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同时,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有待于我们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力争使我们的环保教育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使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进入一个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吴咏:《绿色化学——化学教育的新课题》.化学教育1998.8.

[2]刘超:《谈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学的渗透》.化学教学2002.8.

[3]殷玉美:《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猜你喜欢

迫切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环保意识
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的迫切性与可行性探析
从化学素养说起
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挖掘化工素材育人资源 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科学探究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针对公共图书馆馆员素养的分析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河北省产能结构调整时期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迫切性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