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临床病理特点观察与分析

2018-07-26黄礼燕刘金星黄安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浆细胞母细胞

黄礼燕,刘金星,黄安亮,杨 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41)

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lymphoma-like lesion,LLL)是一种在慢性炎症、特殊感染或机体特殊免疫状态下,子宫颈间质淋巴组织反应旺殖性增生所形成的与淋巴瘤相似的良性病变[1]。在日常外检工作中常有发现。由于其在组织形态上与淋巴瘤相似,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有必要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总结,提高对其认识,避免误诊。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子宫颈LLLs病例7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并进行总结,旨在探讨该病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病理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病理科病理活检诊断为宫颈淋巴瘤样病变的病例7例。7例淋巴瘤样病变患者年龄36-72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7例均有接触性出血,其中1例伴有血性白带。妇科检查,有4例有宫颈糜烂,3例呈宫颈糜烂伴有息肉,宫颈未见明显肿块,宫旁亦未见异常。7例均进行了宫颈病理活检,并根据活检结果进行抗炎治疗。对7例患者均进行随访。

1.2病理检查常规方法进行标本组织处理,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leika全自动组织脱水机脱水,经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3 μm)后,进行HE染色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所采用的一抗CD3、CD20、CD30、κ、λ、LCA、Vim、Ki-67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两位病理医生对所有HE和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进行独立判读。

2 结果

2.1病理学检查(1)大体观察 7例活检标本为直径约3-5 mm大小组织3-4块。(2)镜下观察 7例标本组织表面可见少量残存鳞状上皮或单层柱状上皮,鳞状上皮化生可见于部分腺上皮,常见较广泛的糜烂、坏死,淋巴组织在间质内弥漫增生,大量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1)。大淋巴细胞弥漫分布,细胞体积大,胞质略嗜碱性、核大、淡染、核仁明显,核仁居中或位于胞核边缘,似免疫母细胞或滤泡中心细胞,容易见到核分裂象,病理性核分裂亦可见到。免疫母细胞、中心母细胞常和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混杂分布(图2)。宫颈间质内常见毛细血管增生,常有细血管周围炎。间质内偶见有淋巴滤泡形成。(3)免疫表型 本组7例宫颈LLLs大淋巴细胞(大部分)及成熟小淋巴细胞(小部分)呈CD20(+)(图3),大部分小淋巴细胞呈CD3(+)(图4),部分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呈κ和λ均阳性且阳性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图5、图6),散在或灶性大淋巴细胞呈CD30 (+)。

图1 HEx10 图2 HEx40

图3 CD20 图4 CD3

图5 κ 图6 λ

2.2治疗和随访对本组7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从6个月到34个月,其中有1例因宫颈病变较重进行了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宫颈重度慢性炎症,其它6例,只作抗炎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

3 讨论

本组7例中6例为育龄期女性,1例为老年妇女。7例临床表现均有接触性出血,1例伴有血性白带。妇科检查未见宫颈明显肿块或宫旁浸润体征。7例患者的随访资料表明,患者均健康存活,无疾病进一步发展。其临床表现和随访结果支持淋巴细胞的增生是一种反应性过程。

引起LLLs的致病因素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是HPV感染。Kobayashi等的研究表明在伴有HPV感染的高度上皮内病变的患者中容易出现宫颈间质淋巴组织增生和淋巴滤泡的形成[2]。此外,Epstein-Barr病毒的感染亦有报道与LLLs有关[3]。在临床上还可能有部分病例无明显病源体感染造成LLLs,可能与活检或其它机械性损伤有关。

Young等[1]首先报导并描述了女性生殖道淋巴瘤样病变,是一种淋巴组织反应性旺殖增生所形成的良性病变,在形态学上与恶性淋巴瘤非常相似,可发生于女性生殖道的多个部位,包括:子宫内膜、宫颈、阴道和外阴,其中最好发于宫颈。目前,国内外有宫颈LLLs近60例报道[4-10]。育龄期妇女好发,临床症状以接触性出血最为常见。宫颈糜烂或宫颈糜烂伴息肉形成是最常见的专科检查发现。组织形态上,LLLs主要位于组织表层,常呈带状浅层分布,极少见向宫颈壁深层浸润,细胞构成复杂,常见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与大量大淋巴细胞混杂分布,大淋巴细胞可以是中心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偶见R-S细胞样的细胞。部分病例亦可出现淋巴滤泡。血管周围炎及淋巴细胞围绕血管分布的情况亦可见到,过去曾被认为是支持淋巴瘤的形态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LLLs中亦可出现[6]。

由于宫颈间质内弥漫性的淋巴细胞旺殖性的增生和浸润是LLLs主要表现,可以见到大量免疫母细胞或滤泡中心母细胞样细胞,且核分裂活跃,甚至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在诊断上主要是要注意与恶性淋巴瘤鉴别。鉴别要点包括:LLLs无明显的占位,间质缺乏纤维化,大淋巴细胞总是与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混合分布,不出现淋巴上皮病损,且病灶分布表浅,很少出现宫颈壁深层浸润。此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亦有助于鉴别诊断:由于LLLs中的大淋巴细胞是活化了的B系列细胞,因此常呈CD20阳性,可散在或灶性CD30阳性,而小淋巴细胞常呈CD3阳性。此外,淋巴细胞常呈κ、λ阳性提示该淋巴组织为多克隆性增生。因此,诊断LLLs时应做CD20,CD30,CD3,κ和λ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帮助与恶性淋巴瘤进行鉴别。宫颈原发或受累的恶性淋巴瘤非常罕见,通常有肉眼可见明显肿块,容易出现宫旁受累和宫颈间质的深部浸润。显微镜下观察,由于肿瘤细胞增生的单克隆性,其细胞成分单一,形态无多形性,肿瘤细胞较幼稚,无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的趋向;此外,肿瘤细胞的淋巴上皮病损和血管周围浸润是常见形态特点,宫颈间质的间质反应也很常见,往往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及透明变性;免疫组化染色通常呈κ或λ单一阳性表达,呈现肿瘤性单克隆增生的特征。

综上所述,宫颈LLLs是一种较少见的淋巴组织反应性旺殖增生病变,常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以接触性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大量大、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于宫颈组织浅层为其主要形态特点,CD20,CD30,CD3,κ和λ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帮助与恶性淋巴瘤鉴别。给予患者合适的抗炎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宫颈重度糜烂者,亦可行宫颈锥切。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浆细胞母细胞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