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7-26司聪陶正高高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3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学生校企合作

司聪 陶正 高高岳

摘要: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层面探索了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256-02

职业素养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的职业素养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使其更具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现象,在校企合作平台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密切配合,共同剖析职业素养的内涵和要求,从内涵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拥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其中职业技能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能相对简单的完成培养,而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等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从业者才能适应和胜任所从事的岗位,良好职业素养也是职业的要求和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反应。

二、目前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过程的功利性,导致职业素养教育偏离正轨。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很多的高职院校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高技能和高就业率,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理念精髓,导致其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过度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将职业教育变成了纯粹的为了就业而教育。这种严重偏离高职育人目标的现象持续存在,必然会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教育中的“失位”,甚至完全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那么高职教育也就失去了其育人的本真。

2.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导致职业素养教育缺少外部支持。校企合作有利于保障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有效的校企互动机制,亦是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保障和基础。由于国内校企合作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本身吸引力不够、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符,使得校企合作在一些高职院校流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职业素养教育也因缺少来自企业的支持而陷入了比较尴尬的不利局面。

3.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使职业素养教育缺少有力保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以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对于从事高职教育也都倾注了自己的热情,但他们普遍缺乏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缺乏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能力,对相关企业的职业规范和标准要求都缺乏深入了解,使得他们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难以真正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任。此外,少数专业教师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样的教育应该由其他专门的教师负责,将自己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这也是造成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4.学生生源素质偏低,职业素养自我培养意识不高。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文化成绩不是很理想,本身对文化基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不可能对职业素养教育有太多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注重技能的锻炼,认为进高职院校的目的主要是要掌握技能和手艺,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把技能水平提高,毕业后自然能找到好工作,不需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从而忽略了深层次的职业素养的提升。他们对自身未来工作企业的职业素养要求缺乏了解和认识,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

三、校企合作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对策

1.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过程中成立“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會成员由学校、企业、政府的专家组成,并制定相关章程,保障委员会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完善。委员会负责规划论证专业建设、统筹协调校企合作、指导督查合作成效,通过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确定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运行管理及一般事务性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委员会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除了充分考虑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外,还要特别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重新理清“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理念,破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利主义,为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2.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为形成职业技能与企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在充分考虑企业效益及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到相关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校企双方围绕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入剖析相关岗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确定对应专业的职业素养标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职业素养教育,以达到校企“内外共育”,学生“内外兼修”的最终目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选派教师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教师在企业不仅要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更要积极培养和学习职业素养,促进专业教师在课程建设与开发方面的研究,提高他们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要争取企业支持,推荐企业业务骨干、专家以兼职的形式加入教学队伍,从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增进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形成“一对一”的工作小组,最大程度地发挥校企的合作优势。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体系,通过建立培养和培训制度、评价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向持续化、专业化发展。

4.建立以思想道德为基础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可开设“思想品德”、“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场礼仪”等与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相关的课程,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就业创业专员,要认清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地位,坚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觉悟,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结合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诚信教育、道德实践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意识和牺牲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就业创业专员要切实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融入企业。

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其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重大工程,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动下,多方努力,多种渠道、多个角度的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出竞争力强、素质高的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慧敏,赵明月,张小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2):27-29.

[2]徐军.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57-161.

[3]陶江娇.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55-57.

[4]廖荣盛.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205-206.

[5]施皓.以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平台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究——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5,(02):18-20.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高职学生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