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胆囊结石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18-07-26蔡水娟

智慧健康 2018年16期
关键词:胆结石情志病患

蔡水娟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0 引言

胆囊结石又被称为是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黄疸、发烧以及腹痛,目前在我国胆结石的发病率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并且女性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男性,而治疗胆结石的最佳手段就是胆囊切除手术,但是在手术前期,病患往往会因为结石引起的绞痛以及对病情和手术的不了解而由此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会对手术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加大手术的风险,同时,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还会导致术后出现并发症以及延长伤口的愈合时间,因此在胆囊结石的围手术期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1]。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胆囊结石手术的病患4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病患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48~70岁,平均(52.26±3.75)岁;对照组病患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49~71岁,平均(53.26±3.48)岁;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的手术护理:①手术前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对病患的营养状况、血压以及呼吸等生命指标进行检测,禁止病患在手术前饮水,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病患根据医嘱对病患进行止痛措施,同时做好相关的术前宣教工作,为病患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②手术后的护理,在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对病患进行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电监护等,协助病患采取无枕平卧的体位,并将头偏向一侧,以及教授病患相应的咳痰方法,护理人员还要对病患的手术伤口进行定期的检查并给予换药措施,检查病患的皮肤巩膜以及腹部体征有无黄染现象出现,还要观察病患足背动脉的搏动状况,指导病患手术后从低脂全流质、低脂半流质以及到普通食物的逐渐递增[2]。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病患中医特色护理。

①手术前护理,对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病患进行交流,从而了解病患的情绪状况,胆囊结石病患的不良情绪主要包括了忧虑过度、惊恐不安以及烦躁不安,中医情志护理,针对忧虑过度的病患,护理人员可以采用“移情法”,向病患介绍一些内容轻松的杂志或者书刊,鼓励病患进行阅读,或者引导病患回想一些高兴的事情,以此来转移病患的注意力;针对烦躁不安的病患,护理人员应该协助病患进行深呼吸,并放缓节奏来放松身心;针对惊恐不安的病患,其大部分都是出于对疾病以及手术的未知从而产生的恐惧[3],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向病患讲解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并举出成功的手术例子。在手术前大多数病患都会有疼痛的感觉,可以在病患的神门、胃、心、肾、枕穴进行耳穴埋籽,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以上穴位并进行按压1min左后,有利于改善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4]。

②术后疼痛护理,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可以将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者是艾炷点燃,对病患的足三里穴进行熏烤,有利于改善病患术后的腹胀症状,尽早恢复病患的胃肠功能;在手术后出现切口疼痛的病患在其交感、胆以及皮下质等部位进行耳穴埋籽,并将按压以改善病患的疼痛情况[5]。

③术后穴位电针疗,取病患内关穴、合谷穴使用皮内针垂直刺入,然后将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与之相向连接,使用输出频率为100~1000次/min由弱到强持续波30min之后停止,有利于防止病患在全麻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对病患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情绪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患在手术前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研究组病患手术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病患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比较

分组 SDS评分 SAS评分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研究组(n=20) 45.62±4.5834.25±3.5843.65±4.0935.39±3.35对照组(n=20) 46.78±4.3842.28±3.5444.68±4.1843.28±3.89 t 0.818 7.132 0.787 6.873 P 0.418 0.000 0.435 0.000

3 讨论

在中医学的理论中将胆结石归为“黄疸”“胁痛”的范畴,中医对于胆囊结石的认识较早,其认为当胆囊结石病患的情志异常时,就会导致病患胆升降出现异常[6],从而造成肝气郁结由此产生湿热,并且情志异常还会致使肝气湿浊,从而导致病患出现胆绞痛的症状,另外,还有部分胆结石病患还有着较差的饮食习惯,例如,食用的食物过肥过甜都是加重体内湿热的产生,食用的食物太过辛辣会导致病患出现阴虚的现象,这些都是导致胆结石症状加重的因素[7]。因此在中医中认为诱发胆结石的两大因素即为饮食和情志,在护理的工作中应该着重注意这两方面的护理[8]。

在中医特色护理中,针对不同病患出现的异常情志,例如惊恐不安、烦躁不安以及忧虑过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措施,来调和缓解病患的情志,使得病患的情志得以改善,以防由于肝气瘀滞而导致病情的加重,并影响胆囊切除手术[9]。此外对于术后出现疼痛的病患给予相应的艾灸足三里、穴位电针治疗以及相应穴位的耳穴埋籽,以减轻病患的疼痛[10]。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组病患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胆囊结石手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患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还能提高病患在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的推行。

猜你喜欢

胆结石情志病患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