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究

2018-07-25魏发兴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提问引导阅读

魏发兴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有效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本文从提问要有所创新、要难易适中、要抓住重点、要及时引导、要转换角色、要循序渐进、要积极评价七个方面谈谈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关键词:阅读;提问;创新;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264-02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到了中高年级,课堂教学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阅读教学成了小学中高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课堂提问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纽带,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一、提问要有所创新

有创新才有发展。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在阅读教学中,有创新的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师生互动积极性,千篇一律的提问会渐渐磨灭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接下去的提问都在学生的意料之中,缺乏新颖性,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效果。

二、提问要难易适中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问题的难易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难度太大,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经再三引导回答不出来,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最终教师只能唱“独角戏”;问题难度太小,学生觉得缺乏挑战性,渐渐地失去发言的欲望。如教学《怀念母亲》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如:作者季羡林写了怀念自己的两个母亲,分别是?作者失去生身母亲时十分伤心,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像这样比较简单的问题在课文里可以找到答案,可以指名学困生来回答;对于一些主观题、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回答,如: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中的“也”能否去掉?为什么?作者身在异国,想到家乡、老朋友感到凄凉却又感到甜蜜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提问要抓住重点

凡事都要有个度,并非所有东西都是多多益善,课堂提问也一样,不是说教师的提问贯穿一节课始终就是成功的课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有目的性地提问,从而突出课文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重点是詹天佑如何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重重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是怎么对工程人员说的?自己又是如何做的?他常常怎么想的?(2)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3)火车不能急转弯,是如何爬上青龙桥附近的陡坡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火车的走法吗?(4)詹天佑在各种困难之下,仍然主张修筑京张铁路,是什么动力支持着他这么做呢?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于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就牢牢地记住了,充分认识到詹天佑为了不让外国人讥笑,为了帮助中国的工程师树立信心,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研究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等创新方案,从而体现出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四、提问要及时引导

教师的提问是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了突出课文的重难点,为了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如果教师的提问学生总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来,说明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没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会对回答失去兴趣;如果教师的提问学生总是回答不出来,哪怕是经过教师的引导仍然无法突破,说明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提问的同时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引导客观、正面回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问要转换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提问,学生来回答问题,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被严重制约。其实“提问”并非是教师的专属品,也可以属于学生,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穷人》一文时,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上标记,上课时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有学生提问道:“老师,文章说渔夫冒着寒冷和风暴出海打鱼,怎么就没有人去阻止他呢?渔夫这样的做法是一个称职丈夫的所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本意是要赞美渔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怎么就变成不称职的丈夫?学生们议论纷纷,有同学说:“渔夫冒着风暴出海打鱼,精神可嘉,但也体现了他做事不够冷静,如果他因为冒着风暴出海打鱼遇难,那家里的老婆、孩子怎么办?谁来养他们?等待他们的也是只有死路一条,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通过渗透这样的提问模式,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好。

六、提问要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渐进”指的是根据一定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古人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也必须掌握“循序渐进”这个规律,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教学《穷人》一文时,在分析桑娜未经丈夫同意,私自抱养西蒙两个孩子后矛盾的心理活动时,可以采用层层深入提问,从而体会到桑娜的内心世界:①桑娜一家的生活条件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丈夫冒着风暴出海打鱼,自己从早忙到晚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②海上起着风暴,天气十分恶劣,渔夫为什么仍坚持出海打鱼?(如果渔夫不出海打鱼,孩子们明天的生活就没有着落。)③西蒙是一个寡妇,寡妇的日子本來就很难过,现在死了,留下两个孩子,孩子多大了?需要抚养多久?(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还需要抚养很长的时间才能长大。)④如果桑娜不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试着想象一下结果会是如何?(两个孩子很快便饿死或冻死,必定追随母亲于地下。)⑤桑娜一家五个孩子的生活已经达到夫妻俩所能承受的极限,如今再加上西蒙的两个孩子,今后的日子可能会怎样?(渔夫和桑娜为了孩子,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多了两个孩子,以后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七、提问要积极评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的深入落实,独生子女现象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孩子都是家里的手心宝,虽然二胎政策放开了,但孩子仍比较少,一般都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生活中压根就没受到过批评,内心特别脆弱,也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一定的评价,方能达到提问的目的,在评价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进行积极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发言的自信心,切不可轻易给予否定的回答,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我提出问题:“你觉得文中的残疾青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便议论纷纷起来,大部分同学认为:“残疾青年为了圆‘我的读书梦,善意地骗‘我家里有匹马,每天坚持买下我的马草,真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是教师预期想要得到的答案,然而有学生回答道:“我不赞同残疾青年的做法。”班级瞬间安静了,有的学生开始暗地里指责他,我则微笑地鼓励道:“你的观点很有创新,不随波逐流,你能不能具体谈谈不赞同的理由?”在教师的鼓励下,他回答了自己的想法:“残疾青年买下‘我的马草后,可以将这些马草便宜点卖给有养马的人,或者送给邻居有养马的人,既可以减少费用支出,又不会浪费新鲜的马草。”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围绕课堂教学的主题进行,难易适中,富有挑战性的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课堂提问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当认真探讨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秀英.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分析[J].课外语文,2017,(16):24-24.

[2]汤华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分析[J].课外语文,2015,(6):39.

猜你喜欢

提问引导阅读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